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轉變鄉鎮政府職能;嚴格控制鄉鎮機構編制;改革鄉鎮事業站所管理體制;創新鄉鎮行政運行機制。我個人了解到湖北的某些鄉鎮是有兩種政策,一、三輪鄉鎮機構改革1.第一輪鄉鎮機構改革,落崗的人員下崗分流,出現空編時優先從原機關、事業單位分流人員中錄用。
1、應急管理改革中,鄉鎮安監站會怎么改?
在本輪機構改革中,應急管理部門是新組建的大部門。由于目前正在進行省級層面的改革,市縣鄉具體改革方案還不明朗,但從近期透露出的信息,可以做個判斷:1、應急管理部門改革的思路,為進一步整合優化應急力量和資源,將安監局全部職責、政府辦的應急管理、民政部門的救災、公安部門的消防、國土部門的地質災害防治、水利部門的水旱災害防治、農業部門的草原防火等部門職責進行整合,組建應急管理部門,形成全方位的應急管理隊伍。
值得一提的是,中央要求新組建的如應急管理、退伍軍人事務保障等機構,各地必須參照中央的模式,進行統一部署,因此,各地在應急管理改革方面思路大致一致,整合相關職能組建新部門。省市縣基本就是這個模式,但鄉鎮一級的安監站職能較小,可能會根據實際情況有區別的改革,2、鄉鎮事業單位的改革思路。根據透露的消息可以看出,下步鄉鎮一級將不再保留事業單位,
2、機構改革后,鄉鎮的一些部門會怎么變化,例如:鄉鎮安監辦、食藥所等,將會如何變化?
安監辦、食藥所也就是以前經常講的鄉鎮“七所八站”,這一次機構改革大部分都撤銷了,人員分流到新組建的單位一部分、辭退一部分,請注意:有編制的人員也有可能被辭退的。下面我具體講一下,一、三輪鄉鎮機構改革1.第一輪鄉鎮機構改革。2004—2009年,大概政策是:加快轉變鄉鎮政府職能;嚴格控制鄉鎮機構編制;改革鄉鎮事業站所管理體制;創新鄉鎮行政運行機制,
2.第二輪鄉鎮機構改革。2010—2012年,大概政策是:鄉鎮事業站所原則上實行以鄉鎮管理為主、上級業務部門進行業務指導的管理體制;推進事業站所分類改革,區分事業站所的公益性職能和經營性活動;積極探索農村公益服務的有效實現形式,3.第三輪鄉鎮機構改革。2019—2020年,大概政策是:加快職能轉變、擴大管理權限、優化機構設置、嚴格編制管理,
請注意:三次鄉鎮機構改革,國家層面出臺的都是《指導意見》,《意見》的意思也就是給你指明一個大概的改革方向,至于具體怎么改革,各省、各地市可以根據具體情況而定,所以呀,包括這次鄉鎮機構改革,各地的政策都不一樣,但是大致方向是明確的:“精簡機構、加快職能轉變”,意思也就是說要撤銷一些機構、減少編制數量、辭退一些人員、理順政府職能。
二、2019年個別地方出臺的鄉鎮機構改革政策(一)今年年初,山東省聊城市出臺了臨清市煙店鎮和莘縣古云鎮的機構改革方案,以煙店鎮的機構改革方案為例,《方案》明確了以下兩點。1.設立黨政工作機構8個:黨政辦、黨建辦、政務服務局、綜合行政執法局、經濟發展局、應急管理局、規劃建設管理局、社會事業發展局,設立公益一類事業單位6個:便民服務中心、農林水綜合服務中心、財政經濟服務中心、文化旅游服務中心、社會保障綜合服務中心、軸承產業服務中心。
2.核定行政編制50人,事業編制65人,黨政工作機構的一把手由副鎮長兼任,再配備1名副科級副職;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只配1名副科級一把手。請注意:以前鄉鎮的“七所八站”都撤銷了,人員全部打亂重組了,新組建了一些部門,這些新組建的部門承擔以前“七所八站”的所有職能;據我了解,煙店鎮是當地的一個大鎮,還是臨清市兩大中心鎮之一,經濟條件比較發達,比著河南、山西、陜西等內地的鄉鎮經濟發達的多,人口也比較多,煙店鎮以前的公職人員將近200人,現在核定行政編加上事業編只剩下115人,也就是有7,80人要被辭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