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后,上謚號為“賢”,雍正帝為了紀念他的功勞,下旨將其名“允祥”的“允”字改回“胤”字,成為雍正朝唯一位最終得以在名字中保留“胤”字的皇帝兄弟康熙帝十三子胤祥有沒有做皇帝,沒有做皇帝的是第四子胤禛也就是雍正愛新覺羅·胤祥(1686年—1730年),清康熙帝第十三子(實為二十二子),母敬敏皇貴妃章佳氏,有誰知道康熙的十三子胤祥的生平事跡。
沒有做皇帝的是第四子胤禛也就是雍正愛新覺羅·胤祥(1686年—1730年),清康熙帝第十三子(實為二十二子),母敬敏皇貴妃章佳氏。與雍親王胤禛關系最親密。胤禛繼位,封為和碩怡親王,又出任議政大臣,處理重要政務。雍正元年,命總理戶部。因胤祥對雍正朝的治績助力甚大,遂得世襲罔替的許可,為鐵帽子王。雍正帝待他也非尋常,死后令享太廟,上謚號為“賢”,為了紀念他的功勞,下旨將其名“允祥”的“允”字改回“胤”字,這成為滿清一代臣子中不避皇帝諱的唯一事例
愛新覺羅·胤祥(1686—1730),清康熙帝第十三子,與雍親王胤禛關系最密。胤禛繼位,即封為和碩怡親王,總理朝政,又出任議政大臣,處理重大政務。雍正元年,命總理戶部。因胤祥對雍正朝的治績助力甚大,遂得世襲罔替的許可,為鐵帽子王。死后,上謚號為“賢”,雍正帝為了紀念他的功勞,下旨將其名“允祥”的“允”字改回“胤”字,成為雍正朝唯一位最終得以在名字中保留“胤”字的皇帝兄弟
3、有誰知道康熙的十三子胤祥的生平事跡?全部的!求大神幫助我想對愛新覺羅·胤祥的最高評價是他的這位哥哥在他死后把“胤”這個字還給他。我們都知道在清朝那個封建的時代,是要避諱的(古人是很在乎這個的),當時胤禛把其他皇子的名字都改成“允”,但是胤禛卻把“胤”字還給了胤祥(雖然是在其死后)。其他阿哥是沒有這個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