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洛陽有——“洛陽風俗不禁街”,洛陽“燈樹千光照”,洛陽“火樹銀花合”,洛陽“宮中徹夜明”,洛陽“火樹連上陽”,洛陽“彩仗連宵合”。長安是唐朝的長度,洛陽是唐朝的高度,唐太宗在紫微宮儀鸞殿接見了取經歸來的玄奘;唐高宗在紫微宮開始了其“永徽之治”,并病逝于紫微宮貞觀殿;唐睿宗在紫微宮乾元殿親下詔書,封洛陽為神(州大地之)都;武則天則在紫微宮正門應天門昭告天下,成為了一代女皇,并為未來的開元盛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最終病逝于洛陽上陽宮;而一代明皇唐玄宗李隆基,則出生于紫微宮,并在此開創了名垂千古的開元盛世。
1、洛陽為何沒留下皇宮?
榮幸回答。首先洛陽并不是兩朝古都,根據歷史資料,先后在洛陽建都的有夏、商、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晉,共十三個朝代,這么多朝代在此建都,為什么今天的洛陽很少能夠見到古都城或者皇宮呢?這還要分三點來說。一、年代久遠現在的古建筑除了明清時期的能夠被今人看到外,其他的建筑很少保留到今天,
在古代建筑一行由于技術水平有限,大多是一些土木磚混結構,就說在洛陽最后建都的后晉(936——947年),離今天也有一千年的歷史了,木頭腐爛后整體建筑自然要垮塌。二、保護不力對于文化遺跡的保護,每個時期都有不同的觀念,就拿現在來說,有時候為了經濟、民生,古跡也要讓路,例如當年修建三門峽水庫時,古潼關就毀了。
那就更別說古人了,盛世還好,兵荒馬亂的年代,生存都成問題,誰還會想著為一千年以后的人,保護建筑呢!三、戰火不斷洛陽地處中原要地,河洛地區也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歷代兵家都懂“得中原者得天下”的道理,從古至今發生在洛陽這片土地上的戰爭從來沒有少過,各路人馬匯聚于此發生戰爭必將生靈涂炭,留下一片狼藉,像董卓火燒洛陽、朱溫拆唐皇宮之事,時有發生,
2、唐朝的中心是在西安還是洛陽?
大唐289年,算上武周皇上在洛陽待過64年,算上武則天一共二十一帝,十九個,含武則天葬在長安,一個在菏澤,一個在偃師,沒有一個在洛陽。現如今也沒誰把自家故人葬到別家地盤上吧!周禮規定天子五門,西安明德門遺址五個門道,大明宮丹鳳門五個門道,吹上天的應天門三個門道,明德門東南有天壇遺址,洛陽有天壇地壇社稷壇宗廟嗎?唐宗廟遺址在現西安碑林北邊。
3、洛陽有沒有像故宮紫禁城一樣的皇宮呢?
歷史上有很多,比如洛陽紫微宮,北京紫禁城的名字、午門及北京天壇祈年殿,均是仿照紫微宮名稱及應天門和天堂而來。紫微宮,始建于隋煬帝大業元年(公元605年),次年竣工,自建成后,陸續成為隋朝、唐朝、武周、后梁、后唐、后晉、北宋七朝的理政之所,存世530余年,是中國歷史上使用朝代最多的皇宮,紫微宮占地面積約4.2平方公里,是長安大明宮3.2平方公里的1.31倍,是明清北京紫禁城的6倍;宮內有別殿、臺、館三千五百多所,宮室合九千九百九十余區。
是大唐帝國歷史上最大的宮殿群,紫微宮“天人合一”的建筑理念及建筑于其上的“七天”建筑群,即天闕、天街、天津、天樞、天門、天宮、天堂,在中國建筑史上空前絕后,代表著中國古代城市建設的最高成就!唐太宗在紫微宮儀鸞殿接見了取經歸來的玄奘;唐高宗在紫微宮開始了其“永徽之治”,并病逝于紫微宮貞觀殿;唐睿宗在紫微宮乾元殿親下詔書,封洛陽為神(州大地之)都;武則天則在紫微宮正門應天門昭告天下,成為了一代女皇,并為未來的開元盛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最終病逝于洛陽上陽宮;而一代明皇唐玄宗李隆基,則出生于紫微宮,并在此開創了名垂千古的開元盛世。
4、洛陽是正統十三朝古都,為什么沒有皇宮保存下來?
古時候每個朝代為了宣示自己王朝的正統,都要有代表自己特色的東西,例如宮殿、皇陵、太廟、年號、國號、顏色、音樂等,改朝換代都是血流成河的結果,為了斷除臣民對前朝的念想,一般要改國號和年號、顏色、音樂等,如果是不再使用前朝的首都,還要斷掉前朝的龍脈和王者之氣,這就包含前朝的宮殿、皇陵、太廟,是必須毀掉的。
5、唐朝的時候到底洛陽大還是長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