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回老家縣城的幼兒園如果經濟壓力的確不允許的話,的確就需要考慮回老家了。最后說說汕頭的旅游,夏天的南澳島值得一游,有東方夏威夷的美譽;汕頭大學和以色列理工學院,感受下一流學府的現代氣息;翻新后的老市區,看看汕頭開埠文化,還有漂亮夜景;海濱路一灣兩岸,各具勝景;至于美食那是多不勝數,相信我,來汕頭,你一定會胖的,哈哈。
作為在汕頭土生土長四十載的膠己人,先說結論:適合生活,不宜創業,人脈社會,發展乏力。汕頭氣候好,無極端天氣,夏天最高氣溫基本在37度左右,冬天最低氣溫在5度左右,早晚溫差不大,非常適合生活,這幾年創文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市容市貌煥然一新。加上聞名遐邇的潮汕美食,品種豐富,注重不時不食,清淡養生,是吃貨們來了就不愿走的城市,
房子的均價在1.2萬左右,對比本地薪酬水平偏高,但對于在珠三角或廈門從業的人員來說,簡直是白菜價;潮汕商幫名震天下,耳熟能詳的就有李嘉誠,黃光裕,馬化騰等首富,但全都不是在汕頭本地創業發家。潮汕地區最大的問題,是本土文化的強勢,缺乏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懷,而隨著汕頭發展停滯的二十年,作為經濟特區被珠三角和廈門遠遠甩在身后,無論薪酬待遇、發展機遇和提升平臺,差距越拉越大,人才資源被被這兩大區域如磁鐵般吸收殆盡。
粵東最高端的學府汕頭大學,每年愿意留在本地發展的畢業生屈指可數,培養的人才留不住,外地的人才不愿意來,人才瓶頸突出,金融、信息、高科技等平臺落后,本地市場偏小,創業環境較差;潮汕文化的特色,講究宗族血脈,也就是膠己人,這點在前段時間大熱的《破冰行動》中體現得淋漓盡致。人脈是汕頭最重要的資源,一旦遇到什么事,最常見的思維就是找人找關系,很少有意識通過正規手段去解決,這點很像東北,對比起國內發達城市的法制意識和人群素質,差距還是較為明顯;汕頭重點工業,包括潮南的日化、潮陽的內衣,澄海的玩具、龍湖的毛織服裝等,由于本地人具有經商意識,汕頭是典型的藏富于民,土豪多不勝數,近幾年上市公司不少,還有所謂的資本市場汕頭板塊,但都屬于小打小鬧,缺少真正在全國有影響力的企業,
規模最大的澄海宜華集團,在全國上市公司中只能算小弟,還負面新聞不斷。風頭較勁的是星輝娛樂,國腳武磊所在的西班牙人隊,老板就是星輝董事長,但沒幾個人知道它是汕頭企業,整體發展后勁不足,重點還是在人,本地精英外流,外來人口稀少,源頭沒有源源不斷的活水,就不可能有旺盛的經濟活力。最后說說汕頭的旅游,夏天的南澳島值得一游,有東方夏威夷的美譽;汕頭大學和以色列理工學院,感受下一流學府的現代氣息;翻新后的老市區,看看汕頭開埠文化,還有漂亮夜景;海濱路一灣兩岸,各具勝景;至于美食那是多不勝數,相信我,來汕頭,你一定會胖的,哈哈,
2、如果珠三角的潮汕人都回老家來發展,那邊會變成什么樣?
我是潮汕人,也在深圳開工廠,但若珠三角真沒有潮汕人,我始終相信也能發展起來,要是說珠三角是因為潮汕人才有今天的,不如說是珠三角成就了今天的潮汕人;畢竟我們國家有13億人口,而潮汕人總人囗也就兩三千萬,老一輩潮汕人在商場確實創造了很多神話,但這些神話百分之九九都是逼出來的,在毛主席那句:人多力量大的年代;潮汕老一輩很多一家五六個兄弟姐妹,原本地少地薄所種的糧食不夠吃,所以在家會餓死,出去打拼卻會有一線生機,所以造就了所多敢拼敢干的商業神話。
3、孩子幼兒園要回老家汕頭讀還是在中山讀才好?考慮到錢的問題?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您提的問題很具體詳細,而且這個背景和很多鄉居中山的人都有共鳴,的確,身在異鄉,生活不易,而且帶著小孩,壓力自然會加大。綜合您的情況,我提供兩個建議:考慮中山鄉鎮的普通幼兒園在中山,不同地方的不同級別的幼兒園的學費支出是差別很大,之前聽聞有些土豪級別的雙語教學幼兒園,一個學期學費是幾萬到十萬的級別,這些就真的不可想象,市區比較出名的幼兒園也基本是一萬多一個學期,也是挺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