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定溫定壓下,當溶液與純溶劑(或濃溶液與稀溶液)用半透膜(只允許溶劑分子通過而不允許溶質分子通過的一種膜)隔開時,由于純溶劑或稀溶液中溶劑的化學勢比溶液中(或濃溶液中)溶劑的化學勢高什么是稀溶液,相對于濃溶液來說,并沒有很明確的定義,一般都是約定俗成的什么是稀溶液,相對于濃溶液來說,并沒有很明確的定義,一般都是約定俗成的化學試劑所說的濃溶液和稀溶液是如何界定的。
稀溶液相對于濃溶液而言,稀溶液指在溶液中可電離的物質充分電離,就是分子被分解為離子狀態。濃溶液是指分子沒有完全電離的溶液。比如硫酸溶液在不同濃度下的性質是不同的。稀硫酸,氫離子提現氧化性硫酸電離成氫離子和硫酸根
比如說,H2SO4溶液:質量分數70%以上的硫酸,則被認為是濃硫酸,相對的,小于70%的則是硫酸(或稀硫酸)。而濃硫酸一般最高濃度可達到98%。而就硝酸來說,65%左右的硝酸,即可成為濃硝酸,其物質的量濃度為14~15mol/L但并不是說64%的硝酸就是稀硝酸,所以,這就是為什么說濃稀是相對的原因。就鹽酸來說,質量分數35%為稀鹽酸,其物質的量濃度大約是12mol/L。一般來說,這三種酸的物質的量濃度<1mol/L時,就是稀溶液。而物質的量濃度>10mol/L時,就是濃溶液。你應該注意到了,那么在濃度為1~10mol/L的時候呢?這個就要看對應的生成物了。所以,這就回到了提問中說的,濃稀是相對的。很多溶解度比較小的物質,雖然物質的量濃度很低,但也可以是濃溶液。比如說Ca2溶解度僅為0.5g,但其飽和溶液就可以稱為是Ca2濃溶液
相對于濃溶液來說,并沒有很明確的定義,一般都是約定俗成的
4、稀溶液的沸點為什么高于純溶劑?稀溶液的沸點不一定比純溶劑高,如果是非揮發溶質的話符合稀溶液的依數性,那么稀溶液的沸點比純溶劑高,但如果是揮發性溶質的話就不一定了。稀溶液中溶質的摩爾分數趨近于零,而溶劑的摩爾分數趨近于1,所以稀溶液非常接近于理想溶液,稀溶液中溶劑的行為與它處于理想溶液時的行為相同,稀溶液中的溶質遵從亨利定律,其溶劑遵從拉烏爾定律,所以稀溶液也可如下定義:“在定溫定壓下,溶劑服從拉烏爾定律而溶質服從亨利定律的溶液。擴展資料:在一定溫度和壓力下,理想稀溶液的某些熱力學性質,決定于溶液中溶質分子的數目,與溶質的物理和化學性質無關,如蒸氣壓下降、沸點上升、凝固點降低、滲透壓等都稱為稀溶液的依數性。在定溫定壓下,當溶液與純溶劑(或濃溶液與稀溶液)用半透膜(只允許溶劑分子通過而不允許溶質分子通過的一種膜)隔開時,由于純溶劑或稀溶液中溶劑的化學勢比溶液中(或濃溶液中)溶劑的化學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