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中間有個武周政權在洛陽,唐未朱溫劫持皇帝至洛陽后不久唐朝亡國。唐朝自始至終沒有遷都,都在長安,這年,突厥的啟民可汗率先來東京洛陽朝賀,關于這個問題,本人查到有這么一段記載,可以理解為什么要建造洛陽,朝貢制度早在西漢便已出現,但是規模范圍較小;直至隋煬帝大業二年(606年),在東京洛陽實現了萬國來朝。
1、隋煬帝為何遷都洛陽?
看你還問西安人是否不同意,我告訴你,不光西安人不同意,全國其他地方的人,其他地方的專家學著也不會同意!你這屬于自娛自樂,張口就來。隋煬帝登基就貪圖享樂,不光修建了洛陽行宮,江都行宮,晉陽行宮,按你這么說,揚州和太原也是隋朝都城了!古代皇帝遷都,都是要發文昭告天下,簽署行政命令,而不是皇帝在這個地方住著,這個地方就成首都了,真是荒繆至極,
2、西周為什么準備建都洛陽,洛陽好在哪里?
關于這個問題,本人查到有這么一段記載,可以理解為什么要建造洛陽。如下:初武王作邑于鎬京,謂之宗周,是為西都,將營成周,居于洛邑,而未果。至是王欲如武王之志定鼎于郟鄏,卜曰:“傳世三十,歷年七百,”二月,使召公先相宅。三月,周公至洛,興工營筑,謂之王城,是為東都,曰:“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貢道里均也。”周公又營成周,
3、唐朝是哪一年遷都洛陽的?
好好看看中國通史吧,別信那些動不動拿二十四史或新舊唐書說事的人,那些人是拿個棒槌當針用的壞種。唐朝自始至終沒有遷都,都在長安,只是中間有個武周政權在洛陽,唐未朱溫劫持皇帝至洛陽后不久唐朝亡國。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編輯發行的《中國通史》中,在唐代一章,專門有二十頁介紹唐長安城的盛世華庭,在唐朝,沒有那個城市能和長安相提并論,不僅在中國,在世界上都是獨一份的存在。
4、為什么說萬國來朝始于洛陽?
萬國來朝,指的是世界各國前來朝拜,萬國來朝始于隋,盛于唐,終于明。朝貢制度早在西漢便已出現,但是規模范圍較小;直至隋煬帝大業二年(606年),在東京洛陽實現了萬國來朝,這年,突厥的啟民可汗率先來東京洛陽朝賀。在西域的44個酋長國中,相約而來朝賀的有三十多個國家,還有北方的突厥、契丹、東方的高麗、百濟、新羅、倭國,南邊的林邑、真臘也先后遣使來朝。
5、隋朝國都是長安還是洛陽?
隋朝國都是長安(即大興城)唐代長安城,初名大興城,始建于隋朝開皇元年,唐朝建立后,易名為長安城,屬京兆府長安縣、萬年縣,是隋唐兩朝的首都,亦是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城市,外國文獻上稱為胡姆丹。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后,最初定都在漢長安城,但當時的長安破敗狹小,水污染嚴重,于是便決定在東南方向的龍首原南坡另建一座新城。
隋高祖開皇二年(582年)起,在宇文愷的主持下,僅用9個月左右的時間就建成了宮城和皇城,隋大興的總設計師宇文愷,他精心設計了大興城。開皇二年(公元582年)大興宮的修建拉開了大興城修建的序幕,隋煬帝大業九年(公元613年)始筑外郭城部分城垣,開皇三年(583年),隋王朝遷至新都,因為隋文帝早年曾被封為大興公,因此便以“大興”命名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