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如題主描述的,價格高時40元一公斤,低時15元一公斤,說實話,最低時降到過12元一公斤。市場缺豬,豬肉進入消費淡季,生豬價格連續12周下降,但下半年,豬肉消費會企穩回升,生豬價格也會穩定下來,二、今年養豬肯定賺錢的,不賺錢肯定是經營管理不善原因目前生豬出來價格平均還在30元/公斤附近,而成本線在15元/公斤,養豬純收入還在高位運行,就算生豬價格回歸正常,每公斤20元左右,每公斤純收入6元,一頭110公斤的豬,純收入600元是沒問題的。
1、豬肉現在有的地方每公斤漲到30了,你們那里多少錢一公斤?
你好,請問你那里是什么地方?市場價一般都在12/13元,你說的15塊一斤其實有點浮動也正常。廣西這邊受到豬瘟影響,不但沒漲價,而且還沒什么人吃豬肉啊,我們一家都一個月沒買過豬肉了,公司食堂也很少有買,我們那個菜市本來有10家豬肉攤,現在只有2/3家在經營,其他都放假去了,看樣子是當休息了。豬肉價格10塊到12塊,
2、生豬價格15一公斤,保持一年,先退場的是大養殖場還是小散戶?
謝謝邀請!我來談談個人觀點。題目的問題我不大茍同,真正的大型養殖場及常年養殖戶,是不會因暫時的市場行情不穩定,而退場的,盡管如題主描述的,價格高時40元一公斤,低時15元一公斤,說實話,最低時降到過12元一公斤。但是,大型養殖場及養殖專業戶絕不會因一時的物價不穩而退場不干的,養殖有風險,如同做買賣道理一樣有賠有賺。
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府里集常趕著,沒有遇不到親家的”,養殖是一種事業,怎么能看不賺錢了就立馬退場,看利潤高了立馬再去養呢!怎么能把市場導向把握的那么準呢!恐怕誰也沒有把握,有些情況真得預測不準。所以,大型養殖場不會因暫時價低就立馬退場不養的,只不過少賺、不賺或偶爾賠錢,飼料價格高,它也需根據市場需求的,你飼料價格高,養殖者如果都不賺錢了,誰還養什么啊,你飼料還有銷售市場嗎?自然也得隨行就市,該降就得降。
要說有個別的養殖散戶,覺得無利可圖退場不養了,也不排除這種現象和情況,反正我所知道的養殖場及養殖專業戶,沒有因為前段豬價跌到12元一公斤時不養的,只是不那么下功夫,大料猛催肥了,盡量減少飼料投資成本,扔搭著養著。現有的豬只不能眼瞅著都餓死吧,那不賠得更慘嗎?耐心等待商機好轉吧,現在肉價比前段略有回升了,原來那段肉價每斤降到7~8元,現在每斤12元左右,
3、現在1000多的小豬苗,下半年生豬能賺錢嗎?要多少的價格才能賺錢呢?
現在誰還在外面買仔豬回家養殖呢?都是自繁自養模式了,1000塊錢的仔豬誰會買?現在養豬都是上規模養殖了,沒有小養豬場了,養殖場有自己的后備母豬,不需要去購買1000元/頭仔豬了,1000元/頭的仔豬都是規模養殖場多余下來的仔豬,沒有養殖場要,可能當商品乳豬銷售到餐飲業。一、仔豬價格很快會降下來,養豬戶可以等仔豬價格下降后補欄從最近農業農村部公布的數據看,能繁母豬產能可能已經恢復到2018年上半年水平了,一季度能繁母豬存欄3381萬頭,比去年4季度增加9.8%,
自去年9月份以來,各規模養殖場在加強后備母豬的選育培養,一些養殖場將超重豬改為了后備母豬,算一算,如今可以生產了,7月以后,仔豬市場投放量會大幅增長,3381萬頭母豬是什么概念?就是將3381萬頭×10頭=33810萬頭仔豬投放市場,仔豬價格還會1000元/頭嗎?對于散戶,可以選擇時機補攔擴飼,當前仔豬1000元/頭,不適合補欄,那就不補欄嘛!為什么選擇高價時機購買仔豬養殖呢?你以為農民只會出大力,流大汗,傻嗎?為什么不等仔豬價格回落到500元、200元的時候購買補欄呢?仔豬價格肯定在下半年開始一路下跌,價格回歸正常,散養戶可以耐心等待時機,不能操之過急。
養豬還是走自繁自養之路,否則,還不如不養,這“自繁自養”是養豬產業未來發展方向,二、今年養豬肯定賺錢的,不賺錢肯定是經營管理不善原因目前生豬出來價格平均還在30元/公斤附近,而成本線在15元/公斤,養豬純收入還在高位運行,就算生豬價格回歸正常,每公斤20元左右,每公斤純收入6元,一頭110公斤的豬,純收入600元是沒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