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區風險管理
目前上海屬于低風險地區,疫情低風險區域的人來太原需要提供山西健康碼綠碼級行程碼綠碼則不用核酸檢測。
一、2020年12月20日以來河北省返(抵)并人員必須提供72小時以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其他中高風險地區返(抵)并人員須提供7日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無法提供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的,一律先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并第一時間完成核酸檢測。檢測結果為陰性的和持有符合條件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的,按要求落實相應管理措施。
對高風險地區返(抵)并人員,一律實施“14+2”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措施(集中隔離14天,2次核酸檢測)。
對中風險地區返(抵)并人員,一律實施“14+2”居家隔離醫學觀察措施(居家隔離觀察14天,2次核酸檢測),不具備居家觀察條件的,一律實施集中隔離醫學觀察。
對河北省低風險地區返(抵)并人員,實施“14+1”居家健康監測措施(居家自我健康監測14天,1次核酸檢測)。
三、對密切接觸者、密接的密接,一律實施“14+3+2”和“7+1”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措施(集中隔離14天,期間3次檢測核酸、2次抗體檢測;增加7天居家觀察或集中隔離,期滿1次核酸檢測)。
四、對國際航班經停太原入境人員,一律實施“14+4+2”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措施(集中隔離14天,4次核酸檢測,2次抗體檢測)。
五、第一入境點隔離期滿返(抵)并人員,一律實施“14+2+2”居家隔離醫學觀察措施(居家隔離14天,2次核酸檢測,2次抗體檢測
2. 地區風險管理規劃
路基施工風險控制措施
一、高邊坡施工安全的危害因素
1、開挖線上部不穩定巖體、松動巖塊,直接影響下部作業安全,應進行清除或加固支護處理。
2、巖石性質的影響:包括巖石的堅硬程度、抗風化能力、抗軟化能力、強度、組成、透水性等。
3、巖層的構成與結構的影響:節理裂隙的發育程度及其分布規律、結構面的膠結情況、軟弱面和破碎帶的分布與開挖坡面的關系。
4、水文條件的影響:主要是地下水的埋藏深度及動態變化,地表水的作用情況。
5、地貌的影響主要是邊坡的高度、坡度和形態。
6、風化作用的影響:主要體現為風化作用減弱巖石的強度。
7、氣候影響因素。
二、管理措施
1 、現場施工總體規劃布置應遵循保證安全、有利施工、便于管理的基本原則。
2、 生產、生活、辦公區和危險化學品倉庫的布置,應符合以下要求:
1)、地基穩定,不受洪水、滑坡、泥石流、塌方及危石等威脅。
2)、交通道路暢通,區域內通行道路宜避免與施工主干線交叉。
3)、生產車間,生活、辦公房屋,倉庫的間距應符合防火安全要求。
4)、危險化學品倉庫應遠離其它區并滿足相關規定布置。
3、施工區內起重設施、施工機械、移動式電焊機及工具房、水泵房、空壓機房、電工值班房等布置應符合安全、衛生、環境保護要求。
4、大型施工機械與車輛停放場的布置應與施工生產相適應,要求場地平整、排水暢通、基礎穩固,并滿足消防安全要求。
5、棄渣場布置應滿足環境保護、水土保持和安全生產的要求。
三、 技術控制措施:
1、施工生產區內機動車輛臨時道路應符合以下規定:
1)、道路縱坡不宜大于8%,個別短距離地段最大縱坡不得超過15%。
2)、道路最小轉變半徑不得小于15m,因自然條件限制不能滿足要求時應采取相應的措施(應有足夠的回車場地和安全墩)。
3)、路面寬度不得小于施工車輛寬度的1.5倍,且雙車道路面寬度不宜窄于7.0m,單車道不宜窄于4.0m。單車道在可視范圍內應設有會車位置。
3. 地區風險管理辦法是依據銀監會
“四三二”規定,具體是指地產商必須“項目四證齊全、企業資本金達到30%、開發商二級以上資質”。當時銀監會還要求進行總量控制,穩中有降,并且對房地產信托業務進行“摸底”,下發《房地產信托業務風險監測表》,重申“事前審批”制度。
銀監會對房地產信托再次發力,下發《關于做好房地產信托業務風險監測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要求各地銀監局逐筆監測3個月以內到期信托項目的預期兌付情況,判斷兌付風險,并采取相應的措施,做到對房地產信托項目兌付風險“早發現、早預警、早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