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洛陽的歷史極其悠久,洛陽從西周初期就開始營建,東周之后更成為了國都。曾就職于五洲傳播出版社(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直屬機構)從事編輯與輿情研究工作,2013年獲得中共中央直屬機關“中國夢”征文一等獎,最后,劉邦的臣子,多數都是東邊的人,尤其是他從沛縣來出來的部署,洛陽離他們的故鄉更近,錦衣還鄉更為方便,所以也都想讓讓劉邦定都洛陽。
1、有哪些朝代在洛陽定都?
一、說到洛陽,就不得不提西安。周朝,周幽王被犬戎殺死后,豐鎬(西安)被犬戎殺得片甲不留,唐朝,西安(長安)關中地區被吐蕃攻破,“天子九逃、國都六失”??蓱z的西安,周朝洛陽一不管你,你就被犬戎占領了;唐朝洛陽一不管你,你就被吐蕃占領了,最后還得靠洛陽出力收復西安,西安關中被犬戎和吐蕃攻破,是由洛陽出力收復西安;洛陽被金兵蒙古攻破,西安關中舉手投降,如入無人之境。
2、劉邦為何最初定都洛陽?洛陽相較于當時其他城市,優勢何在?
很多人都知道西漢的國都在長安,但是很少人知道劉邦曾經一度想將都城定在洛陽,公元前202年,劉邦終于在垓下擊敗了多年的老對手西楚霸王項羽,并逼得老對手項羽烏江自刎,一顆心終于落了下來。次年春天,劉邦就在山東定陶汜水(今山東曹縣北)之陽舉行了登基大典,定國號為漢,是為漢高帝,劉邦既然稱帝了,就要選擇都城所在地。
這時劉邦想到了洛陽,劉邦想在定都于洛陽不是沒有原因的。其一,洛陽的歷史極其悠久,洛陽從西周初期就開始營建,東周之后更成為了國都,其二,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情況下,洛陽則位居“天下之中”,完全符合天子居中治天下、八方諸侯來朝拜的天人理念,能夠受到來自四面八方的物質供給。而且這里四周群山環繞,背靠邙山,東有成皋,西有崤函,背對黃河,足以守城御敵,
洛陽地形圖其三,洛陽是傳承八百多年的周王朝的舊都,劉邦在這里建都,可以向世人宣告,我老劉要比老姬強。其四,咸陽的秦宮都被項羽給燒了,重新營造太費力氣了,最后,劉邦的臣子,多數都是東邊的人,尤其是他從沛縣來出來的部署,洛陽離他們的故鄉更近,錦衣還鄉更為方便,所以也都想讓讓劉邦定都洛陽。參考文獻:司馬遷,《史記》司馬光,《資治通鑒》,
回答者:李力,內蒙古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博士研究生,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個人簡介:李力,湖北省社會科學院歷史學碩士,內蒙古大學民族學專業博士在讀,曾就職于五洲傳播出版社(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直屬機構)從事編輯與輿情研究工作,2013年獲得中共中央直屬機關“中國夢”征文一等獎。廣泛關注中國近現代史、經濟史、民族經濟、軍事學、傳播學與人權學的研究工作,在《江漢論壇》、《軍事歷史》、《廣州大學學報》等期刊累計發表文章20余篇,
3、洛陽曾經是哪些朝代的國都,他們為什么定都在洛陽了?
洛陽有著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夏、商、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晉等十三個王朝在此建都,因而洛陽有十三朝古都之稱,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館藏文物頗豐。歷代統治者多把山川作為國運的象征,有利的山川形勝、充足的城市供水,是選擇都城地址的重要因素,
洛陽地勢西北高而東南低,北依邙山,南對伊闕,伊、洛、瀍、澗四條河流蜿蜒其間,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宋李格非有言:“洛陽處天下之中,挾崤澠之嚴阻,當秦隴之襟喉,而趙魏之走集,蓋四方必爭之地也,”清人顧祖禹也說洛陽“河山拱戴,形勝甲于天下?!庇纱丝磥恚尻柍蔀榈弁踅ǘ嫉氖走x之地,也就不奇怪了,洛陽作為都城的最早城址是河南偃師二里頭夏都遺址。
歷史文獻記載為夏王太康的斟鄩城,上世紀五十年代末,中國社會科學院發現二里頭夏文化遺址,經考古發掘與研究,確認二里頭遺址是一處夏代大型古都遺址。而斟鄩城就位于偃師西南翟鎮鄉二里頭村南,往東不到10公里是伊洛二水交匯處,從夏都斟鄩所處的地理形勢上看,符合古代選擇城址“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溝防省”的原則,地勢平坦便于耕種,又臨近伊、洛二水,水源豐富,且有水利舟楫之便,是一個理想的王都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