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病情的發展選擇治療方式——骨關節炎的不同階段,治療方式是有區別的。治療骨關節炎要取得好的治療效果,有一個原則,根據具體的病情選擇適合的治療方式,這一點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并不簡單,骨關節炎患者中用錯止痛藥、濫用激素和盲目使用“偏方”的情況并不少見。
1、PRP治療骨關節炎的機制是什么?
骨關節炎是一種由多種原因引起的關節退行性疾病,其病例特點為軟骨變性、磨損、纖維化、關節滑膜炎性病變、關節囊攣縮,韌帶松弛或攣縮,肌肉萎縮無力等。骨關節炎可導致關節疼痛、畸形、活動功能障礙,嚴重影響中老年人群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隨著中國社會人口老齡化的加速,由骨關節炎所帶來的勞動力喪失、醫療費用負擔以及相關的社會問題將越來越突出。
自體富血小板血漿(Plateletrichplasma,PRP)是通過離心的方式從全血中提取的血小板濃縮物,其血小板濃度通常是正常全血的3~5倍,主要成分包括血小板、血漿、纖維蛋白原、白細胞及其他血液成分,PRP中含有多種生長因子和炎性調節因子,對關節軟骨的修復以及代謝有積極的作用,目前已在骨關節炎領域的廣泛應用,高質量的臨床研究數據也越來越多。
PRP究竟富含哪些生長因子?生長因子對各種損傷的療效、高濃度血小板血漿的生長因子濃度是PRP能否用于組織修復的理論基礎,添加凝血酶和鈣劑可活化收集到的血小板,從而使血小板α顆粒釋放生長因子。PRP中主要含有下列生長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PDGF),轉化生長因子(TGF),表皮生長因子(EGF),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FGF)和其他因子,
這些分子調整身體的愈合級聯,包括炎癥、細胞增殖、表皮細胞再生、血管發生和組織重塑過程等。PRP治療骨關節炎的主要機制:PRP含多種生長因子、炎癥調節因子、組織因子、抗菌肽等三十多種活性蛋白,其相互配合,可以促進各種組織細胞增殖分化;大量的體內與體外實驗已證實PRP具有保護軟骨細胞、促進軟骨和骨的修復,加速愈合和減輕關節內炎癥的作用;促進膠原蛋白、細胞基質合成;吸引多種成分遷移,抵御炎癥感染;增強細胞間質再生,修復創面等,
這些可能的機制為臨床采用關節腔內注射PRP治療骨關節炎奠定了基礎。目前關節腔內注射PRP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骨關節炎領域,包括髖關節炎、膝骨關節炎、肩關節炎癥、肘關節炎癥、腕關節炎癥、踝關節炎癥等,可以緩解關節疼痛、改善關節功能、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和滿意度,且不會增加不良事件的發生率(如感染、局部紅腫疼痛等),
2、骨關節炎有哪些癥狀?骨關節炎需要做手術嗎?
您好!請關注我“運動骨科高志醫生”。骨關節炎又稱為關節退行性變,多見于50歲以上的老年人,好發在負重較大的膝關節、髖關節、踝關節和脊柱等部位,尤以膝關節多見,下面為您具體介紹骨關節炎有哪些癥狀及是否需要手術治療。骨關節炎的癥狀1、疼痛骨關節炎最主要的癥狀是疼痛,骨關節炎的癥狀特點為隱匿發作、持續鈍痛,多發生于活動以后,休息可以緩解。
隨著病情進展,關節活動可因疼痛而受限,甚至休息時也可發生疼痛,2、活動受限關節疼痛及炎癥,導致關節活動受限,患者經常會感到關節活動不靈活、關節僵硬,關節處時時有喀喇音。慢性關節炎患者由于長期關節活動受限,可能導致永久性關節功能喪失,3、腫脹腫脹是關節炎癥的常見表現,與關節疼痛的程度不一定相關,由于軟組織變性增生、甚至骨質增生滲出滑膜所致,以輕度和中度腫脹較多見。
4、關節畸形隨著病程的發展,軟骨逐步出現軟化,磨損,糜爛,剝脫,導致病變關節面吻合性差,關節周圍肌肉萎縮、關節囊收縮,關節邊緣骨質增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關節畸形,如膝內翻,手指遠側指間關節側方增粗等等。5、骨刺形成在軟骨的邊緣或肌腱附著處,由于血管增生,通過軟骨內化骨,形成骨刺,骨刺的出現,會加重患者關節的疼痛及運動障礙,骨刺斷裂,或者關節軟骨剝脫,就可能在關節腔內形成關節內游離體,進一步加重患者的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