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把昆山縣更名為梁山縣,隸屬于菏澤地委管轄,一直到1990年才把梁山縣劃入濟寧市。濟寧有條路叫做古槐路,古槐路上有棵槐樹300多年,這棵古槐樹見證了濟寧的歷史變遷,可謂是活化石,歷史上梁山只是一個地名,據史家考證,在宋代徽宗宣和年間,確有宋江其人及其領導的梁山泊起義,但不像《水滸傳》所寫的有108將,也沒有那么多生動的戲劇性場面。
濟寧有條路叫做古槐路,古槐路上有棵槐樹300多年,這棵古槐樹見證了濟寧的歷史變遷,可謂是活化石。據說真的年長的老樹還有許多故事,老濟寧人也把它看作神樹敬奉,來過濟寧的人都會慕名而來看看這棵300年的長壽樹,現在每到春天古槐依然從老枝上發出嫩芽,迎接春天的到來!如今的古槐早被用圍欄圍起來,加以保護,畢竟這棵老樹就像一個滄桑老人護佑著城市,同時這棵老槐樹也成了濟寧城市最好的宣傳名片,所以愛護這棵老槐樹是每個濟寧人的責任。
有些人也把這棵古槐看作神樹,就是誰家有人生病了,也會到這里拜拜老樹,尋求庇佑,還有的人總感覺自己還不夠虔誠,買了紅布條拴在老槐樹的枝條上,久而久之,爭相效仿,老槐樹都有些不堪重負,但是老槐樹依然活的很頑強,這是我從心里佩服老槐樹的原因。對于我來說,每次走過這棵古槐樹,我也是忍不住回頭看看,古槐主干已經成空,側枝也是老皮皴裂,就是在這樣的側枝卻生出很多的枝葉,往上生長,每到夏天,就會枝蔓葉茂,撐起城市一片綠蔭!這棵老樹生命力之頑強,歷經城市很多次道路改造,都被作為重點保護對象保留下來,這老樹也是幸運的,同時也看出濟寧人民對這棵老樹的深情,古槐早已成了濟寧城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與濟寧城市一起繼續生長,見證城市美好的未來!,
2、梁山縣自古屬于濟寧市嗎?
梁山縣前身叫昆山縣,而昆山縣是1941年才成立的,是由東阿縣、東平縣、(原)壽張縣、陽谷縣、鄆城縣、汶上縣等六個縣城的周邊鄉村劃出來組成的。所以不存在梁山縣自古屬于濟寧,嚴格來說是屬于菏澤市與濟寧市共同組建的,我們本著尊重歷史的態度,一起解讀梁山縣的前世今生。大家知道梁山是源自【水滸傳】108個英雄的傳奇故事,
歷史上梁山只是一個地名,據史家考證,在宋代徽宗宣和年間,確有宋江其人及其領導的梁山泊起義,但不像《水滸傳》所寫的有108將,也沒有那么多生動的戲劇性場面。梁山泊位于山東西部,原是個很小的湖泊,后因從五代到北宋黃河多次缺口泛濫,使它與四周的許多小湖泊匯成一片,到北宋末年便形成橫八百里水域的大湖泊,其中許多天然小島,形勢險要復雜,
當時許多貧苦漁民以及一些被政府通緝追捕的逃犯遂藏匿于此,成群結伙,靠進行一些“非法”活動營生。隨著人數愈聚愈多,到北宋末年更掀起了多次揭竿起義的事件,元、明、清時期,梁山地區處于曹州府,兗州府,鄆州府的結合部;因為黃河經常發生水澇,使梁山地區屬于貧瘠之地,所以梁山歷史上就沒有清楚界定過。1949年新中國成立,冀豫魯(新鄉,安陽,聊城,濮陽,菏澤等地)成立~平原省,該省面積約5萬平方公里,
同年把昆山縣更名為梁山縣,隸屬于菏澤地委管轄,一直到1990年才把梁山縣劃入濟寧市。梁山縣為什么要劃給濟寧?九十年代前濟寧市是重工業城市,水資源比較潰乏,需要引黃河水入境,用核桃鎮置換梁山縣,菏澤市以大局為重,忍痛割愛放走了梁山,從些鄆城和梁山的水滸文化不再完整,至今菏澤還對梁山耿耿于懷,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