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潮州朱泥壺的興起,潮州壺的興起是伴隨著潮州工夫茶興起的,潮州工夫茶是中國工夫茶的發源,而潮州壺就是為了順應潮州工夫茶的沖泡需要而生。對比宜興紫砂壺,潮州手拉壺的傳承現狀如何呢,潮州朱泥壺的選料及制作有如下的幾個主要特點,泥料的單一,潮州基本上就只有一種紅色的所謂朱泥,遠不及紫砂泥料品種和色彩的豐富。
1、潮州朱泥手拉壺的傳承意義在哪里?
手拉朱泥壺是潮州一項傳統手工制作技藝,相傳至今已有幾百年的歷史。潮州朱泥壺的選料及制作有如下的幾個主要特點:一是采用潮州本地特有的朱泥原料進行制作,一塊朱泥材料從原泥到可以用來加工拉制壺藝作品,需經過粉碎、篩選、練制等技術手段,使朱泥原料呈質地細膩柔韌而不含沙,可塑性強,經燒制后呈質地堅實,壺面光潔度好,且具有一定的透氣功能,
2、潮州手拉壺的傳承現狀如何?
紫砂壺始于宋、盛于明,是華夏文明與茶文化的一種載體,故自古以來,尤其是文化品位較高者,多有“紫砂情結”。宜興更是因樸雅的紫砂壺而聞名,而深藏于廣東潮汕地區的潮州朱泥壺造型簡潔,富有精致小巧之韻味,也逐漸被市場接受和認可,對比宜興紫砂壺,潮州手拉壺的傳承現狀如何呢?在宜興從事紫砂壺相關行業的從業人員有10多萬人,具備完善的產業鏈。
潮州制壺大概400年歷史,所謂工夫茶四寶(玉書煨、紅泥爐、若深甌、孟臣罐)講的就是潮州壺,目前,潮州整個行業從事做壺的人不超過500人,大多是家庭式作坊,代代家族傳承,因其一直為家族式傳承,傳內不傳外、傳男不傳女,雖然傳承有序但其規模發展小,學習這門手藝需要2-3年的基本功練習,4-5年方可有作品面市。
從業人員少,自然產品數量少,所以進入市場的少,名氣一直不大,說起潮州朱泥壺的興起,潮州壺的興起是伴隨著潮州工夫茶興起的,潮州工夫茶是中國工夫茶的發源,而潮州壺就是為了順應潮州工夫茶的沖泡需要而生。即用小壺、小杯來沖泡的品飲程式,所以它更講究精致、細膩,具有比較濃厚的地域特征。潮州壺以前一直采用潮州本地紅泥,其特點是含砂量普遍比較小,但卻并不影響其透氣性,成壺以后表面細膩光滑,沖泡高香型茶葉更利聚香,
近年潮州泥也發展出很多種類,其物理特性與宜興等地的礦土無論從礦物質含量、組成成分、成壺后的效果都差異不大。當然,也有不少壺藝師使用宜興等地的泥料來制作潮州壺,工藝上宜興壺使用鑲接成型法,潮州壺采用輪制成型法,宜興壺工藝400年,輪制法工藝4000年。潮州壺工藝主意有三大塊,拉制壺身、壺蓋;利坯(修整壺身壺身壺蓋);搓嘴、把、安裝、明針,
3、潮州朱泥壺的缺點?
簡單地說,潮州手拉朱泥壺缺點有二:1:壺型的單一,潮州手拉朱泥壺由于成型方法所限制,絕大部分壺型都是圓形,比較單一。(近年有個別工手先手拉成型再用刀削的方法創新壺型,做出類似宜興紫砂壺筋囊器的器型,倒也別具一格,但仍無法做出宜興紫砂壺方器,花器等壺型,)2:泥料的單一,潮州基本上就只有一種紅色的所謂朱泥,遠不及紫砂泥料品種和色彩的豐富。
4、200塊錢能買到一把正宗的紫砂壺嗎?
首先,答案是肯定的,200元完全可以買到一把真紫砂壺,甚至一百也能買到。其次,200元一般只能買到半手工或者模具壺,不可能是全手工的,除非是做的有瑕疵的處理壺,接著,我們來說說紫砂壺的成本:泥料加做工加燒制加包裝運費。泥料,一般普通做壺紫砂料,1000左右一塊,一塊料可以做25到30把壺。也就是每把壺只需35到40左右泥料成本,即可保證一定是真紫砂料了,
其次是做工,全手工一般一天做一把,半手工則一天做兩到3把把,模具壺不好說了,少則四五把,多則六七把都能完成。按300一天的工資計算,半手工壺150左右成本足夠了,要是模具壺,做工成本低至三四十元一把也有可能,接著燒制,一般一把壺燒制兩遍,十元費用足夠,包裝運費則每把壺15到20元。這樣算下來,200買一把半手工壺或者模具壺,完全夠了,全手工壺,除了處理壺,正常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