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面的數據可以看出在在建里程上成都稍微領先于武漢,在已開通運營里程、客流量及線路規劃等方面,武漢地鐵都優于成都地鐵,所以,武漢地鐵較成都地鐵更加發達,但是整體領先幅度并不大。如果用一句話回答,成都是四川人的成都,武漢是中國人的武漢,這就是交通區別的原因。
1、為什么川西成都的交通優勢不如中原武漢發達?
題目里自己就回答了,一個西,一個中。如果用一句話回答,成都是四川人的成都,武漢是中國人的武漢,這就是交通區別的原因,只說一個數字,在武漢的河南藉人口早過100萬了。如果多說幾句,成都的交通有兩大明顯硬傷,沒水運,位置太偏,無法改變,沒水運,只能靠飛機火車,飛機永遠沒有火車裝的人多,火車永遠沒有貨輪運的貨多。
位置偏,周邊省份大都人口少,主要靠省內人口流動,成都還有兩大潛在隱憂,一是處在地震前沿,另一個是處在戰爭前沿。誰知道人類活動影不影響地球內部結構變化?反正人類的活動搞得北京不下雪武漢下大雪了,誰又知道西藏旁邊的阿三忘沒忘記62之恥?因此,成都只能是重要的區域交通樞紐。至于武漢,就不多說了,“中國的立交橋”,
水陸空公均衡發達,全國僅此一城。北京的大門朝南開,廣州的客源在北邊,上海面對大海,這些都是終到城市,沒多少過境客源,鄭州沒有水運,隴海又不如滬蓉。所以,成都要和武漢比交通,那是撞墻了,武漢就是因為區位交通興起的城市,又是因為區位交通整不下去的城市。我一個朋友原來的業務劃分是全國七大戰區,各省還設幾個辦事處,高鐵發達、網絡發達后,全國只設一個總部在武漢,網絡搞定合同,派個人上午去簽字確認,下午就回到武漢了,一年省去近500萬銷售成本,
2、武漢和成都哪生活好?
本人截止到現在沒有去過武漢,也只是通過新聞報道,地理知識、朋友介紹等方面,對武漢有所了解。先來說說,對武漢的直觀感受:大江大河大堤壩,可以說武漢是圍繞著水在轉動的城市,另外一個,武漢地理位置絕佳,我們在地圖上可以明顯發現南北縱橫,東西交貫。還有一種說法就是九省通衢,可想而知,交通是何等的發達與便利,
交通發達代表經濟發達,武漢三鎮目前總人口1100萬。2018年武漢國民生產總值接近1.5萬億,人均GDP突破13萬元,可以這樣講,武漢就是中部城市高速騰飛的“巨龍”。成都:我在這里不做過多的言表,也就實事求是地做些說明,成都深厚的文化底蘊,以及良好的基礎設施,為這座城市帶來長足的機遇與發展,雖說成都的地理位置與武漢相比,有少許差別。
但成都在發展定位上,采取“因勢利導,循序漸進”的策略,在2019年當中,國民生產總產值同樣突破1.5萬億,但由于成都總人口約為1600萬,故人均GDP略低于武漢。所以,這兩個城市各有定位,在經濟發展上都各有特色,“你追我趕”,“不分勝負”,如果說要在這兩個城市生活,就需要自己準確定位了,武漢是騰飛的“巨龍”,那成都便是高速飛馳的“火車頭”。
3、武漢和成都相比,哪個更有發展空間?
成都和武漢,兩個都是省會城市,也都是旅游城市,還是歷史文化名城,但我認為武漢發展空間大,武漢是中部最大的城市,地處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勢平坦,交通十分發達,航空、鐵路、河運、公路四通八達,覆蓋面廣。由于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武漢成為了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一個城市的發展潛力,要看交通還要看有沒有支撐這個城市的基礎產業,而武漢這兩樣都有。
4、武漢和成都相比,哪個城市的地鐵比較發達?
武漢和成都作為新一線城市,最近幾年的城市建設和地鐵發展都非常好,兩個城市也經常被拿出來比較,要想知道那個城市的地鐵更加發達,首先,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的數據來比較一下:1、運營里程武漢地鐵:武漢軌道交通運營線路共有7條,包括1號線、2號線、3號線、4號線、6號線、8號線、陽邏線,共167座車站,線路總長237千米,線路長度居中國大陸第7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