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分重點班,實驗班,無論對哪個層次的學生來都有益。實驗班成為每所高中所有教育教學工作的重中之重,不管你關系有多硬,達不到標準,都很難進實驗班,授課速度遠超實驗班;再有就是翡翠班,高鐵班等等中級實驗班,分了重點班和實驗班,對成績一般的學生,卻也不存在“有失公平”。
1、高中實驗班分等級嗎?
有的高中會分。像什么清北班,鉆石班,火箭班等等屬于超級實驗班,授課速度遠超實驗班;再有就是翡翠班,高鐵班等等中級實驗班。授課速度也挺快;再有就是實驗班,這里基本屬于實驗的最低層班級了。各個學校區別對待成績不同的學生,太用心了,我還聽說有的學校有“自由飛翔”班,就是大概說,學校已經放棄這些學生了。我小時候記憶中的優生帶差生,不讓每個學生掉隊的時代快過去了!,
2、有些高中分重點班、實驗班,這樣對成績一般的學生公平嗎?
我是資深教師,我說句實話,高中乃至初中分班教學,對學生來講是公平的,無論學生成績是優秀的還是一般的。而且分班教學是必要的,也是有實效的,有教無類固然不假,因材施教也是必須的。一個班級里,30~40個知識基礎和學習能力各不相同的學生,坐在一起,老師因哪個材來施教呢?從教學實踐來看,一個班里的學生的智商水平真的是三六九等,進入小學高年級以后,學生就已經分化了:有的學生一點就透,有的學生干啟不發,
更不用說到了初中和高中了。老師在一個班級里授課,這種感覺無比強烈:基礎題,反復講,也有的學生聽不明白,而那些一點就透、早就聽明白的學生,就得坐在課堂里跟著“陪綁”,耽誤寶貴的時間,老師為了對全體學生負責,為了班級的平均分,基礎題也得反復磨嘰著講,于是那些早就聽懂了的學生一邊跟著聽,一邊無可奈何;而聽不懂的學生,就算是老師反復深入淺出地講解,該不懂還是不懂由小學高年級開始,學習就已經是一種淘汰了,就已經是高下立判了。
到了高中,“勤能補拙”都是一種“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的無奈了,這種情況下,不分重點班、實驗班,對成績優秀的學生公平嗎?但是分了重點班和實驗班,對成績一般的學生,卻也不存在“有失公平”。因為,成績一般的學生,之所以成績一般,有知識基礎的原因,有智商的原因,有學習能力的原因這么說吧,以100分為標準,如果成績一般的學生,就是70分的水平,非得追求公平,必須接受90分的教學內容,不但根本聽不懂,長此以往70分都保不住了;何必好高騖遠地追求這種公平?如果能夠分班教學,老師按70分學生的群體智商和接受能力授課,先保住70分,再一點一點往75分,80分提升,不好嗎?90分別指望了,因為,必須承認現實,面對現實:人的智商是有差異的,
我們是老師,我們希望每個學生都能學有所成。但是,也得尊重客觀事實,尊重教學規律,有人站著說話不腰疼,要公平,就不能分重點班、實驗班,你老師可以分層教學嘛!說這話的人,嘗試過分層教學的實踐嗎?一節課,45分鐘。20分鐘給學優生講,25分鐘給學差生講:給學差生講時,讓學優生做題,學優生還能自覺做題,但是老師給學差生的講課,對他們也是一種干擾吧;給學優生講課時,讓學差生做題,可不是那么好控制的,學差生之所以是“學差”,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都差啊!估計這個時間,對學差生就是一個各自的課內神游的時間了,上課說話他們是不敢的,可是“魂游身外”,是老師也叫不回來的,
老師也沒時間叫啊,這不是輪到老師給學優生分層教學了嗎?其實是學優生和學差生,各自耽誤了一半的,寶貴的課堂時間。不要以為考入了高中的學生----高中生,大家就都是同等水平的了,不是,高中課程的難度,高中知識的內容的廣度,更是迅速地區分出來了學生各自智商的差異,學習能力的差異。所以,高中分重點班,實驗班,無論對哪個層次的學生來說,都有益,
3、如何看待當下中國普遍高中劃分普通班與實驗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