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天下一区二区三区,少妇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日韩高清,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最新毛片

首頁 > 湖南 > 張家界市 > 桑皮的作用與功效,桑白皮有何功效

桑皮的作用與功效,桑白皮有何功效

來源:整理 時(shí)間:2023-02-05 09:43:47 編輯:好學(xué)習(xí) 手機(jī)版

本文目錄一覽

1,桑白皮有何功效

桑白皮簡稱桑皮。性寒,味甘,入肺經(jīng)。有瀉肺平喘、消除水腫等功效。用于肺熱咳喘、面目浮腫、小便不利等癥,也可用于治療高血壓和糖尿病。此外,桑白皮尚有一定的鎮(zhèn)靜作用。桑白皮入藥驗(yàn)方如下:小兒肺盛:地骨皮,桑白皮各30克,甘草3克,入粳米少許,水煎服。小便不利:桑白皮12克,冬瓜仁15克,葶藶子9克,水煎服。脫發(fā):取桑白皮200克,水煎,濾渣后以藥液洗發(fā)。糖尿?。喝∩0灼?0克,枸杞子15克,糯米30克,加水煮粥食用。每日兩次,可降血糖、降血壓。蜈蚣毒:桑白皮搗爛,煎洗或敷于患處。傳染性肝炎:鮮桑白皮60克,白糖適量,水煎,分兩次服。結(jié)膜炎:桑白皮30克,生地黃10~30克,牡丹皮10克,黃芩10克,赤芍10克,木賊10克,蟬蛻6克,歸尾15克,金銀花20克,連翹10克,桔梗10克,白蒺藜12克。水煎服,每日一劑,早飯后30~60分鐘和晚上臨睡前各服一次。

桑白皮有何功效

2,桑樹皮的作用都有哪些

桑皮:桑樹的皮,以經(jīng)霜后采收的為佳,稱霜桑皮或冬桑皮。其性味苦甘而寒,入肺肝經(jīng),有疏風(fēng)清熱,涼血止血,清肝明目,潤肺止咳之功。常用于治療風(fēng)熱感冒、肺熱咳嗽、肝陽頭痛眩暈、目赤昏花、血熱出血及盜汗等證。現(xiàn)代還用于治療下肢象皮腫。可內(nèi)服、外用,也曾被制成注射液。此外,把鮮桑皮摘破皮脈后取其滲出的白色液汁,藥名叫桑皮汁,味苦性微寒,功擅解毒清熱止血,主治癰癤、癭瘤、外傷出血及蜈蚣咬傷等。桑皮的蒸餾液還可用于治療目疾。
桑葉:桑樹的葉,以經(jīng)霜后采收的為佳,稱霜桑葉或冬桑葉。其性味苦甘而寒,入肺肝經(jīng),有疏風(fēng)清熱,涼血止血,清肝明目,潤肺止咳之功。常用于治療風(fēng)熱感冒、肺熱咳嗽、肝陽頭痛眩暈、目赤昏花、血熱出血及盜汗等證。現(xiàn)代還用于治療下肢象皮腫??蓛?nèi)服、外用,也曾被制成注射液。此外,把鮮桑葉摘破葉脈后取其滲出的白色液汁,藥名叫桑葉汁,味苦性微寒,功擅解毒清熱止血,主治癰癤、癭瘤、外傷出血及蜈蚣咬傷等。桑葉的蒸餾液還可用于治療目疾。 桑枝:桑樹的嫩枝,春末夏初采收。其性味苦平,偏入肝經(jīng),功擅祛風(fēng)濕,通經(jīng)絡(luò),利關(guān)節(jié),行水氣。多用于治療風(fēng)濕痹痛、四肢拘攣、水腫、身癢等證,尤擅療上肢痹痛。可煎湯或熬膏內(nèi)服,亦可煎水外洗。此外,把桑樹的枝條燒灼后,可瀝出汁液,名桑瀝,《本草綱目》等書載其能治療“大風(fēng)瘡疥”、破傷風(fēng)、小兒身面爛瘡等證。 桑根:冬季采挖桑根,除去其栓皮作藥用。性味甘寒,入肺脾經(jīng),有瀉肺平喘,行水消腫之功。常用于治療肺熱咳喘、痰多、水腫、腳氣、小便不利等證。多入煎劑、散劑,也搗汁或煎水外用。桑根帶皮用亦可入藥,書載其味微苦性平,能治療驚癇、筋骨痛、高血壓、目赤、鵝口瘡、崩漏等。此外,全株桑樹皮中的白色汁液叫桑皮汁,可治小兒口瘡和外傷出血。 桑葚:為桑樹結(jié)的果穗,夏季采收。性味甘寒,歸心肝腎經(jīng),有補(bǔ)肝益腎,滋陰補(bǔ)血,生津潤腸,熄風(fēng)之功。常用于治療陰虧血虛之眩暈、目暗、耳鳴、失眠、須發(fā)早白及津傷口渴、腸燥便秘等。煎湯、熬膏、生啖、浸酒、外洗用均可。 桑木:桑樹的木材入藥有三用,一是木材所燒成的灰,叫桑柴灰,可治療水腫、金瘡出血、目赤腫痛等。二是桑柴灰加水制汁,經(jīng)過濾、蒸發(fā)后所得的結(jié)晶狀物,名桑霜,可治療噎食積塊及癰疽疔毒。三是老桑樹木材上的結(jié)節(jié),名桑癭,古人認(rèn)為能祛風(fēng)除濕,療風(fēng)濕痹痛、老年鶴膝風(fēng)等??上КF(xiàn)在臨床對桑木已鮮用。 桑樹寄生物:寄生于桑樹上的木耳,古藥書稱桑耳,性味甘平,能治療腸風(fēng)、痔瘡出血、衄血及婦人崩漏、帶下、心腹痛等。此外,目前臨床通用的桑寄生為桑寄生科多種植物的枝葉,但古人認(rèn)為寄生于桑樹者為佳,其性味苦平入肝腎經(jīng),擅祛風(fēng)濕,補(bǔ)肝腎,強(qiáng)筋骨,養(yǎng)血安胎。用于治療風(fēng)濕痹痛、腰膝酸痛及婦人崩漏帶下、胎動不安等證桑樹為桑科落葉喬木,全國各地均有栽培,尤以江浙一帶居多,且歷史悠久。桑樹的葉、果、木材、枝條等可以用來飼蠶、食用、釀酒、編筐、造紙和制作各種器具,同時(shí)其葉、根、皮、嫩枝、果穗、木材、寄生物等還是防治疾病的良藥。 桑葉:桑樹的葉,以經(jīng)霜后采收的為佳,稱霜桑葉或冬桑葉。其性味苦甘而寒,入肺肝經(jīng),有疏風(fēng)清熱,涼血止血,清肝明目,潤肺止咳之功。常用于治療風(fēng)熱感冒、肺熱咳嗽、肝陽頭痛眩暈、目赤昏花、血熱出血及盜汗等證?,F(xiàn)代還用于治療下肢象皮腫。可內(nèi)服、外用,也曾被制成注射液。此外,把鮮桑葉摘破葉脈后取其滲出的白色液汁,藥名叫桑葉汁,味苦性微寒,功擅解毒清熱止血,主治癰癤、癭瘤、外傷出血及蜈蚣咬傷等。桑葉的蒸餾液還可用于治療目疾。 桑枝:桑樹的嫩枝,春末夏初采收。其性味苦平,偏入肝經(jīng),功擅祛風(fēng)濕,通經(jīng)絡(luò),利關(guān)節(jié),行水氣。多用于治療風(fēng)濕痹痛、四肢拘攣、水腫、身癢等證,尤擅療上肢痹痛。可煎湯或熬膏內(nèi)服,亦可煎水外洗。此外,把桑樹的枝條燒灼后,可瀝出汁液,名桑瀝,《本草綱目》等書載其能治療“大風(fēng)瘡疥”、破傷風(fēng)、小兒身面爛瘡等證。 桑根:冬季采挖桑根,除去其栓皮作藥用。性味甘寒,入肺脾經(jīng),有瀉肺平喘,行水消腫之功。常用于治療肺熱咳喘、痰多、水腫、腳氣、小便不利等證。多入煎劑、散劑,也搗汁或煎水外用。桑根帶皮用亦可入藥,書載其味微苦性平,能治療驚癇、筋骨痛、高血壓、目赤、鵝口瘡、崩漏等。此外,全株桑樹皮中的白色汁液叫桑皮汁,可治小兒口瘡和外傷出血。

桑樹皮的作用都有哪些

3,桑白皮有什么功效

降壓作用:桑白皮的醇提取液5~6mg/kg,對麻醉兔、犬十二指腸給藥可使動物血壓明顯而持久的下降。而對實(shí)驗(yàn)性腎性高血壓的動物20g/kg口服,亦能產(chǎn)生明顯的降壓作用。切斷兩側(cè)迷走神經(jīng)或于第5~6頸椎部位切斷脊髓,其降壓作用不變。桑白皮用乙醚、熱水或溫甲醇的提取液,對兔皮下注射1g(生藥)/kg時(shí),可使血壓下降2~3.3kPa。從桑白皮中提得一種物質(zhì)[熔點(diǎn)(分解)為144℃],給家兔靜注10mg/kg,血壓立即顯著下降,切斷頸迷走神經(jīng)或頸椎,此作用仍存在,故推斷提取物中可能是乙酰膽堿樣物質(zhì)。桑白皮提取物能抑制離體蛙心、興奮兔離體腸管,而降低血壓作用可被阿托品對抗。提示此種降壓抑制,可能是抑制了血管運(yùn)動中樞而出現(xiàn)的,降壓同時(shí)對腎血流量似有增加。從桑白皮中分離出的桑根酮靜注家兔,即能顯著降壓,環(huán)桑皮素、桑皮呋喃C等都有降壓作用。利尿作用:桑白皮煎劑2g/kg,給家兔口服或桑白皮水提取液及正丁醇提取物300~ 500mg/kg,給大鼠口服或腹腔注射,均有顯著的利尿作用。使尿量及尿中的氯化物 (Na、 K 在6小時(shí)內(nèi)排出量均顯著增加。本品有顯著的利尿作用。鎮(zhèn)靜鎮(zhèn)痛作:桑白皮的石油醚、乙醚、乙酸乙酯等脂溶性溶媒的提取物給小鼠靜注,能減少小鼠的自發(fā)活動,并有抗驚厥的作用。桑白皮水或正丁醇提取物50mg/kg以上腹腔注射小鼠,可使動物自發(fā)活動減少,觸覺及痛覺反應(yīng)降低,瞳孔散大,并能輕度抑制小鼠電休克的發(fā)生。抗炎作用:桑白皮水提取物給大鼠口服或注射對角叉菜膠及葡聚糖所引起的腳腫脹有抑制作用。抗菌作用:桑白皮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較強(qiáng)的抑制作用;對傷寒桿菌及福氏痢疾桿菌也有輕度的抑制作用。桑皮呋喃A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分歧桿菌均有較強(qiáng)的抑菌活性。環(huán)桑皮素也有抗真菌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桑白皮中所含酸性物質(zhì),可影響血小板內(nèi)的環(huán)氧合酶,從而抑制了 TBX2的生物合成,或抑制12-HETE的生成,通過改變花生四烯酸的代謝,影響血小板的聚集。其他作用:桑白皮熱水提取物體外試驗(yàn),對人子宮頸癌JTC-26株的抑制率為70%左右,具有誘生干擾素作用。桑白皮能興奮離體兔子宮,輕度促進(jìn)兔耳下腺的分泌。并能抑制磷酸二酯酶。有導(dǎo)瀉作用。桑白皮水提取物對豚鼠有輕度鎮(zhèn)咳作用,正丁醇提取物也有鎮(zhèn)咳作用,還具有一定降溫作用。以桑白皮為主藥的解熱清腦糖漿也有較好的解熱、祛痰止咳作用。本條內(nèi)容來源于: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保護(hù)自然資源》
桑白皮的功效與作用 1.桑白皮中含有桑根酮,環(huán)桑皮素等物質(zhì),具有顯著降壓的功效。 2.桑白皮中含有的石油醚、乙醚、乙酸乙酯等脂溶性物質(zhì),具有鎮(zhèn)靜鎮(zhèn)痛、抗驚厥的作用。 3.修復(fù)組織細(xì)胞。桑白皮具有修復(fù)組織細(xì)胞,淡化疤痕,利水消腫的功效。 4.桑白皮富含蛋白質(zhì),對于肌膚有非常的效果,能幫助肌膚美白,使皮膚增加養(yǎng)分,光滑白皙之功效。 5.桑白皮性寒入肺經(jīng),能瀉肺火和瀉肺中水氣而平喘。與地骨皮一起使用還能治療肺熱咳喘。效果很好。
1. 修復(fù)組織細(xì)胞 桑白皮有修復(fù)受損組織細(xì)胞,淡化疤痕,利水消腫之功效。    2. 降壓作用 桑樹煎劑給動物口服有輕微緩慢的降壓作用, 根或枝的皮降壓效果顯著, 而根和新梢葉則無作用.用乙醚、熱水或溫甲醇的提取液給兔皮下注射1g(生藥)/kg 時(shí), 可使血壓下降15~25mmhg(1.995~3.325kpa). 3. 其他作用 桑白皮煎劑2g/kg 給兔灌胃, 6小時(shí)內(nèi)排尿量及其氯化物均有顯著增加, 7~24小時(shí)恢復(fù)正常.
一般和肺搭界的~止咳平喘藥[性味、歸經(jīng)]: 甘,寒。歸肺經(jīng)。[功效]: 瀉肺平喘,利水消腫。[臨床應(yīng)用]:1. 用於肺熱喘咳等。桑白皮性寒入肺經(jīng),能瀉肺火兼瀉肺中水氣而平喘。治肺熱咳喘,常配地骨皮同用,如瀉白散;若水飲停肺,脹滿喘急,可配麻黃、杏仁、葶藶子等宣肺逐飲之藥同用;若肺虛有熱而咳喘氣短、潮熱、盜汗者,則與人叁、五味子、熟地等補(bǔ)肺藥配伍,如 [永類鈐方] 補(bǔ)肺湯。2. 用於水腫,如風(fēng)水、皮水等。桑白皮能清降肺氣,通調(diào)水道而利水。故全身水腫,面目肌膚浮腫,脹滿喘急,小便不利者用之,常配茯苓皮、大腹皮等,如五皮飲。3. 治衄血、咯血及肝陽肝火偏旺之高血壓癥。桑白皮有止血清肝之功,可治衄血、咯血及肝陽肝火偏旺之高血壓癥。[用量、用法]: 10-15 克。煎服。瀉肺利水平肝清火宜生用;肺虛咳嗽宜蜜炙用。[叁考資料]:《別錄》: “去肺中水氣,唾血,熱渴,水腫腹臚脹,利水道?!薄端幮哉摗罚?“治肺氣喘滿,水氣浮腫,主傷絕,利水道,消水氣,虛勞客熱,頭痛,內(nèi)補(bǔ)不足。”《本草綱目》: “肺中有水氣及肺火有馀者宜之?!爆F(xiàn)代研究:桑白皮含多種黃酮衍生物,如桑皮素、桑皮色烯素、桑根皮素等;傘形花酯,東莨 素、類似乙膽的降壓成份;近又提得桑皮喃 A。

桑白皮有什么功效

4,中藥桑皮是什么作用

【藥理作用】 1.利尿作用家兔以桑皮煎劑2克/公斤灌胃,6小時(shí)內(nèi)排尿量及其氯化物均有較顯著增加,7~24小時(shí)恢復(fù)正常。 2.降壓作用日人早年即報(bào)告桑樹煎劑給動物口服有輕微而緩慢的降壓作用,又稱必須用根或枝的皮方有降壓效果,根及新梢葉則無作用。 用乙醚、熱水或溫甲醇的提取液對兔皮下注射1克(生藥)/公斤時(shí),可使血壓下降15~25毫米汞柱。 從桑皮中提得一種物質(zhì),給兔靜脈注射10毫克/公斤,血壓立即顯著下降;切斷頸迷走神經(jīng)或頸椎,此作用仍存在。 它能抑制離體蛙心、興奮兔離體腸管,此等作用皆可被阿托品阻斷,故推測可能是乙酰膽堿樣物質(zhì)。 對兔耳血管有擴(kuò)張作用,對蛙下肢血管則為收縮。 能興奮離體兔子宮,輕度促進(jìn)兔耳下腺的分泌,注射(動脈或靜脈)給藥對貓瞬膜收縮并無影響,但如直接涂于頸交感神經(jīng)節(jié)上,則可抑制電刺激節(jié)前纖維引起的瞬膜收縮。 對水蛭背肌單用無作用,如先加依色林后再用,則可使水蛭背肌的緊張度有顯著上升。 此物質(zhì)對小鼠靜脈注射之半數(shù)致死量為32.7毫克/公斤。 據(jù)日人報(bào)道,中國產(chǎn)桑皮的提取物較日本產(chǎn)者降壓作用強(qiáng),毒性亦大,所含乙酰膽堿樣物質(zhì)的成分較多。 3.其他作用桑皮提取物對小鼠有鎮(zhèn)靜作用。 在狗身上,初步證明用桑皮線縫合之傷口可無需拆線。 【性味】甘,寒。 1.《本經(jīng)》:甘,寒。 2.《別錄》:無毒。 3.《藥性論》:平。 4.《醫(yī)學(xué)啟源》:氣寒,味苦酸。 【歸經(jīng)】入肺、脾經(jīng)。 1.《湯液本草》:入手太陰經(jīng)。 2.《雷公炮制藥性解》:入脾、肺二經(jīng)。 3.《藥品化義》:入肺、大腸二經(jīng)。 【功用主治-桑皮的功效】瀉肺平喘,行水消腫。 治肺熱喘咳,吐血,水腫,腳氣,小便不利。 1.《本經(jīng)》:主傷中,五勞六極羸瘦,崩中,脈絕,補(bǔ)虛益氣。 2.《別錄》:去肺中水氣,唾血,熱渴,水腫,腹?jié)M臚脹,利水道,去寸白,可以縫金瘡。 3.《藥性論》:治肺氣喘滿,水氣浮腫,主傷絕,利水道,消水氣,虛勞客熱,頭痛,內(nèi)補(bǔ)不足。 4.孟詵:入散用,下一切風(fēng)氣水氣。 5.《滇南本草》:止肺熱咳嗽。 6.《綱目》:瀉肺,降氣,散血。 7.《本草求原》:治腳氣痹攣,目昏,黃疸,通二便,治尿數(shù)。 8.《貴州民間方藥集》:治風(fēng)濕麻木。 【用法與用量】 內(nèi)服:煎湯,2~5錢;或入散劑。 外用:搗汁涂或煎水洗。 【宜忌】肺虛無火,小便多及風(fēng)寒咳嗽忌服。 1.《本草經(jīng)集注》:續(xù)斷、桂心、麻子為之使。 2.《本草經(jīng)疏》:肺虛無火,因寒襲之而發(fā)咳嗽者勿服。 3.《得配本草》:肺虛,小便利者禁用。 【選方】①治小兒肺盛,氣急喘嗽:地骨皮、桑白皮(炒)各一兩,甘草(炙)一錢。 銼散,入粳米一撮,水二小盞,煎七分,食前服。 (《小兒藥證直訣》瀉白散) ②治咳嗽甚者,或有吐血殷鮮:桑根白皮一斤。 米泔浸三宿,凈刮上黃皮,銼細(xì),入糯米四兩,焙干,一處搗為末。 每服米飲調(diào)下一、二錢。 (《經(jīng)驗(yàn)方》) ③治水飲停肺,脹滿喘急:桑根白皮二錢,麻黃、桂枝各一錢五分,杏仁十四粒(去皮),細(xì)辛、干婪各一錢五分。 水煎服。 (《本草匯言》) ④治小便不利,面目浮腫:桑白皮四錢,冬瓜仁五錢,葶藶子三錢。 煎湯服。 (《上海常用中草藥》) ⑤治卒小便多,消渴:桑根白皮,炙令黃黑,銼,以水煮之令濃,隨意飲之;亦可納少米,勿用鹽。 (《肘后方》) ⑥治糖尿病:桑白皮四錢,枸杞子五錢,煎湯服。 (《上海常用中草藥》) ⑦治傳染性肝炎:鮮桑白皮二兩,白糖適量。 水煎,分二次服。 (《福建中醫(yī)藥》(3):26,1961) ⑧治產(chǎn)后下血不止:炙桑白皮,煮水飲之。 (《肘后方》) ⑨治小兒尿灶丹,初從兩股起,及臍間,走陰頭,皆赤色者:水二升,桑皮(切)二升,煮取汁,浴之。 (《千金方》) ⑩治石癰堅(jiān)如石,不作膿者:蜀桑根白皮,陰干搗末,烊膠,以酒和敷腫。 (《千金方》) ⑾治蜈蚣毒:桑根皮搗爛敷或煎洗。 (《湖南藥物志》) ⑿治墜馬拗損:桑根白皮五斤。 為末,水一升,煎成膏。 敷于損處。 (《經(jīng)驗(yàn)后方》) 【名家論述】①李杲:桑白皮,甘以固元?dú)庵蛔愣a(bǔ)虛,辛以瀉肺氣之有余而止嗽。 又桑白皮瀉肺,然性不純良,不宜多用。 ②《綱目》:桑白皮,長于利小水,乃實(shí)則瀉其子也,故肺中有水氣及肺火有余者宜之。 十劑云,燥可去濕,桑白皮、赤小豆之屬是矣。 宋醫(yī)錢乙治肺氣熱盛,咳嗽而后喘,面腫身熱,瀉白散。 ……桑白皮、地骨皮皆能瀉火從小便去,甘草瀉火而緩中,粳米清肺而養(yǎng)血,此乃瀉肺諸方之準(zhǔn)繩也。 元醫(yī)羅天益言其瀉肺中伏火而補(bǔ)正氣,瀉邪所以補(bǔ)正也。 若肺虛而小便利者,不宜用之。 ③《藥品化義》:桑皮,散熱,主治喘滿咳嗽,熱痰唾血,皆由實(shí)邪郁遏,肺竅不得通暢,借此滲之散之,以利肺氣,諸證自愈。 故云瀉肺之有余,非桑皮不可。 以此治皮里膜外水氣浮腫及肌膚邪熱,浮風(fēng)燥癢,悉能去之。 同甘菊、扁豆通鼻塞熱壅,合沙參、黃芪止腸紅下血皆效。
瀉肺火的藥
清熱解毒,止咳化痰
桑皮(sānɡ pí)   桑樹的皮。為造紙的原料。 晉 王嘉 《拾遺記·后漢》:“乃剝庭中桑皮以為牒,或題於扉屏,且誦且記?!?宋 蘇易簡 《文房四譜·紙譜》:“ 江 浙 間多以嫩竹為紙,北土以桑皮為紙。”   功用主治:肺熱喘咳,水飲停肺,脹滿喘急,尤善瀉肺火而平喘咳,治肺熱咳喘,痰稠而黃。   藥性:味甘、微苦、歸肺、脾經(jīng)   化學(xué)成分:桑白皮含黃酮類成分、以及桑色呋喃,傘形花內(nèi)酯,東茛茗素,桑糖朊A,不具降壓作用的乙酰膽堿類似物。   藥理作用:1、桑皮水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均有明顯利尿作用;2、桑皮煎劑和水、甲醇、乙醇、正丁醇或乙醚等多種溶媒提取物,對麻醉家兔、大鼠或腎性高血壓大鼠均有不用程度的降壓作用,作用緩和持久,且反復(fù)用藥無快速耐藥作用;3、正丁醇提取物靜注,能明顯增加犬胃腸活動,乙醇提取物對離體兔子腸和子宮有興奮作用,水提取物呈導(dǎo)瀉作用;4、桑皮水或正丁醇提取物呈現(xiàn)鎮(zhèn)靜安定作用,以及輕度鎮(zhèn)咳作用,水提取物有明顯鎮(zhèn)痛作用;5、桑皮煎劑有抑菌作用,桑皮甲醇桑糖朊均具有降糖作用。   注意事項(xiàng):肺寒無水及風(fēng)寒咳嗽禁服。
名稱:桑白皮 類別:化痰止咳平喘藥 拼音:SANG BAI PI 拉?。篊ortex Mori 別名:桑根白皮、桑根皮、桑皮、白桑皮 藥用部位:根皮 藥材性狀:本品呈扭曲的卷筒狀、槽狀或板片狀,長短寬窄不一,厚1~4mm。外表面白色或淡黃白色,較平坦,有的殘留橙黃色或棕黃色鱗片狀粗皮;內(nèi)表面黃白色或灰黃色,有細(xì)縱紋。體輕,質(zhì)韌,纖維性難折斷,易縱向撕裂,撕裂時(shí)有粉塵飛揚(yáng)。氣微,味微甘。 栽培要點(diǎn): 產(chǎn)地:安徽、河南、浙江 采收加工:秋末葉落時(shí)至次春發(fā)芽前采挖根部。刮去黃棕色粗皮,剖開,剝?nèi)「?,曬干? 地道沿革: 性味歸經(jīng):寒;甘;歸肺經(jīng) 功能主治:瀉肺平喘,利水消腫。用于肺熱喘咳,水腫脹滿尿少,面目肌膚浮腫。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搗汁涂;或煎水洗;或熬膏敷。 禁忌:肺寒無火及風(fēng)寒咳嗽禁服。
平喘,泄熱,止咳。
文章TAG:桑皮的作用與功效桑皮作用功效

最近更新

相關(guān)文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桐庐县| 孟津县| 井冈山市| 全州县| 武宁县| 剑阁县| 清镇市| 宣汉县| 屏东市| 环江| 雷波县| 常山县| 积石山| 宝丰县| 隆德县| 齐河县| 临西县| 淮滨县| 乡宁县| 黄梅县| 玛多县| 将乐县| 金沙县| 永新县| 年辖:市辖区| 天水市| 沙河市| 辉南县| 长乐市| 云浮市| 晴隆县| 镇平县| 吉林省| 宁国市| 都兰县| 高青县| 石楼县| 南溪县| 文成县| 辽中县| 黄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