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武漢話模樣對應東北話“忽悠”。武漢話沒有卷舌音,鼻音,這樣的好處是說話精煉,短平快,大江大湖大武漢,碼頭文化是武漢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就是了了撇撇的,博大精深,歷史悠久的武漢話,撲克牌里除了大小王,還有52張牌,從2到10大家都會讀,那么10以后的牌怎么讀呢。
1、撲克牌的Q大家都怎么念呢?
撲克牌做為一種娛樂工具,想必大家都玩過,它起源于秦末楚漢相爭時期,由劉邦手下大將軍韓信發明,撲克牌分為四種顏色:分別是,紅心、方塊,梅花,黑桃,一共52張,帶大小王是54張,它的玩法有很多種,比如,升級,拱豬,砸金花,斗地主,現在玩的最多的就是斗地主。撲克牌里除了大小王,還有52張牌,從2到10大家都會讀,那么10以后的牌怎么讀呢?這里介紹一下普通話10以后撲克牌的讀法:J這個讀勾,Q這個讀“圈”,K這個就讀拼音中的“K”,A這個讀“尖”,
2、武漢話,“去”為什么念“ke(克)”?
這個問題確實不好回答!為什么呢?舉個例子,京劇《蘇三起解》中,梅蘭芳大師的唱腔就是:蘇三離了洪洞縣,將身來到大街(jiai)前!為什么不唱大街(jie)前呢?一是為了押韻,二是更能突出女性的柔美!武漢話:“去”為什么讀“ke”?這和武漢的語言環境,地理環境有關系!武漢地處華中,長江與漢江在此交匯,自古就是江南三大名鎮之一。
大江大湖大武漢,碼頭文化是武漢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武漢話沒有卷舌音,鼻音,這樣的好處是說話精煉,短平快!大江大湖上喊起號子,簡單明了,喊的順口,聽的方便!武漢人打招呼一般都是:您咧過早冒?還冒啊您咧!走走...過早去“ke”!老板來二碗熱干面,一碗算我的!要是武漢人說走走...過早去“qu”!說的別扭,聽著也難受!這就是武漢話的魅力!早些年,東北話“忽悠”隨著春晚流行開來!那武漢話模樣對應東北話“忽悠”?武漢話會有下列詞匯對應:鬧醒晃,鬧眼子,滴滴答,搓白,搓白黨,瞎款,sei咵,等等!這就是了了撇撇的,博大精深,歷史悠久的武漢話!學會武漢話,走遍天下都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