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如果真的以秦嶺淮河為分界的話南北地區的經濟會相差四十年以上的發展,就像韓國與朝鮮一樣。因為兩湖地區的統一發展,已經運行了幾千年,如果單純以長江為界劃分,可能會引起兩個地區不滿,尤其是位于江北的湖北,因為兩湖的長江基本都位于“荊州”境內,而荊州一直是兩湖地區重要城市,且一直更親密于武昌,所以兩湖分治之時,將荊州全部納入湖北管轄,這也就為后期不以長江為界奠定了基礎。
1、如果南北以長江為界,北方東北地區會富裕嗎?能到什么程度?
假設如果真的是這樣!就算以秦嶺淮河為分界線!東北地區的物資再也不會被大量的消耗了,東北地區尤其黑龍江省的物資十分雄厚!試想一個省份的物資可以供應全國,如果只需要自給自足會是什么樣?而且過剩的大量物資還可以出口全世界各地!各種礦業石油木材煤炭糧食輕重工業各種科研科技武器等等!而且東北地區解放的早發展的早,接觸外界較早!老百姓的思想觀念意識也比較超前!而南方也只有沿海一小部分可以依靠進口貿易,大量的物資都要依賴進口!進口要耗費大量的財力和人力,永遠也比不上物資大量過剩的自給自足!假設如果真的以秦嶺淮河為分界的話南北地區的經濟會相差四十年以上的發展,就像韓國與朝鮮一樣!不被拖累的東北地區會超越美國迪拜等很多發展超前的國家!但如今由北到南的發展是國家的發展方向!先讓一部分人富起來再讓一部分人富起來,不論各省各地的經濟水平如何!老百姓貧富差距平均收入不被拉大,保存相當的水平才是整體發展的關鍵!。
2、長江是怎么分段的,長江中下游都以哪里為界點?
長江分為上游、中游、下游三段,長江是我國最長的江河,總長為6300多公里,是世界第三長江河。長江起源于青藏高原,途經10個省市,最后在崇明島以東匯入東海,長江上游:自起源地的唐古拉山脈主峰格拉丹東西南側,至四川省的宜賓市為界,這一段即是長江的上游,也稱作金沙江。長江中游:自四川宜賓市至湖北宜昌市,自宜賓市向東稱為長江。
長江下游:自湖北宜昌市至崇明島東部東海交界處,長江是中國水上交通運輸的大動脈,也是中國最重要的水能資源儲備和開發利用最大的江河,其中最主要的是長江三峽水電站,總裝機2240萬千瓦。長江也是中國最美的江河,是中國重要的江河旅游目的地,一年四季吸引了全國及世界各地的朋友來長江觀光旅游,最近,長讓流域又被國家劃定為"國家長江經濟帶",綜合開發利用和帶動長江沿岸各省市經濟社會全面快速發展。
3、為何不以長江為界劃分南北方?
習慣上,我國地理上氣候上種作等問題上劃分南北都是以西至秦嶺東至淮河一線分南北的,古時晏子就有語,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很明顯秦嶺淮河一線南北氣候是大不同,種作變化很大,氣溫,降水都大同,影響大不同,要是以長江為界分南北,一來無習慣,二來長江中下游氣溫降雨種作差別不大,江北還有江南許多特色。分不出明顯的南北來,
我國地理上南北分界具有幾種明顯特色,南熱明顯多雨,北冷少雨,溫差雨差大,種作有明顯不同,人的性格,飲食習俗等也有明顯差異。長江不具備這條件,秦嶺淮河一線就具備這條件,南北區分,不僅僅是地理位置特色,更重要的氣候不同,氣溫冷熱與干濕的差異與由此而導致種作差異及人生活上的種種差異,單從河流或流域為界,以我國長江論,就反映不出。
4、湖南省湖北省為什么不是以長江為界,也不是以洞庭湖為界?
湖南和湖北的邊界線長度有800多公里,其中以長江河道為邊界的長度大概是170公里,之所以兩個省份不完全以長江為界,既有歷史傳承原因,也有長江航道屬性原因,且這兩個原因同樣適用于不以洞庭湖為界,首先講一下歷史原因,歷史上湖南、湖北一直是一家,從最開始的“荊州”,到強大的楚國,雖然兩湖之間也發生過戰爭,但荊楚大地的文化范圍基本與現在的“兩湖”沒有區別。
后期”兩湖“先后經歷了漢朝荊州刺史部、唐朝江南西道、宋朝荊湖南北路、元朝湖廣行省、明朝湖廣行省等,即便不同時期范圍有變化,但基本都以湖南、湖北為中心,兩湖劃分的轉折點是在明末清初,明朝末年,湖南、湖北之間逐漸萌生嫌隙,因為此時的湖南,文化、經濟發展逐漸與湖北并駕齊驅,尤其是文化發展,岳麓書院、淥江書院、石鼓書院、鄴侯書院等都盛極一時,不想聽候武昌差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