【易直在路上觀點】企業的復工時間得要從多個方面來決定,一個是企業所在地的疫情控制情況是否允許復工;第二個是要看企業本身的防疫措施是否到位。企業復工情況疫情剛爆發出來的時候,很多地區都對復工時間有明確要求,比如廣東省人民政府于1月28日就發布了關于企業復工和學校開學時間的通知,除了涉及保障城鄉運輸必需、疫情防控必需、群眾生活必需和其他涉及重要國計民生、供港供澳及特殊情況急需復工的相關企業除外,其他各類企業復工時間不早于2月9日24時。
1、企業何時可以復工?
【易直在路上觀點】企業的復工時間得要從多個方面來決定,一個是企業所在地的疫情控制情況是否允許復工;第二個是要看企業本身的防疫措施是否到位。如果這兩個前提條件沒有滿足的話,企業肯定不能復工了,企業復工情況疫情剛爆發出來的時候,很多地區都對復工時間有明確要求,比如廣東省人民政府于1月28日就發布了關于企業復工和學校開學時間的通知,除了涉及保障城鄉運輸必需、疫情防控必需、群眾生活必需和其他涉及重要國計民生、供港供澳及特殊情況急需復工的相關企業除外,其他各類企業復工時間不早于2月9日24時。
到現在,全國各地很多企事業單位都陸續復工了,根據中國電力報3月2日根據用電情況分析出的數據,廣東企業復工率超過80%,上海整體復工率接近七成。企業復工條件任何企業復工,哪怕是涉及運輸保障和疫情防控必需等企業,首先就是要保障生產的安全,沒有安全保障的復工都是沒有意義,反而會增加疫情防控負擔,隨著全國各地新增確診數呈下降趨勢,各地也陸續積極投入到復工的準備工作,積極為企業復工提供條件。
部分省市已經將原來繁雜的“先核查、再復工”的形式,調整為“先復工、再核查”的復工指導思想,同時,作為企業,也需要自主復工需要用到的防疫物資和可行的防疫措施,保證企業復工后的人員安全。如果各項防疫物資和防疫措施不能到位就復工的話,企業就是對員工的不負責任,也會受到相應的處罰,職工焦慮狀態無論復工與否,職工都會有心理上的焦慮。
對于已經復工了的來說,心理可能會有一些安全上的顧慮,會擔心上下班會有一些感染風險,這都是能理解的,對于還沒復工的來說,可能更關注的是遲遲不能復工會影響到自己的收入。無論復工與否,仍然還是要繼續做好疫情防護工作,該戴口罩的仍然要戴好口罩,能不外出聚集的也不要聚集,勤洗手、多通風,保持良好的心態,同時也要注意配合當地政府和小區,以及公司的各項防疫工作。
2、對于上海和廣東關于企業延期復工的相關規定,作為員工你怎么看?
我的觀點是:關注的重點不同,上海的規定更多的照顧了員工的利益,而廣東的規定照顧得比較全面,第一,上海的通知中,把員工的利益放在了第一位。這種情況下,企業承擔的風險會比較大,給企業帶來的負擔和責任太大,對于一些企業來講,本來可以安排員工在家工作,但是付出的薪酬比正常情況下會增加一倍;而不安排員工在家工作,又會耽誤工作進度,處于兩難的境況。
而這種規定,對于勞動者來說,無疑是一種最好的待遇,并且能夠讓員工自覺的待在家里,企業不安排工作,對自己也沒有什么損失;企業安排工作,可以獲得雙倍的工資收入。這種做法無疑更有利于員工安心的在家,控制外出的效果會更大,第二,廣東的規定考慮的更加全面和均衡。相比之下,廣東的規定考慮的更加全面,社會責任的分配更加均衡,
一方面保證了員工的基本利益,另一方面又有靈活的解決方法。這種做法把因特殊事件而帶來的社會責任,均衡的分配到了企業和員工的身上,對企業和員工更加公平,這種做法,更有利于激發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但是和上海的通知要求相比,員工未免會產生一些懈怠和惰性心理,對員工待在家中的約束相對會低一些,總結一下:總之,在這個非常時期,兩地的做法各有側重,可能與兩地的企業狀況和實際情況有關。
3、企業什么時候可以復工?
企業復工,最好還是根據國家政策和法規,特別是在當下肺炎疫情特別嚴重的時候,就要更加要更具當地政府部門的要求,嚴格按照流程走,如果企業不聽政府部門的要求私自復工,二而導致肺炎疫情的擴散,企業不但影響工人的健康,而且企業和企業負責人也會收到法律制裁,因此企業復工時間還是要聽政府相關部門的要求做好,不但幫助企業自己也是為國家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