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地鐵已開通的線路里,大部分都是郊區線路。截至目前,青島地鐵尚未完整組網,在2021年青島地鐵1號線全線通車,2022年青島地鐵4號線全線通車,更重要的是未來貫穿西海岸開發區的地鐵6號線、貫穿城陽的地鐵9號線通車之后,青島樓市一定會出現巨變。
1、青島地鐵塌陷致一名施工人員失聯,6條在建線路全面停工整頓,系一個月內第二次停工整頓,你怎么看?
青島地鐵一號線近六十公里,地形確實復雜,看的見的有山有海還有平川,看不見的地下有花崗巖,大石頭,沙土層,還有很多地下水和暗流。一號線這么長,動動腦子也知道是很多承包商干,而不是只有一個葛洲壩!干的早的段快要完工了,干的晚的段,我知道的小村莊,開封路還沒開始地下施工,出事的勝利橋段,也是去年秋剛剛拆遷完成的,
2、青島“冷清”的地鐵,郊區路段占大部分,未來能“盤活”嗎?
青島地鐵郊區路段占大部分,未來能盤活嗎?看到很多人吐槽提問者,我忍不住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青島地鐵目前的總長度是246公里,在中國能排第十位,而在世界所有城市當中能排名前20位,目前開通的線路有1號線北段、2號線一期、3號線、8號線北段、11號線和13號線南段,但是在這246公里當中,屬于市區的線路只有兩條,其中2號線長度為25.2km,3號線長度為24.9km,加起來剛剛50km。
青島地鐵已開通的線路里,大部分都是郊區線路,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原因有三:1、傳統主城區,房子密集,征遷難度太大,導致市區路段“工程滯后”。導致青島地鐵“繞城而走”的關鍵,最關鍵的問題還是征遷難度太大,一而再、再而三的延誤工期,而且傳統主城區,房子密集,多為老破小,婆家多,再加上有部分業主素質品質低,協調起來難上加難。
反觀郊區,空地大,設計余地回旋就大;而且近郊板塊業主多為年輕人,學歷素質普遍高,因為征遷“獅子大開口”的事情相對較少,因此郊區地鐵進度一般比較快,3號線北段2015年底通車,南段推遲一年到2016年底通車。2號線東段2017年底通車,最后的四站路卻推遲到2019年底通車,而且海信橋站甩站通過,迄今沒有開通,
1號線北段2020年底已經通車。南段最難的過海隧道段2018年就已經全線打通,西海岸那邊早已“整裝待發”,然而受制于老城區的西鎮、水清溝、小村莊等站點,南段迄今還在施工,預計2021年底通車,而且“拖后腿”的西鎮站甩站運行幾成定局,8號線北段2020年底也已經通車,比預計提前一年,然而南段滄口站、閆家山站協調困難,迄今不能進場施工,連建成的時間表都沒有。
實際上,由于主城部分機關單位、老市民面對地鐵征遷需求時“獅子開口”,影響整個地鐵施工建設的事情時有發生,青島地鐵首先開通的都是受征遷影響比較小的郊區線路,實數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未來這種情況還會持續。目前,青島地鐵三期已經上報規劃,但是三期規劃中對于青島地鐵5號線這條幾乎全部位于傳統市區的“老大難”線路,我們對它能否在2030年之前建成通車持高度懷疑態度。
2、青島地鐵的設計規劃要有前瞻性,要為未來的城市發展搭起框架,“地鐵一響,黃金萬兩”,很多近郊板塊的樓盤銷售最滔滔不絕的話術就是“我們是地鐵房”。但實際上對于主城老破小房子而言,它們的價值絕對是“地鐵一通,人去樓空”,一般城市地鐵的開通運行,很大的作用之一都是把傳統主城區擁擠的人群向外圍郊區疏解,尤其對于青島這樣一個主城房價過度高昂,市南、市北無地可供,傳統產業、人口已經出現大幅度外逃,西海岸、城陽雖然有大片土地卻受制于山海阻隔和傳統主城聯系不夠緊密,甚至自成一體的城市中,有一個完善的地鐵網絡,就顯得格外重要。
地鐵通車,利好最大的是近郊板塊地鐵房,利空最大的就是主城老破小、老破大,截至目前,青島地鐵尚未完整組網,在2021年青島地鐵1號線全線通車,2022年青島地鐵4號線全線通車,更重要的是未來貫穿西海岸開發區的地鐵6號線、貫穿城陽的地鐵9號線通車之后,青島樓市一定會出現巨變。現在市南市北主城過熱的情況會得到有效緩解,西海岸、城陽乃至膠州、即墨會進一步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