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北師范大學歷史學隸屬于湖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1997年——2001年,就讀于湖北師范大學歷史系,獲歷史學學士學位,現為湖北師范大學學報編輯部編輯,吳擎華男,1976年8月生,籍貫湖北通山,博士,湖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講師,湖北師范大學歷史學(師范)與其他學科相比,優勢沒有其他學科強,理由如下。
1、湖北師范大學歷史學(師范類)怎樣?
湖北師范大學歷史學(師范)與其他學科相比,優勢沒有其他學科強,理由如下:一、湖北師范大學歷史學隸屬于湖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湖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歷史文化學院源于1980年設置的歷史教研室,1986年成立歷史系,開始招收歷史學本科生。1996年開始與湖北大學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2006年歷史學專業被增列為湖北省第四批立項建設碩士點,
2008年學校實行院系改革,歷史系更名為歷史文化學院。2011年開始招收歷史學 地理學雙學位本科生,2011年獲批課程與教學論(歷史)、教育史碩士研究生招生權。師資水平,學院現有教職工35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9人,講師11人。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者18人,華中師范大學、湖北大學兼職碩士生導師4人,黃石市有突出貢獻專家1人,校學術帶頭人1人,校學術骨干5人,
彩虹學者、楚天學者2人,外聘教授10人。就業去向:中學歷史教師;博物館、文物單位和地方志編撰機構;企事業單位文秘工作;公務員以及考研深造等,師范類有教師資格證一般從事教育工作了。二、歷史學沒有進入國家重點省級特色學科行列,三、地理學和歷史學的雙學位還是吸引人的,力圖提高聲望。小結,反正是師范類了,考取教師資格證容易些,不過在本省就業還是可以的,
2、湖北師范大學歷史專業怎么樣?
師資力量歷史文化學院現有專任教師27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8人,講師10人,助教2人。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者12人,碩士學位者13人,華中師范大學、湖北大學兼職碩士生導師4人,黃石市有突出貢獻專家1人,校學術帶頭人1人,校學術骨干5人,外聘教授8人。吳擎華男,1976年8月生,籍貫湖北通山,博士,湖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講師,
1997年——2001年,就讀于湖北師范大學歷史系,獲歷史學學士學位。2001——2004年,就讀四川師范大學歷史旅游學院,師從張金玲教授攻讀中國古代史專業碩士學位,獲歷史學碩士學位,2004——2005年,在四川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從事科研工作,主要從事宋代四川經濟史和文化史的研究。2005——2008年,就讀于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師從劉平教授攻讀中國近代史專業博士學位,獲歷史學博士學位,
讀博士期間,被劉平導師遴選參加國家重大科研工程:《清史編纂·傳記類·農民領袖傳記》。為歷史文化學院歷史學專業、社會工作專業開設《中國近現代史》、《中國近代思想史》、《中國社會思想史》、《歷史人類學》等專業必學課和選修課,先后在CSSCI來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省級刊物發表科研論文10余篇。劉建民男,湖北隨州人,
1997年進入北京師范大學歷史系學習。2001年,獲得歷史學學士學位并被保送至北京師范大學史學研究所深造,主要進行中外古史比較研究,2007年,如期畢業并通過博士論文答辯,被授予歷史學博士學位。同年7月,至湖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工作,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現為湖北師范大學學報編輯部編輯。2007年至今,所授的專業基礎課與必修課程有“中國古代史”、“史學概論”、“中國史學史”、“文獻學”等;注重改進教學方法,在本科階段采取“習明納爾”的研討式學習,以提升教學水平,
2008年7月,受國家留學基金委資助前往新西蘭懷阿里奇理工學院留學,任留學教師團團長,取得英文認證證書(CertificateinEnglish),返校后進行雙語教學。作為歷史文化學院“創新團隊”成員,獲批并承擔的科研項目有:湖北省教育廳科研項目《中國古代紀傳體研究——兼與西方古典傳記體的比較》和湖北師范大學人才引進項目《中國古代紀傳體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