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手術才能科學治愈治愈膽結石,手術是唯一的選擇,這也是所有正規醫院肝膽外科醫生的共識,而手術治療,又分為切膽手術和保膽取石手術。膽結石手術分為術前和術后兩個部分回答,藥物往往只被用作膽結石的預防、輔助類治療,治療膽結石科學的方法主要還是手術。
1、膽結石手術是怎么做的?
膽結石手術分為術前和術后兩個部分回答。術前準備工作,做好消毒工作,可以降低手術后感染的風險,術前一天晚上不能吃飯和喝水,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防止在手術時發生嘔吐現象,如果進食或大量飲水后進行麻醉手術,胃內的食物會吐出來,不僅會影響手術的正常進行,還可能造成嚴重的癥狀,甚至威脅病人的生命安全。第二天早晨進行手術,進入手術室后,平臥好,醫生先是進行麻醉,消毒,接下來就開始手術,完成后,清點醫療器械,確認無缺少后,進行逐層縫合,
手術后的注意事項:一、多喝水。喝水可以加快血液循環,促進膽汁排出,有利于消除膽汁淤積,二、保持心情愉悅,不要給自己過多的壓力,不要熬夜。三、多吃新鮮水果,新鮮的蔬菜水果可以為身體提供豐富的維生素,對康復階段的病人很有幫助。喜歡這個回答,請點贊或推薦給朋友,收獲更多靠譜的肝膽相關知識,關注【肝膽外科醫生劉波】。
2、膽結石是中醫治療好?還是西醫手術切除好?
靠吃藥治結石專家表示不可取臨床上,60%的患者在確診膽結石后,因為不愿手術,常常會問能不能吃藥排石?首先要明確的是,這是膽結石治療上的一大誤區,藥物治療不如說是藥物控制,因為藥物起不到排石的作用,治標不治本。藥物大多只能起到緩解癥狀的效果,目前市面上的排石藥物主要是通過刺激膽囊收縮,將結石擠出膽囊,進入胃腸道,并排出體外。
但是結石排出的過程伴有很大的風險,因為膽結石要排入胃腸道,必須經過一條“羊腸小道”膽總管,而膽總管管徑最窄的地方只有0.2厘米,膽囊結石只有小于這個管徑,才有可能排出,而臨床中,絕大部分膽結石,都是超過0.2厘米的。圖片來源:網絡,侵權請聯系刪除一旦膽結石大于這個管徑,則很容易卡在膽總管,引發膽絞痛、黃疸、感染,甚至急性胰腺炎等嚴重后果,
如果膽結石特別大,還可能嵌頓在膽囊頸部,引發急性膽囊炎,甚至使膽囊壁壞死、穿孔等。臨床上因盲目服藥排石引發嚴重后果的病例屢見不鮮,藥物往往只被用作膽結石的預防、輔助類治療,治療膽結石科學的方法主要還是手術。只有手術才能科學治愈治愈膽結石,手術是唯一的選擇,這也是所有正規醫院肝膽外科醫生的共識,而手術治療,又分為切膽手術和保膽取石手術,
在一百多年前,外科醫生普遍認為膽囊是可有可無的器官,所以對于膽結石的治療,一概是把膽囊一切了之。但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對人體器官功能的認識不斷提高,對膽囊疾病的研究日新月異,仍然遵循一百多年前的觀念,就顯得落后了,膽囊是人體的重要器官,有儲存、濃縮及排泄膽汁,調節膽道壓力的作用。近年來的研究提示,膽囊還是人體的重要免疫器官,并非可有可無,
因此,現代醫學的觀點,膽囊不應隨便盲目切除。而由我國著名的保膽取石第一人張寶善教授,于90年代率先在國內開展的保膽取石技術,歷經近30年的迅猛發展,已趨于成熟并得到了醫學界的廣泛認可,目前全國已有500多家專業醫療機構開展了這一先進術式,從循證醫學上證明了保膽取石手術的效果與安全,幫助廣大膽結石患者避免了盲目切膽所帶來的弊端。
新式保膽,就是將腹腔鏡的微創技術與膽道鏡取石技術有機結合起來的,使得微創性與精準性達到統一,獲得無結石殘留和減少復發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保膽取石的目的是保全膽囊的功能,讓膽囊繼續為人體服務,那么保膽的原則就是要保留有功能的膽囊。對于因為拖延錯失治療良機,導致膽囊已經失去功能或者發生病變的患者,則應及時切除膽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