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深圳那幾年,身邊的朋友幾乎都為著深圳變得更好而奮斗,對自己是深圳人這個角色有很深的認同感,并對新來深圳的外地人很是包容。華為、騰訊、比亞迪、萬科、恒大、金地、正威、大疆創新、華大基因、柔宇科技、大族激光、金蝶軟件、飛亞達等企業,正是因為深圳的創新環境,才使得深圳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硅谷”。
1、深圳的發展優勢在哪里?
謝謝邀請:發展優勢是一個相對而言的概念,深圳相對于北京、上海,優勢體現在兩個字,一個是“新”,另一個是“勤”新“新”這個詞你可以理解為深圳是個新城,畢竟只有不到40年的歷史,還可以理解為創新:科技創新:深圳是改革開放第一個吃螃蟹的城市,從深圳誕生出了一大批優秀的民營企業:華為、騰訊、比亞迪、萬科、恒大、金地、正威、大疆創新、華大基因、柔宇科技、大族激光、金蝶軟件、飛亞達等企業,正是因為深圳的創新環境,才使得深圳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硅谷”。
這種科技創新能力,是北京和上海都無法比擬的,雖然北京有中關村、上海有張江高科,但是跟深圳的創新基因相比,存在天然的差距。城市建設新:這是一個很大的優勢,深圳平均堵車時長只有北京和上海的四分之一和三分之一,“后發制人”的深圳,擁有多條城市快速路,驅車從南山道羅湖,走北環或者濱海,不到半個小時就完成。深圳半小時效通勤圈可以覆蓋60%的人口,
這是國內其他一二線城市很難做到的。城市建設新還有一個優勢,就是深圳發展一城多中心,多CBD,擁有福田CBD、羅湖CBD、南山后海CBD、南山科技園、前海自貿區、在建的還有深圳北站商務區、留仙洞-西麗商務區、布吉商務區、龍崗中心商務區、未來還有空港-新會展商務區,坪山商務區,正是因為一城多中心,所以深圳有效分流人口,不會出現大面積擁堵現象。
勤“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這是深圳的多年以來的口號,這句口號,創造了舉世聞名的“深圳速度”,改革開放其實就是解放生產力,越努力收入越高,這大大提高了人類的生產積極性,同時深圳也在短短四十年時間,成為了國際大都市,創造了許許多多的富豪,如今的深圳,晚上寫字樓燈火通明,通宵達旦的加班,趕進度,無論是科技企業還是金融企業,又或者是傳統企業,你都會發現,深圳的工作作息時間從來不是朝九晚五,還休兩天,而是996工作制度,甚至更長。
2、一樣的工作,一個在上海,一個在深圳,你們會選擇哪里,為什么?
如果是上海人,那就選擇上海,如果是外地人,那毫無疑問,選擇深圳。工作或者創業,深圳的機會都比上海多太多太多!生活層面,上海雖然比較豐富,但如果衡量一個城市對外地人的友善程度,包容度,深圳比上海真的好太多,我在深圳那幾年,身邊的朋友幾乎都為著深圳變得更好而奮斗,對自己是深圳人這個角色有很深的認同感,并對新來深圳的外地人很是包容。
3、深圳的OA廠商泛微與藍凌,這兩者區別在哪里?
這個問題問的有點小問題,泛微是上海的,藍凌是深圳的。正所謂,北泛微,南藍凌嘛!兩家都是十多年的oa大品牌,簡單來說,泛微主打中小型企業,oa的產品化程度高,應用成熟,市場上主流的功能都有,藍凌主要做大中型企業,平臺型架構,整合能力較強,并且支持個性化定制和二次代碼開發,對于企業的自行維護挺方便。怎么選,其實可以分別試用,這些大品牌都有免費試用,直接去他們的官方網站就可以申請,
4、深圳、廣州、上海、西安、成都、廈門,東莞、三亞、重慶,你會選擇在哪里定居呢?
上述城市都不錯,但唯對重慶情有獨鐘,與深圳的創新、廣州的花樣年華、上海的繁華博大、西安的古韻詩香、成都的愜意節奏、東莞的燈紅酒綠、三亞的浪漫沙灘相比,重慶的山之起伏,城之活力,水之瀲滟,人之淳樸、甚至那飄渺的霧,火辣的味都是我內心抹不去的情結。06年我有幸在重慶小住半年,在這之前我也曾去過上述其它城市,但我一踏入重慶就被深深的吸引住了,甚至就連在綠皮車上沿途看見的風景都感覺是新鮮別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