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701-762年12月)太白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稱為“詩仙”,與杜甫并稱“杜麗”,李白(701-762年2月28日),字太白,唐代詩人,被譽為“詩仙”,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杜甫的詩是崇高的,源于儒家思想,都達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所以才能出神入化,”舊唐書記載李白山東人;據《新唐書》記載,李白是唐力諸王的后裔,李貴九世的孫子。
李白(701-762年2月28日),字太白,唐代詩人,被譽為“詩仙”,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漢族,生于西域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5歲遷居建南省綿州(巴西縣)昌隆縣(712年改名昌明縣,今四川綿陽江油市青蓮鄉),祖籍隴西縣季承縣(今甘肅平涼市靜寧縣南)。其父李恪,有二子(伯欽,自然),一女(平陽)。詩存世1000余首,代表作有《蜀道難》《行路難》《夢里登天目山》《江》《李太白紀》等傳世之作。762年卒于安徽當涂,享年61歲。其墓在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李白(701-762年12月)太白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稱為“詩仙”,與杜甫并稱“杜麗”。北京大學李志敏教授評價:“/。杜甫的詩是崇高的,源于儒家思想,都達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所以才能出神入化。”舊唐書記載李白山東人;據《新唐書》記載,李白是唐力諸王的后裔,李貴九世的孫子。他性格開朗大方,愛喝酒寫詩,喜歡交朋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