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揚州的發展,有很多的不盡人意的地方,揚州的發展規劃變來變去,一點連貫性都沒有。十一、揚州的唐城丶宋夾城等古城遺址,揭示了揚州歷史的概貌,面積五個平方公里多一點的古城,是揚州的歷史沉淀,十二、隋煬帝陵、漢廣陵王墓出土,豐富了揚州文化的歷史遺存。
1、揚州有哪些歷史文化底蘊?
揚州的文化底蘊很多,本人粗淺水平,恐難回復齊全,告知一二,僅供參考一、邗溝、古運河,春秋時代吳王為了逐鹿中原,開了古邗溝古運河,溝通了長江向北進入中原的航道,是世界文化遺產。二丶古城,面積五個平方公里多一點的古城,是揚州的歷史沉淀。三、揚州的淮揚菜,是我國四大菜系之一種,開囯大宴首推淮揚菜,現在已遍及世界各地。
四、揚州的雕版印刷,從活字印刷術發明以后雕版印刷傳承至今的唯揚州,五、揚劇,揚劇已有上千年歷史,在上海、南京、鎮江、泰州及安徽鄰近的縣市都有愛好者,還多次搬上熒幕,拍成電影電視,出國演(映)出。六、揚州的玉器、漆器、通草花、剪紙等非遺文化傳承至今,享譽海內外,七丶揚州三把刀,除了菜刀享有盛名外,修腳刀也是了得,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
八丶揚州的瘦西湖、大明寺、個園、何園等園林,具有江南之秀,北方之雄,九、揚州的盆景藝術,也是名震中外的揚派藝術。十丶歷代文人墨客歌詠揚州,書畫在揚州所遺存于世的精典作品,也是中華文化的一個分支,李白、白居易,杜牧等太多詩詞大家,揚州八怪,數不勝數,十一、揚州的唐城丶宋夾城等古城遺址,揭示了揚州歷史的概貌。
十二、隋煬帝陵、漢廣陵王墓出土,豐富了揚州文化的歷史遺存,十三丶鑒真紀念堂反映唐朝和尚鑒真從揚州出發,六次東渡日本傳經講佛。崔致遠紀念館反映出朝鮮使者唐朝來華學習與做官,傳揚中華文化的歷程,普哈丁墓則是阿拉伯人來中國傳播穆斯林文化使者的見證。十四,揚州眾多的古寺廟,高旻寺丶文峰寺、大明寺、天寧寺、重寧寺、觀音寺等則組成了佛教丶道教、伊斯蘭教等宗教的傳承,
2、現在的揚州向東發展戰略,會不會令歷史文化名城古城揚州的地位削弱?
現今揚州的發展,有很多的不盡人意的地方,揚州的發展規劃變來變去,一點連貫性都沒有。揚州的經濟發展不快,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制定的發展規劃變來變去,不能連續的貫徹實施,不能持續的發展,揚州十幾年前制定的向西向南發展戰略,確實讓人激動了好一陣子,向西實施寧鎮揚一體化,向南連接蘇南的輻射,以此加快揚州經濟的發展。
為了向西向南發展,揚州在西部、南部投入了大量的基礎設施建設,并且形成了規模,形成了氣候,也打下很好的基礎,不知為什么,揚州的發展規劃又改為向東發展,在東部又重新的投入,重新建設,甩下了已經成型的西部、南部。不知什么原因,又有了向北發展的規劃,在北面又搞起了基礎設施建設,這么變來變去,搞的揚州市民云里霧里的,著實令人看不懂,
現在的揚州規劃,四面開花,分散了財力、物力、精力,成了小猴掰玉米,建設一塊扔一塊,不知出于什么考慮。為什么不能規劃好后,集中在一個地方好好的發展呢?揚州現在重點打造東部,想在一片白紙上繪制多姿的世界,大規模的搞投資建設,蘇中最高的金奧大廈等,也坐落在揚州和江都之間,遠離市區,四不靠,現在標志性的建筑,都建設在遠離市區的東部,會不會讓擁有幾千年的歷史文化名城邊緣化呢?會不會削弱古城的地位呢?確實令人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