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躬耕于南陽”,”南陽諸葛廬”因而名揚天下;漢光武劉秀成長發跡于南陽,南陽因此被史家稱為“南都”、“帝鄉”,這些均是見諸正史的事實。古今”南陽”的中心均為南陽城——宛城;宛城做為古南陽郡城和今南陽市主城,自身就是狹義的“南陽”,史書典籍中南陽與宛城互見的例子不勝枚舉。
1、南陽哪里適合一日游?
本人80后南陽土著,節假日喜歡帶著家人在南陽周邊短途自駕游,一來放松心情,二來讓孩子多接觸大自然,增長見識。下面介紹幾個我去過的一日游景點:淅川香嚴寺、坐禪谷大約五年前,一家人跟隨旅行社去的這兩個景點,早上5點半出發,晚上到家快8點了,若是自駕游,時間能自由一些,不會太趕趁。這兩個景點離得比較近,都在淅川丹江附近,香嚴寺是皇家寺院,唐朝的一位皇帝曾在此避難,剃度為彌,中原四大名寺之一,
坐禪谷是唐代香嚴寺的慧忠國師在山谷內禪修得名,景區清幽安靜,怪石嶙峋、古樹參天,特別適合夏季游玩。丹江太極峽太極峽位于丹江口石鼓鎮,我去年暑假帶著家人一起去的,去時走的丹江口市,回來是從咱南陽淅川回的,路挺好,太極峽是由青龍、黃龍兩座山脈環繞而成的“S”形峽谷,俯瞰恰似一幅天然太極圖,這也是名字的由來,這里綠樹蔽日、藤蔓懸掛、山泉鳴濺,瀑布如練,置身其間,如行畫中,
南召九龍瀑布九龍瀑布我去過兩次,由于景區大門沒建好,屬于開發不完全,沒收門票,但會收停車費。景區主要由9個瀑布組成的瀑布群,瀑布飛花濺玉般晶瑩剔透,彩虹頻現,五彩繽紛,潭水幽深,波光粼粼,似有一種“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感覺,南召秀龍潭這個地方位于南召崔莊鄉倉房村,是眾多驢友自駕的圣地,屬于近乎原始的自然風光,整個景區只開發了30%不到,無人收費,沿村后的小路直插景區,,山高林密,植被茂密,山巒重疊,瀑布飛掛,懸崖陡峭奇峰峻嶺不計其數,與其他景點的熱鬧形成了鮮明對比,這里人是出奇的少,得有點心理準備。
2、南陽張姓祖上是哪里的?
張姓的起源,可以推溯到遠古傳說時代,1、出自黃帝之后代揮。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通志·氏族略》及《元和姓纂》所載:“黃帝少昊青陽氏弟五子揮為弓正,始制弓矢,子孫賜姓張氏,”由此可知,曾經是重要武器弓箭的發明者揮,其后有以張為姓氏的。是為河北張氏,2、出自黃帝姬姓的后代。據《通志·氏族略》所載,春秋時,晉國有大夫解張,字張侯,其子孫以字命氏,也稱張氏,
又載,張氏世仕晉,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瓜分晉國后,除部分留在原地外,大部分隨著三國遷都而遷移。是為山西、河北、河南之張氏,3、出自賜姓或他姓、他族改姓。據《讀史方輿紀要》所載,世居云南的南蠻酋長龍佑那,于三國時被蜀相諸葛亮賜姓張,以后其子孫便以張為氏,魏國大將張遼本姓聶,后改為張氏。還有一些少數民族改姓張氏的,
4、其它姓氏改姓張。據《三國志·魏志》所載,三國時,曹魏名將張遼,改聶姓為張姓,另有韓、姬等姓人士和鮮卑、匈奴、契丹等眾多少數民族改姓張姓,其中南陽好幾個支系,其中一是:南陽市宛城區紅泥灣鎮柏樹墳、張莊、魏沖張氏,(主要分布在魏沖、張莊,柏樹墳,燕集、啞叭莊、趙莊,張代莊等)張氏宗派:乾隆35年從七世祖開宗續譜字輩:克宗有大士,人舉自學成,振從弘天上,法清德永興,現在主要是人舉自學成輩分的人在世(一世祖守祥公生二子,景夏、景明,另一分支二世祖承鎮(成振)公、邦振公)老祠堂在魏沖村西,僅存老族譜石碑一通,從一世祖記載到八世族,清末世系現無法考證(人口分布區域較廣:1柏樹墳村2魏沖村3張代莊4大趙莊5曹莊6張莊7燕集8姜營9啞巴莊10張高莊11小郭莊12李八廟13浦山14廟后王慶15十二里河16馬場17新店鄉棗莊下王莊陳崗坎莊18橋頭鄉窩李19石橋西左莊上曹營村20河西陳棚李相公莊21博望大兆22午陽縣西門外23南召石門關溝24北啞巴莊25湖北天門縣26湖北荊州市27劉寺王莊)其二是:山西洪洞縣楊樹底下遷過來的,后二十輩是:文、明、開、昌、運,武、功、齊、勝、芳,行、慶、嘉、升、遠,德、厚、福、澤、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