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以來,周邊地帶進入地質活躍期,成都絲毫不受影響,仍如三千多年一樣穩如泰山。恰好前幾天面試了成都理工兩個地質專業的本科生,我們是電力設計院,這倆哥們畢業后去了礦業,野外蹲得懷疑人生,想回成都發展,是應屆生還好,不是應屆生就很難辦,之后也沒來了。
1、成都有造高樓的地質條件嗎?
衡量一個地方是否具備修建高層或超高層建筑的條件,應從地質結構、地震活動、樓層高度、結構設計等方面來綜合考慮。(一)地質結構及地震活動成都市位于四川盆地西部,土地類型多樣,分平原、丘陵山地,其中平原面積比重大,達4971.4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總面積40.1%。這樣的地質是在西南地區是很好的了,從地質構造來看,成都平原處于中國新華夏系第三沉降帶一—四川盆地西南緣,圍陷于龍門山隆起褶皺帶和龍泉山、霧中山褶斷帶之間,而龍門山斷裂帶從東北向西南沿著四川盆地邊緣分布,斷裂帶附近地質活動頻繁,最容易發生地震。
2008年汶川大地震就是因為坐落在龍門山斷裂帶上,那也就是說不能修高樓了嗎?其實不然。(二)高樓建設消息2017年11月28日,在成都市公共資源交易大廳的成都土地拍賣現場,位于天府新區興隆街道一塊住宅兼容商業用地被成都中海地產收入囊中,該快土地最受關注主要原因是,規劃用于打造中國第一、世界第二高樓(總高度677米)。
2016年,中國西部第一高樓成都綠地中心破土動工,該樓高468米,位于成都市錦江區,是綠地集團計劃用5年時間打造的大型現代服務業綜合項目,超級高樓的頻繁亮相難道不能說明什么??(三)結構分析其實,從結構上講,高層建筑要同時受垂直荷載和水平荷載,還要抵抗地震作用。其中,水平荷載和地震作用將成為控制因素,
建筑結構不僅需要較大的承載能力,還需要較大的剛度,確保水平方向的變形限制在一定范圍之內。在地震作用下,隨著結構高度的加大,結構變形增大,設計上對結構要求也應相應提高,成都雖然處在地震帶上,但修建高樓依然不是問題。最重要的是要處理好結構設計,從抗震等級、結構力學、建筑選材等方面充分考慮和計算,滿足國家房屋建筑相關規范標準(2008年地震后,政府規定將民建的抗震等級全部提高一級,
2、成都屬于什么地質?
老祖宗很有眼光,群山環抱之中找到一塊氣候溫和,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的平原安居樂業,史稱天府之國。其獨立板塊相對穩定的屬性,沒有隨山體運動而抬升,在此基礎上筑造的成都府自然平平安安三千多年,汶川大地震以來,周邊地帶進入地質活躍期,成都絲毫不受影響,仍如三千多年一樣穩如泰山。殊不知招惹了一群好事者,不厭其煩數落著成都不是地震的“地震”,似乎不鬧騰點啥東西出來不罷休似的,真是莫名其妙的怪論,
3、兒子讀成都理工地質專業,最佳就業出路方向是什么?
恰好前幾天面試了成都理工兩個地質專業的本科生,我們是電力設計院,這倆哥們畢業后去了礦業,野外蹲得懷疑人生,想回成都發展,是應屆生還好,不是應屆生就很難辦,之后也沒來了。成都理工的地質其實很不錯的一個專業,但是畢業后選擇就業一定要慎之又慎,在大學的時候一定要好好學習,盡早做就業規劃!做好規劃后,就要朝著這個方向努力!比如既然選擇地質專業,那就要做好走技術這條路的準備,大學的時候就可以先去把巖土工程師的基礎考試都考了,畢業幾年之后評中級,然后考巖土的專業考試,拿到這個證,就是從事工程地質專業身份的象征,搶著要,年薪幾十萬只是起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