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將成為第一個人造月亮照射的城市,人造月亮對氣候和環境有沒有影響。據報道,四川成都天府系統科學研究會參與的“人造月亮”項目擬定于2020年將首顆“人造月亮”發射入軌,計劃在2022年初步將3顆“人造月亮”發射入軌,在500公里以內的低地球軌道上運行,并開展驗證性實驗。
1、成都人造月亮確定是騙局嗎?
“人造月亮”的構想最早源于一位法國藝術家的想法:“在地球上空掛一圈鏡子做成的項鏈,讓它們一年四季把陽光反射到巴黎的大街小巷。”這個想法曾被歐洲航天局譏為“癡人說夢”和“荒唐至極”,另有網站指反射陽光這個想法最早出現在美國提出的“哥倫布500”計劃中。該計劃有主要內容是“制造利用太陽風推力作為動力的太陽帆船,以憑借太陽風的推力在幾年內經月球飛抵火星,
2、成都即將成為第一個人造月亮照射的城市,人造月亮對氣候和環境到底有沒有影響?
謝謝邀請。成都將成為第一個人造月亮照射的城市,人造月亮對氣候和環境有沒有影響?為成都點贊,為科學家點贊。為新能源點贊(減輕路燈的電消耗),希望早日成功!此人造月亮,対自然環境有沒有影響?答,肯定有影響,但是,壞的影響可忽略不計。好影響大于壞影響,只是多過幾個中秋節而已!把酒問成都,明月天天有?!牛!!!。
3、成都的人造月亮有這個可能嗎?
不知道計劃的詳情,不過實現這類計劃還是很有可能的,畢竟原理很簡單,當年蘇聯在1993年和1999年,就發射過兩次人造月亮。主要是把太陽光,用發射到空間的金屬薄膜,反射到地球上的某個地方,給部分地區的夜晚采光,不過這種計劃也潛藏著危險。畢竟地球上很多生物,是根據月光采取生物活動的,是不是發生生物災難,不得而知。
4、人造月亮什么時候升空?
關于人造月亮,戰斗民族俄羅斯早在1993年就制定了自己的造月計劃,該計劃稱為“旗幟計劃”,分為三步走,第一步驟被叫作“太空鏡面”計劃。俄羅斯通過M—40貨運飛船,攜帶了一面反射鏡進入太空,開展了“旗幟1.0”的陽光反射試驗,在太空中順利展開了一面由鍍鋁膜合成膠片制成薄膜鏡面,形成一個直徑為20米的反射鏡面,
這個“人造月亮”,重量不到4Kg,由和平號太空站宇航員操控,它像向日葵似的朝向太陽,將一束到達地面直徑約為5-7千米的光,從太空反射到了地面,其強度相當于一個滿月時的亮度,這束光會陸續出現在所有和平號太空站經過的國家。1999年2月4日,再次開展代號為“旗幟2·5”的陽光反射試驗,計劃將一個直徑為25米的反射鏡面送入太空,亮度增強到滿月的5-7倍,不過由于薄膜鏡面纏到了和平號空間站的天線,其最終被撕裂,這次試驗也宣告失敗。
后來由于俄羅斯國內經濟蕭條,“人造月亮”花費巨大,該計劃也宣告結束,據報道,四川成都天府系統科學研究會參與的“人造月亮”項目擬定于2020年將首顆“人造月亮”發射入軌,計劃在2022年初步將3顆“人造月亮”發射入軌,在500公里以內的低地球軌道上運行,并開展驗證性實驗。屆時這3顆“人造月亮”將交替運行,可實現對同一地區24小時不間斷照射,反射的太陽光可覆蓋地表3600—6400平方公里的范圍,光照強度最大將是現在月光的8倍,
5、四川人造月亮什么時候升空?
違背客觀規律的事,還是少做為好。首先,人是動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物鐘,是人類進化的結果,絕不能違背這個客觀規律。違背客觀規律,只能給人類帶來災難,而不是造福,其次,人造月亮必須足夠大,在太空才可以媲美月亮發光。即便是人造衛星在太空數以萬計,我們根本感覺不到它們能夠給地球照明的程度,甚至沒有存在感,
如果人造月亮低軌道運行,就要快速繞地球轉動,根本不可能滯留在某地上空,如成都。如果滯留在某地上空,那就是地球同步衛星,需要離地面約為35786公里,月球直徑3476.28公里,距地球平均距離是38萬多公里,而且月亮還因為在圍繞地球轉動時被地球陰影擋住而產生盈虧圓缺現象,如果想讓一個地方出現地球同步衛星一般,且亮度超越月亮,這樣的人造月亮光是技術是都難以解決,更不要說它靠什么長期發出衡亮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