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良成為東北三省保安總司令,開始統治東北,面對日軍的步步緊逼,張學良毅然決然地向南京淪陷,東北藍天白旗飄揚,他是國民革命軍將領,軍閥首領張的長子,中國近代著名的愛國將領,張學良對中國貢獻最大的是東北改旗,1928年,皇姑屯事件后,張學良執掌東北軍政大權,張學良投稿。
參加過的戰役:中東路事件、中原大戰、九一八事變、Xi安事件、熱河戰役、知風1。東北易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并于1917年在他的父親張的軍隊中服役。1919年在東北三省軍事講堂學習。一年后畢業,在張手下工作,并很快得到提拔。1928年6月4日,張在皇姑屯被日本關東軍殺害。張學良成為東北三省保安總司令,開始統治東北。張被殺一周后,采取了“東北改旗”的果斷行動,宣布服從南京國民政府。同年7月1日,張學良向國民政府發出“絕不妨礙統一”的電文,促使中國在形式上走向統一。后被國民政府任命為陸海空三軍副司令兼東北邊防司令。
張的八個兒子分別是:長子張學良、次子張、三子張學增、四子、五子、六子、七子張、八子等。張學良,字韓慶,號義安,本名雙溪、小六子。漢族,遼寧省盤錦市大洼縣東風鎮人,遼寧省鞍山市臺安縣環東鎮鄂家村張家窩堡屯人。他是國民革命軍將領,軍閥首領張的長子,中國近代著名的愛國將領。1920年,他畢業于東北三省陸軍吳江堂,并在馮軍陸軍擔任要職。“皇姑屯事件”后,他繼任東北保安軍總司令,拒絕拉攏日本人,堅持“東北改旗易幟”,為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做出了貢獻。
縱觀他的一生,他是偉大的。他的易幟使中國從形式上走向統一。雖然他奉行的是蔣中正的不抵抗政策(此處有爭議),但根據中國歷史教科書和張學良紀念館的記載,蔣中正下達了不抵抗命令,但根據《中國近代史》(第四版)和張學良自述,是張學良本人然而,日后的Xi事件不僅挽救了中國共產黨于危難之中,而且挽救了中國革命(此處有爭議),使中國從內戰走向聯合抗戰,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中國人民的團結,為中國的抗日戰爭做出了巨大貢獻。
4、歷史上對 張學良的評價張學良對中國貢獻最大的是東北改旗。1928年,皇姑屯事件后,張學良執掌東北軍政大權,面對日軍的步步緊逼,張學良毅然決然地向南京淪陷,東北藍天白旗飄揚。自此,中國實現了自1911年以來的首次統一,張學良投稿。但他對東北三省的淪陷負有責任,這一點他在晚年也承認,但當年如果不是他升旗改旗,很難說有沒有中華民國,有沒有今天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