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重慶兩江新區領導簡介及分工
重慶兩江指的是長江和嘉陵江。重慶成立了兩江新區,嚴格的說這個是功能區,但是現在他又有行政區的特點,他轄有8個街道辦事處。
2. 重慶市兩江新區管委會領導
兩江新區比渝北區成立的晚,是重慶市下轄的副省級新區、國家級新區,級別比渝北區高。渝北區是傳統的重慶市下轄的主城區。
兩江新區是重慶市下轄的副省級新區、國家級新區,也是中國內陸第一個國家級開發開放新區,同時是繼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后,由國務院批復的第三個國家級開發開放新區。
兩江新區因位于長江以北、嘉陵江以東而得名,轄江北區、渝北區、北碚區3個行政區部分區域,規劃總面積12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21萬人(2015年),2019年地區生產總值3391億元,在全國19個國家級新區中排名第4位。
2010年5月5日,國務院正式批準設立重慶兩江新區并賦予其五大功能定位,要求在國家戰略層面成為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的先行區,內陸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基地,長江上游地區的金融中心和創新中心,內陸地區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科學發展的示范窗口。
渝北區,隸屬重慶市,屬重慶主城區、重慶大都市區,地處重慶市西北部。東鄰長壽區、南與江北區毗鄰,同巴南區、南岸區、沙坪壩區隔江相望,西連北碚區、合川區,北接四川省廣安市華鎣市、鄰水縣,總面積1452.03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6月,渝北區下轄19個街道、11個鎮,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渝北區常住人口219.14萬人。
3. 重慶市兩江新區領導分工
1定義編輯
西咸一體化是西安、咸陽兩大城市一體規劃化的簡稱,是中國距離最近的兩大城市統一規劃、協調發展的開始,其主要內容為體現在《西咸一體化規劃》12年建設規劃實施內容。
2基本定位編輯
未來西安將建成面向國際的中國西部航空樞紐、國內重要的公路和鐵路交通樞紐、西部最大的物流中心。構筑以航空、鐵路、高速公路為骨架的綜合交通運輸網絡。城市交通形成環路加輻射加軌道交通的結構。
3發展戰略編輯
西咸產業一體化的發展戰略,是以高新技術產業為龍頭,以先進制造業為支柱,以現代服務業和現代農業為支撐,培育優勢產業集群,優化產業空間布局,提高產業集中度,把一體化發展區建設成為在國內領先的研發創新基地和在國際上有影響的先進制造業基地與先進文化產業基地。
在產業布局方面,重點產業園區依托現有5個國家級、8個省級產業園區,整合西咸主城區之間現有的產業園和產業集中區,形成分工合理、聯系緊密的布局結構。灃渭新區、涇渭工業園、空港產業園、渭河西咸段生態景觀帶作為促進一體化發展的重點建設區域,將優先啟動。
4規劃實施編輯
空間結構
優化整合兩市一區發展空間,形成“一核五區十個衛星城”的整體空間結構。
“一核”指西安主城區、咸陽主城區和灃渭新區(指渭河以南,灃河以東,東接西安市三環,南鄰阿房宮遺址保護區和規劃中的西寶高速新線的城市發展區)。“五區”指涇渭工業園、空港產業園、閻良航空產業基地、民用航天產業基地、楊凌示范區。“十個衛星城”指戶縣、藍田、高陵、三原、涇陽、興平、武功、禮泉、乾縣、周至等衛星城鎮。
道路規劃
在實現兩市路網對接、完善區域交通的基礎上,建設西安四環線,新增西咸北環線省級高速公路。西安四環線線路走向的位置為:北線與現狀機場東線重合,并向東延伸至新筑;東線從新筑東側向南經洪慶到引鎮;南線從引鎮向西經西安國家民用航天產業基地、常寧宮至戶縣灃京工業園區;西線從戶縣向北與咸陽市西二環相接后與北線連接。
西咸北環線省級高速公路:連接渭南—高陵—涇陽—禮泉—興平—戶縣。
咸陽市區的世紀大道向東與西安市區的迎賓大道對接。
咸陽市區的灃濱東路為城市快速干道,向東與西安市的尚稷路對接,并接西三環,向南過昆明路延伸至環山路。
咸陽市區的鎬京一路,鎬京中路和鎬京二路均向東延伸,與西安市區道路對接。
西安市區石化大道向西與咸陽市區銜接。
咸陽市區渭河南部片區渭河南路、段家路和灃濱東路向南延伸,與西安市區向西延伸的昆明路相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