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靶向藥還是很貴,有的一個月一萬,有的一個月幾萬,五萬一個月十多萬的也有,得看是什么靶向藥。不同的衣服不同的價錢,不同的車不同的價錢,不同的手術不同的錢靶向藥,這可是一大類藥,不同的靶向藥,錢也不同,有的靶向藥,以前很貴,比如肺癌靶向藥吉非替尼,進口的易瑞沙,以前曾經一個月需要一萬五左右,相當于每天500元,一天就一粒,也就是一粒藥500元,很貴吧,現在已經降到多少了你知道嗎。
1、一粒靶向藥多少錢?
一粒靶向藥多少錢?這個問題你讓我怎么回答?我來問一下你:一件衣服多少錢?一輛車多少錢?醫學上,做手術多少錢?這都無法回答:不同的衣服不同的價錢,不同的車不同的價錢,不同的手術不同的錢靶向藥,這可是一大類藥,不同的靶向藥,錢也不同。我想這應該很好理解吧,你得說是什么靶向藥,這才好回答,有的靶向藥,以前很貴,比如肺癌靶向藥吉非替尼,進口的易瑞沙,以前曾經一個月需要一萬五左右,相當于每天500元,一天就一粒,也就是一粒藥500元,很貴吧,現在已經降到多少了你知道嗎?一個月1500左右,一天只要50元左右,不貴吧。
有的靶向藥還是很貴,有的一個月一萬,有的一個月幾萬,五萬一個月十多萬的也有,得看是什么靶向藥,通常是越是剛上市的靶向藥,越貴,因為靶向藥的研制,前期投入非常大,藥廠也不是不賺錢的公益機構,人家需要收加成本并盈利,當然賣得貴,這是可以理解,不然沒有藥廠有動力研發新藥,最終大家都得不到好處。開始貴,以后就會便宜,剛說說的易瑞沙,以前很貴,現在不貴了,就有很多病人可以得益了,這挺好,
2、昂貴的腫瘤靶向藥物進入醫保,患者到底能省多少錢?這錢是如何省出來的?
不管是心臟支架降到700塊,還是將昂貴的腫瘤靶向藥物引進醫保,都給患者帶來了希望,減輕了經濟負擔,避免了因病致貧。惡性腫瘤靶向用藥納入基本醫保支付范圍,標志著癌癥患者可以同時享受基本醫保和重特大疾病保障雙重待遇,過去全靠自費購買的靶向藥現在可報銷70%,個人負擔大大減輕,以HER2陽性乳腺癌為例,其靶向藥為注射用曲妥珠單抗(赫賽汀),納入醫保支付前,醫院的銷售價為每支22589元,1年需要注射14支,患者共需支付13.55萬元,全額自費;納入醫保支付后,經過醫保談判團購,售價降低0.39%,平均每支為22500元,醫保和商保共報銷70%,個人負擔30%,在年度同等用量下,每個患者一年僅自付40500元,減少自付9.5萬元。
這錢是如何省出來的?其實,很多朋友關心的是,這錢省了,藥效怎么樣?會不會錢花了,但沒效果,其實,大可不必擔心這個問題。過去醫院采購藥物,是醫院自己采購,有些醫院是跟醫藥公司采購,有些是直接跟廠家,所以一種藥物要進入醫院,這就要各顯本事了,這藥價也就高了,但現在進入醫保的藥物,是政府直接跟廠家采購,相當于一個團購,所以價格就降下來了。
另外,很多廠家為了能讓自家藥物納入醫保,真的可以說不惜“賤賣”,像降糖藥二甲雙胍,在今年第三批集采的中標價格“跳水”幅度超過90%,最低中標價格低到每片1.5分錢,利潤那么低,但廠家們還爭破頭想入醫保,其實大家看到的是龐大的患者數量。按照2006年人口標化率計算,中國糖尿病患者人數已高達9240萬,處于糖尿病前期的人數將近1.5億,即便每片1.5分錢,按一個糖尿病患者每日3片,一年的利潤還是很可觀的,而且政府集中采量,對廠家來說,可以省去中間商、醫藥代表等環節,以前銷售的環節可以省去很多,而且藥物進入醫保以后,會自帶流量,像是藥店也會上門采購,對廠家來說,省了很多事,只是把以前花在流通環節的錢,直接補貼給了患者,所以不存在,藥便宜了,藥效就差了的說法,
而且在采購的同時,有專家把關,所以大可放心。只是醫保保障的是最基本的醫療,所以藥物肯定不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最實惠的,腫瘤靶向藥物進入醫保,對癌癥患者來說,是一種福音,某些惡性腫瘤不再是絕癥,而是慢性病,我認識的一個肺癌患者,她是一名退休護士,一直使用靶向藥物治療,雖然現在的狀態不是很好,但也活了十幾年了,能吃能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