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有的移民國外;有的成為科技工作者;有的甚至成了普通職工。現在每年34個省市自治區(含2個特別行政區)都有文、理狀元,每年差不多68位,古代552位狀元中除了王維、文天祥、柳公權外罕有盛世之作流傳,自1978年恢復高考后全國總計大約出了3000多名高考狀元,下面我就對狀元的認識談談自己的看法。
1、請問自高考以來有多少狀元?這些狀元做了什么貢獻?
自1978年恢復高考后全國總計大約出了3000多名高考狀元,下面我就對狀元的認識談談自己的看法。一、此狀元非彼狀元,中國古代的狀元要歷經童試、鄉試、會試、殿試,其中殿試由皇帝親自主持,中了狀元就等于做了官。古代科舉三年一次,狀元也就是全國的第一名,自隨唐至清末1300余年總共出了552位狀元(不含武狀元),
而現在每年34個省市自治區(含2個特別行政區)都有文、理狀元,每年差不多68位。自1978年恢復高考以來已有3000多位狀元,但現在的狀元是各省市的第一名,與古代狀元的含金量相差甚遠,二、狀元們的現狀。古代552位狀元中除了王維、文天祥、柳公權外罕有盛世之作流傳,現在的狀元中也只有少數成為真正的人才,據中央教科院調查結果:恢復高考后3000多名狀元中沒有一位能成為行業的領袖。
他們有的移民國外;有的成為科技工作者;有的甚至成了普通職工,如:2006年內蒙古狀元石悅,清華畢業后成了游戲女主播;山東史上最牛狀元王端鵬(差1分滿分)畢業后成為中科院研究員。2000年創造河南高考神話的狀元何碧玉,現為美國紐約大學醫學院助理教授;92年湖南高考狀元張曉勇清華畢業后在當地做了保安;2015年河南狀元馬春輝考入清華后因逃課打游戲被勸退,
三、對狀元的思考1、人們期望值過高。狀元們雖不是各行各業的領軍人物但也普遍比一般人強,只是大家對狀元的期望值過高,他們只是比別人幸運一點而已,不一定就比其他不是狀元的人能力強,2、狀元們的學習慣不一定適用于職場,上學時心無旁騖,一心只讀圣賢書,走上工作崗位后不會變通,為人處事能力差,這些都會影響他們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