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河南是產糧大省那是經過解放以后半個世紀的努力才成為產糧大省的。河南的優勢主要體現在糧食種植業,江蘇徐州,山東荷澤,河南的蘭攷,原延封不來河南討飯是在七十年代以后,特別是國家提昌科學種田,大力改造鹽堿地,科學施肥之后的事,按國際標準,成年人每人每天消耗0.48公斤主糧,一年就是350斤。
1、河南這次豐收怎么樣?畝產多少斤?
河南這次肯定大豐收,專家已經預測中,雖然有些部門受災但是不影響增收為什么呢?補種及時,現在地里有水可以抓緊種植水稻,以前在原來的基礎上多掙一千,現在在原來基礎上多掙五六百加上國家給的補助,豐收增產是沒有問題的。根據專家預測河南的部分水災不足以影響全國,那么全國都豐收也就代表河南也豐收,“國家有糧心里不慌,”現在我們連年增產又增收,糧庫糧食夠全國人民吃三年的,
現在我們戰勝了災難,我們應該慶祝一下,我們偉大的勝利,我們又贏了,建議各地都要挑選當地特色節目,喜慶豐收節,感恩國家,正好國慶真是雙喜臨門,放心吧,背后有用的強大的國家支持我們。全國人民笑開顏,今年又是豐收年,聽說前些日子有個種花生的掙了不少錢,看來種地真是比城市里強多了,難怪都愿意在農村,好羨慕,。
2、河南號稱“農業大省”,那河南產的糧食到底有多少?大概能養活多少人?
河南是我國的農業大省,但卻不是最大的,如果以第一產業增加值的金額來看,河南省排名全國第三,僅次于山東和四川。農業大體上可以分為農林漁牧4個方面,河南的優勢主要體現在糧食種植業。河南省的耕地面積和糧食產量均位居全國前列,兩者占全國的比重均在10%左右,2018年河南省糧食種植面積1090萬公頃,折合1億6350萬畝,占全國的比重約為10%。
如年河南省,糧食總產量6649萬噸,也就是1330億斤,排名全國第二,僅次于黑龍江省,這1330億斤的糧食產量中,小麥產量720億斤,玉米產量470億斤,兩者合計占了糧食總產量的89%。那我們現在來算算河南省一年的糧食產量能夠養活多少人口?只簡單的計算主糧,按國際標準,成年人每人每天消耗0.48公斤主糧,一年就是350斤。
以此計算河南一年的糧食產量可以養活3.8億人口——約占全國人口總量的27%,但是人不能光只吃主糧,加上其他糧食加工品,一個人一天的糧食消耗量約為0.75公斤,一年就是550斤。那么河南1330億斤的糧食,以養活2.42億人口——約占全國人口總量的17%,以此來看,河南的農業對全國的貢獻還是比較大的。河南省人口占了全國的7%,但糧食產量卻達到10%,
3、山東、河南都是產糧大省,為何還會出現“河南人逃饑荒”、“山東人闖關東”這類事情?
謝謝邀請回答。山東河南是產糧大省那是經過解放以后半個世紀的努力才成為產糧大省的,以前,從江蘇的徐州,到山東的荷澤都是黃河故道,全是沙土,不長莊稼。當時的百姓在種莊稼的時候撒上種子,然后攜家帶口到河南討飯,討來的殘湯剩飯吃個半飽。討來的各種各樣的饃塊,曬干了侍奉老人,兒童等出不來討飯的人,走投無路的人,年輕力壯的人,攜家嘴口闖關東。
河南到山東江蘇討飯主要是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連年自然災害,蔣介石扎開黃河花園口,當時是水,旱,蝗,湯四大災害。當時,共產黨到博愛縣開展工作,第一件事,就是清理餓死的死尸,道路上,屋內外,到處都是死體,許多人到江蘇山東逃荒。江蘇徐州,山東荷澤,河南的蘭攷,原延封不來河南討飯是在七十年代以后,特別是國家提昌科學種田,大力改造鹽堿地,科學施肥之后的事,
4、有人說:河南不是糧食大省,河南糧食僅夠自己用,是真的嗎?
這個不對,我是陜西人,在河南生活過17年,我來說說,歡迎討論。1、河南是全國的小麥主產區,小麥的產量足夠養活4億人左右,除去本省糧食消費外,還能供全國3億左右的人的口糧,有一年洪澇,小麥被淹,坐在火車上看到一望無際的麥田泡在水中,這個大糧倉面積比較大,都是種小麥,沒有別的雜糧,太震撼了,2、河南不僅是全國的糧食主產區,而且還是勞務輸出大省,一年出省打工的人達3000多萬,第七次人口普查,河南人口流失1600多萬,都奔波在全國各地,為當地建設做貢獻,國家沒有這個強大的人力資源輸出省的貢獻,經濟發展都會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