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說明深圳的GDP含金量比廣州高很多很多,深圳不是一個層級的。廣州作為粵語圈的中心,吸引了整個粵語圈的人才,除本地人外有大量省內外地人前來購房;而深圳作為一個普通話城市,除廣東本地人外對省外人的吸引力比廣州更大,很多省外有錢人會來深圳購房,無形中推升了深圳房價。
1、為什么廣州與深圳GDP差不多,都為一線城市,深圳房價要高很多?
幾個原因:1.GDP總量差不多,但人均收入仍有差距;這幾年收入差距在縮小,但仍然有差距。記得十年前跟一個廣州市委的公務員朋友聊天,他說廣州的公務員和深圳的公務員收入有近一倍的差距,當然這幾年差距縮小很多,但仍有一些差距,2.GDP差不多,但財政收入深圳接近是廣州的2倍,財政收入主要來源是稅收,這是衡量GDP含金量的重要指標,不要說深圳是計劃單列市不向廣東省交稅,我說的數據是中央級及地方預算總和,也就是在分配前實際收上來的,深圳是要向中央交稅的。
這說明深圳的GDP含金量比廣州高很多很多,深圳不是一個層級的,3.廣州的面積是深圳的接近4倍,也就意味著人口密度只有深圳的三分之一左右,面積大土地供應就相對充足,而土地供應對地價有直接影響,地價又直接影響房價。4.廣州作為粵語圈的中心,吸引了整個粵語圈的人才,除本地人外有大量省內外地人前來購房;而深圳作為一個普通話城市,除廣東本地人外對省外人的吸引力比廣州更大,很多省外有錢人會來深圳購房,無形中推升了深圳房價,
2、一線城市十萬一平的房子,到底是誰在買?
當2008有房價3萬的時候我就有同樣的問題,如今這么多年過去,我身邊也有認識的不少人人買十萬一平的房子,我把我認知范圍內的幾類人列舉一下。(1)夫妻雙方都是普通家庭出身,但雙方學歷高,工作后收入高,銀行流水可觀,1000萬的房子首付300萬,工作3年左右雙方還是攢的起的,這類就是大部分普通家庭的學習榜樣,比例不高,
(2)自己拿少部分錢,父母出首付出部分月供的,這種屬于家庭出身好,父母早年奮斗過,父母也是他們同時代人中的佼佼者,其中(1)的后代就是這種,所謂階級固化指的就是父母這代就甩開的差距,追趕非常吃力。這種比例也不高,主要可能是我比較low接觸的富人少,(3)第三類就是,賣掉手中現有的房子,做首付置換每平米10萬的房子,這種其實比例比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