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張的發行量加起來7000多萬,其中金箔的小型張是2000萬,新中國發行的第一套小型張是紀33《中國古代科學家(第一組)》小型張1956年1月1日出版,小型張指單枚郵票,周圍有裝飾邊,這套郵票包含兩枚紀念郵票,一枚小型張和一枚金箔小型張,小型張:單張四周有裝飾邊的小票。
小全張:印有全套郵票,四周有裝飾邊的小郵票。小型張:單張四周有裝飾邊的小票。小版張:郵政部門除發行整版郵票外,為滿足集郵者的需要而印制的小型首日封。小版張通常印有褶邊或特定的文字和圖案。其特點是:所含郵票數量少于整版;郵票的面值、寬度、顏色與整版相同。小本票:是郵政部門正式發行的書式郵票。通常一些普通面值的郵票都集中在一個小本子里。這是一個單獨的郵票系列,編號為SB。
小型張指單枚郵票,周圍有裝飾邊。它具有以下特點:(1)是整套郵票的組成部分;(2)這種郵票獨立成為一個“張”;(3)面值往往是套餐中最高的;(4)發行量小于包裝數量。世界首枚小型張是盧森堡于1923年1月3日發行的面值10法郎的深綠色風景郵票,以紀念伊麗莎白公主的誕生。新中國發行的第一套小型張是紀33《中國古代科學家(第一組)》小型張1956年1月1日出版。有四套。小型張是郵市主要交易品種,投資價值較高。是近20年來投資收益較高的板塊,被譽為郵市的“風向標”。
當時賣的時候比面值還高。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郵協成員排隊購買。當時人山人海,紅旗招展。面值50元的郵局以120元溢價出售。如果低于面值,可能是因為發行量巨大。導致貨幣貶值。但誰知道,五六年后可能又很值錢了。當時的一個基本狀態是,香港經過幾百年的英國殖民統治,終于回到了祖國的懷抱,舉國沸騰,自豪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可以說,發行香港回歸紀念郵票是人心所向。這套郵票包含兩枚紀念郵票,一枚小型張和一枚金箔小型張。整體發行量也很大。小型張的發行量加起來7000多萬,其中金箔的小型張是2000萬。雖然發行數量巨大,但是民眾的購買熱情也很高,可以預見當時的市場消費量還是很大的。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