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人與東夷人血統上不會有差異,也就更不可能談上什么現代山東人有多少東夷人血統的問題啦。無論是稱華夏的中原人,還是東夷人,都是同根同源、同祖同宗的一群人,此山東非彼山東,白馬縣是如今河南的滑縣,山東是指崤山以東,不是山東省,東夷人正確的釋意應該是擅使弓箭的東部人。
1、山東有哪些名人?
和大家分享一位勇赴國難的民族英雄張自忠。十四年抗日戰爭,無數先烈為保衛祖國,滿腔熱血,舍生忘死,在歷史的長河中劃下厚重的一筆,為后人敬仰,張自忠上將就是一位舍生取義,讓人肅然起敬的將領,他的事跡為我們永遠銘記。張自忠是山東人氏,青年時代的張自忠就立志報國,堅持著自己的信仰與信念。他看著國家衰弱,列強在祖國大地上橫行霸道,毅然投筆從戎,
他開始進入了馮玉祥的隊伍當兵。他很快顯出了自己的出色軍事才華,憑借著積累的戰功,當上了馮玉祥部隊的師長,九一八事變后,張自忠率領部隊在長城喜峰口抗擊日軍,給日寇沉重打擊。1938年,徐州會戰中臺兒莊戰役打響了,張自忠部隊負責截擊日寇“鐵軍”板垣師團,張自忠從容指揮,以少勝多,成功堵住了敵人的增援,為臺兒莊戰役勝利立下汗馬功勞。
接著9月份的武漢會戰中,張自忠表現出色,被升為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1940年,日寇集結30萬大軍進犯湖北,張自忠部隊奉命阻擊。張自忠本可以撤退,他卻到前線指揮,親自督戰,他以死相囑托副司令撤軍,并且為家人留下遺言。張自忠率領兩個團兵力阻擊上萬日軍,毫不懼怕,并且消滅大量敵人,九天的激戰,張自忠將軍血灑疆場,為國捐軀。
2、東北人中有多少山東人的后代?
在1840年東北人口300萬,后清末打破純滿血統封鎖,1910時東北人口達到1300萬,其中以膠東一帶為增加幅度最大,這時山東人約占百分之七十左右,所以說遼寧山東是一家之說是符合事實的。因此,山東遼寧是中國的體育大省名符其實,由于身體高大,靈活,運動能力在中國首屈一指,因此兩省皆以自我培訓,自我發展,自我榮獲為榮,很少借助外部力量獲取冠軍。
3、現在的山東人,有古代東夷人的血統嗎?如果有,多嗎?
東夷人是一個地理概念詞,指向并不是某一個相同血統的民族!它的意思同“東部人”這個詞的意思是一樣的!而夷字最初也沒有歧視的意思,夷的本義是擅使弓箭的人!所以東夷人正確的釋意應該是擅使弓箭的東部人!與其類似的詞還有南蠻、西戎、北狄!南蠻,多蛇蟲猛獸彪悍的人!西戎,持盾執戈英勇善戰的人!北狄,架鷹驅犬的游獵之人!這些稱謂都是中原人對四方民族的稱謂,用以區分自己與其他部族的,最初根本就沒有蔑視的意味!只是后來由于中原越來越強大,這些詞才慢慢變了味道!而單就以血統而言,無論是東夷、南蠻、西戎、北狄,主要的血統都是黃種人!所以無論是稱華夏的中原人,還是東夷人,都是同根同源、同祖同宗的一群人!就算中原人完全取代東夷人占據那個地方,血統上也是沒什么變化的!更何況還沒有這事!歷史上的中國,各民族始終是處于交融狀態的,除了少數的偏遠地區,可能逐漸演化出某些民族的些許血統差異性外,像山東這種距離中原這么近的地方,是不可能產生與中原人相異的血統特性的!所以中原人與東夷人血統上不會有差異,也就更不可能談上什么現代山東人有多少東夷人血統的問題啦!,
4、廣西有哪些姓氏是從山東流傳過來的?
據廣西公安廳統計數據,廣西一共有2000多種姓氏,這些姓氏大多來自外地移民和戍守軍隊,其中確定來自山東省的主要有以下幾個:一、蒙姓:唐武德四年(621年),山東青州人蒙朝安、蒙朝泰、蒙朝懷兄弟隨大軍南征平蠻,立下戰功,唐朝皇帝敕封三兄弟為太尉、將軍,后來奉旨扎營在橫州(今南寧市轄的縣級橫州市),并定居于蒙村,后逐漸繁衍開來。
如今蒙姓子孫分派于廣西各地,全區蒙姓人口約55萬,在廣西百家姓中排第27位,二、寧姓:據欽州市浦北縣寧氏族人2000年編著的《寧氏族志》,嶺南寧氏家族的先祖寧逵,原籍山東臨淄(今淄博市),在南朝梁武帝時先到現今的玉林、貴港一帶任定州刺史,南朝陳宣帝時轉到安州(今欽州)任刺史。寧逵以仁愛并且足智多謀著稱,在當時為廣西眾蠻之長,后人還繼承酋帥(土官)的職位,世襲罔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