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天下一区二区三区,少妇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日韩高清,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最新毛片

首頁 > 浙江 > 湖州市 > 小學數學知識點總結,關于小學數學的知識

小學數學知識點總結,關于小學數學的知識

來源:整理 時間:2023-01-05 20:30:50 編輯:好學習 手機版

本文目錄一覽

1,關于小學數學的知識

1、加法:把兩個數合并成一個數的運算。 2、減法:已知兩個數的和與其中一個加數,求另一個加數的運算。 3、乘法:求相同加數和的簡便計算。 4、除法:已知兩個因數的積和其中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 小數四則運算的運算順序和整數四則運算順序相同。 分數四則運算的運算順序和整數四則運算順序相同。 記憶中好像就怎么點吧,對的吧

關于小學數學的知識

2,小學數學1至6年級知識整理

小學一年級 九九乘法口訣表。學會基礎加減乘。 小學二年級 完善乘法口訣表,學會除混合運算,基礎幾何圖形。 小學三年級 學會乘法交換律,幾何面積周長等,時間量及單位。路程計算,分配律,分數小數。 小學四年級 線角自然數整數,素因數梯形對稱,分數小數計算。 小學五年級 分數小數乘除法,代數方程及平均,比較大小變換,圖形面積體積。 小學六年級 比例百分比概率,圓扇圓柱及圓錐。 必背定義、定理公式 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公式 S= a×h÷2 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公式 S= a×a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公式 S= a×b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公式 S= a×h 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公式 S=(a+b)h÷2 內角和:三角形的內角和=180度。 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公式:V=abh 長方體(或正方體)的體積=底面積×高 公式:V=abh 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公式:V=aaa 圓的周長=直徑×π 公式:L=πd=2πr 圓的面積=半徑×半徑×π 公式:S=πr2 圓柱的表(側)面積:圓柱的表(側)面積等于底面的周長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圓柱的表面積:圓柱的表面積等于底面的周長乘高再加上兩頭的圓的面積。公式:S=ch+2s=ch+2πr2 圓柱的體積:圓柱的體積等于底面積乘高。公式:V=Sh 圓錐的體積=1/3底面×積高。公式:V=1/3Sh 分數的加、減法則:同分母的分數相加減,只把分子相加減,分母不變。異分母的分數相加減,先通分,然后再加減。 分數的乘法則:用分子的積做分子,用分母的積做分母。 分數的除法則:除以一個數等于乘以這個數的倒數。
加法交換率:a+b=b+a 加法結合率:a+b+c=a+(b+c) 乘法結合率:a×b×c=a×(b×c) 乘法交換率:a×b×c=a×c×b 乘法分配率:(a+b)×c=a×c+b×c
加法交換率:a+b=b+a 加法結合率:a+b+c=a+(b+c) 減法性質:a-b-c=a-(b+c)

小學數學1至6年級知識整理

3,小學數學主要掌握哪些重點知識

小學數學畢業總復習無論是對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的水平層次,還是對教師全面提高教學效益都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和作用。為切實抓好總復習工作,全面提高六年級教學質量,特擬訂以下復習計劃,供大家參考。 一、復習目標: 1、使學生比較系統的牢固的掌握有關整數、小數、分數、比和比例、簡易方程等基礎知識,具有進行整數、小數、分數四則運算的能力,會使用學過的簡便算法,合理、靈活的進行計算,會解簡易方程,養成檢查和驗算的習慣。 2、使學生鞏固已獲得的一些計量單位的大小的表象,牢固的掌握所學的單位間的進率,能夠比較熟練的進行名數的簡單改寫。 3、使學生牢固的掌握所學的幾何形體的特征,能夠比較熟練的計算一些幾何形體的周長、面積和體積,鞏固所學的畫圖、測量等技能。 4、使學生掌握所學的統計初步知識,能夠看和繪制簡單的統計圖表,并且能夠計算求平均數問題。 5、使學生牢固的掌握所學的一些常見的數量關系和應用題的解答方法,能夠比較靈活的運用所學知識獨立的解答不復雜的應用題和生活中的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二、復習重點: ⒈整、小、分數四則運算,混合運算和簡算,解方程和解比例。 ⒉復合應用題、分數、百分數應用題。 ⒊幾何形體知識。 ⒋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三、復習難點: ⒈使學生對所學基礎知識┄概念、性質、法則、公式以及常見數量關系系統化,并能融會貫通。 ⒉靈活解答應用題的能力和方法。 ⒊準確的進行計算。 四、復習關鍵: 掌握“雙基”,并能靈活運用。 五、復習方法: ⒈分階段復習 ⑴系統復習,24課時左右。 ⑵專題復習,12課時左右。 ⑶綜合檢測,查漏補缺,根據具體情況而定。 ⒉復習主要采用講練結合,以練為主的方法進行。 六、復習時間安排: 第一階段——24課時左右 ⒈數和數的運算(6課時) 這節重點確定在整除的一系列概念和分數、小數的基本性質、四則運算和簡便運算上。 ⑴、數的意義、數的讀法和寫法 ⑵、數的改寫、數的大小比較 ⑶、數的整除、分數小數的基本性質 ⑷、四則運算的意義和法則 ⑸、運算定律和簡便算法 ⑹、四則混合運算 ⒉代數的初步知識(3課時左右) 本節重點內容應放在掌握簡易方程及比和比例的 辨析。 ⑴、用字母表示數 ⑵、簡易方程 ⑶、比和比例 ⒊應用題(7課時左右) 這節重點放在應用題的分析和解題技能的發展上,難點內容是分數應用題。 ⑴、簡單應用題(1課時) ⑵、復合應用題(2課時) ⑶、列方程解應用題(2課時) ⑷、用比例知識解應用題(2課時) ⒋、量的計量(2課時左右) 本節重點放在名數的改寫和實際觀念上。 ⑴、長度、面積、體積、重量、時間單位 ⑵、名數的改寫 ⒌、幾何初步知識(5課時左右) 本節重點放在對特征的辨析和對公式的應用上。 ⑴、平面圖形的認識 ⑵、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面積 ⑶、立體圖形的認識 ⑷、立體圖形的面積和體積 ⒍、簡單的統計(2課時左右) 本節重點結合考綱要求應放在對圖表的認識和理解上,能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⑴、平均數 ⑵、統計表 ⑶、統計圖 注:在復習第一階段中,需要穿插4份綜合練習。 第二階段:專題 復習訓練(12課時左右) ⒈ 四則混合運算、簡算、解方程、解比例的強化訓練。 ⒉幾何形體公式的實際綜合應用。 ⒊各類應用題的訓練。 ⒋填空題和判斷題的強化。 第三階段——根據具體情況而定。 綜合練習和評講,及時查漏補缺。 七、復習中的注意點: 1、注意啟發,引導學生進行進行合理的整理和復習。 2、注重“雙基”訓練,夯實知識功底。 3、以教材為本,扣緊大綱。 4、加強反饋,注意因材施教。 5、力求作到上不封頂,下要保底。 八、總復習復習措施: 1、在復習分塊章節時,重視基礎知識的復習,加強知識之間的聯系,使學生在理解上進行記憶。比如:基礎概念、法則、性質、公式這類。在課堂上在系統復習中糾正學生的錯誤,同時防止學生機械的背誦;對于計量單位要求學生在記憶時,理順關系。 2、在復習基礎知識的同時,緊抓學生的能力。 ⑴、在四則混合運算方面,既要提高學生計算的正確率,又要培養學生善于利用簡便方法計算。利用自習與課后輔導時間對學生進行多次的過關練習。 ⑵、在量的計量和幾何初步知識上,多利用實物的直觀性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利用習題內型的衍射性指導學生學習。 ⑶、應用題中著重訓練學生的審題,分析數量關系,尋求合理的簡便的方法,講練結合,歸納總結,抓訂正、抓落實。 3、在復習過程中注意啟發,加強導優輔差。對學習能力較差,基礎薄弱的學生,要求盡量跟上復習進度,同時開“小灶”,利用課間與課后時間,按最低的要求進行輔導。而對于能力較強,程度較好的學生,鼓勵他們多看多想多做,老師隨時給他們提供指導和幫助。要做到突出尖子生,重視學困生,努力提高中等生。 4、在復習期間,引導學生主動自覺的復習,學習系統化的歸納整理,對于學生多采用鼓勵的方法,調動學習的積極性。 5、加強審題訓練,提高解題能力。在復習時,教師應切實加強學生認真讀題,審題習慣的培養。讓學生在讀題時讀清、讀透。 6、在復習當中,對于學生的掌握情況要及時做到心中有數,認真與學生進行反饋交流。以達到預期的復習目標。

小學數學主要掌握哪些重點知識

4,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知識點有哪些

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復習教學知識點歸納總結第一單元小數乘法1、小數乘整數(P2、3):意義——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個1.5的和的簡便運算.計算方法:先把小數擴大成整數;按整數乘法的法則算出積;再看因數中一共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2、小數乘小數(P4、5):意義——就是求這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1.5×1.8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計算方法:先把小數擴大成整數;按整數乘法的法則算出積;再看因數中一共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注意:計算結果中,小數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數化簡;小數部分位數不夠時,要用0占位.3、規律(1)(P9):一個數(0除外)乘大于1的數,積比原來的數大; 一個數(0除外)乘小于1的數,積比原來的數小.4、求近似數的方法一般有三種:(P10)⑴四舍五入法;⑵進一法;⑶去尾法5、計算錢數,保留兩位小數,表示計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數,表示計算到角.6、(P11)小數四則運算順序跟整數是一樣的.7、運算定律和性質:加法:加法交換律:a+b=b+a 加法結合律:(a+b)+c=a+(b+c)減法:減法性質:a-b-c=a-(b+c) a-(b-c)=a-b+c乘法:乘法交換律:a×b=b×a乘法結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c-b×c】除法:除法性質:a÷b÷c=a÷(b×c)第二單元小數除法8、小數除法的意義:已知兩個因數的積與其中的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如:0.6÷0.3表示已知兩個因數的積0.6與其中的一個因數0.3,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9、小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P16):小數除以整數,按整數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數點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整數部分不夠除,商0,點上小數點.如果有余數,要添0再除.10、(P21)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的計算方法:先將除數和被除數擴大相同的倍數,使除數變成整數,再按“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法則進行計算.注意:如果被除數的位數不夠,在被除數的末尾用0補足.11、(P23)在實際應用中,小數除法所得的商也可以根據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數位數,求出商的近似數.12、(P24、25)除法中的變化規律:①商不變性質:被除數和除數同時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0除外),商不變.②除數不變,被除數擴大,商隨著擴大.③被除數不變,除數縮小,商擴大.13、(P28)循環小數:一個數的小數部分,從某一位起,一個數字或者幾個數字依次不斷重復出現,這樣的小數叫做循環小數. 循環節:一個循環小數的小數部分,依次不斷重復出現的數字.如6.3232……的循環節是32.14、小數部分的位數是有限的小數,叫做有限小數.小數部分的位數是無限的小數,叫做無限小數.第三單元觀察物體15、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物體,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觀察長方體或正方體時,從固定位置最多能看到三個面.第四單元簡易方程16、(P45)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間的乘號可以記作“?”,也可以省略不寫.加號、減號除號以及數與數之間的乘號不能省略.17、a×a可以寫作a?a或a ,a 讀作a的平方. 2a表示a+a18、方程:含有未知數的等式稱為方程.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過程叫做解方程.19、解方程原理:天平平衡.等式左右兩邊同時加、減、乘、除相同的數(0除外),等式依然成立.20、10個數量關系式:加法:和=加數+加數 一個加數=和-兩一個加數減法:差=被減數-減數 被減數=差+減數 減數=被減數-差乘法:積=因數×因數 一個因數=積÷另一個因數 除法:商=被除數÷除數 被除數=商×除數 除數=被除數÷商21、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都是等式.22、方程的檢驗過程:方程左邊=…… 23、方程的解是一個數; 解方程式一個計算過程.=方程右邊 所以,X=…是方程的解.第五單元多邊形的面積23、公式:長方形:周長=(長+寬)×2——【長=周長÷2-寬;寬=周長÷2-長】 字母公式:C=(a+b)×2 面積=長×寬 字母公式:S=ab正方形:周長=邊長×4 字母公式:C=4a面積=邊長×邊長 字母公式:S=a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字母公式: S=ah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底=面積×2÷高;高=面積×2÷底】 字母公式: S=ah÷2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字母公式: S=(a+b)h÷2【上底=面積×2÷高-下底,下底=面積×2÷高-上底;高=面積×2÷(上底+下底)】24、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推導:剪拼、平移 25、三角形面積公式推導:旋轉 平行四邊形可以轉化成一個長方形; 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長方形的長相當于平行四邊形的底; 平行四邊形的底相當于三角形的底;長方形的寬相當于平行四邊形的高; 平行四邊形的高相當于三角形的高;長方形的面積等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于三角形面積的2倍,因為長方形面積=長×寬,所以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 因為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所以三角形面積=底×高÷226、梯形面積公式推導:旋轉 27、三角形、梯形的第二種推導方法老師已講,自己看書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知道就行.平行四邊形的底相當于梯形的上下底之和;平行四邊形的高相當于梯形的高;平行四邊形面積等于梯形面積的2倍,因為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所以梯形面積=(上底+下底)×高÷228、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相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積相等;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面積是三角形面積的2倍.29、長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邊形,周長不變,面積變小.30、組合圖形:轉化成已學的簡單圖形,通過加、減進行計算.第六單元統計與可能性31、平均數=總數量÷總份數32、中位數的優點是不受偏大或偏小數據的影響,用它代表全體數據的一般水平更合適.第七單元數學廣角33、數不僅可以用來表示數量和順序,還可以用來編碼.34、郵政編碼:由6位組成,前2位表示省(直轄市、自治區)0 5 4 0 0 1前3位表示郵區 前4位表示縣(市) 最后2位表示投遞局 35、身份證碼: 18位 1 3 0 5 2 1 1 9 7 8 0 3 0 1 0 0 1 9河北省 邢臺市 邢臺縣 出生日期 順序碼 校驗碼倒數第二位的數字用來表示性別,單數表示男,雙數表示女.

5,小學數學五年級的知識點有哪些

五年級第一學期數學概念綜合1、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正數都大于0,負數都小于0。通常情況下正、負數表示兩種相反關系的量,如果盈利用正數表示,那么虧損就用負數,如果高于海平面用正數表示,那么低于海平面用負數表示。水沸騰的溫度是100℃,水結冰的溫度是0℃。2、在數不規則圖形的面積時不滿一格的看作半格。先數滿格,再數半格。3、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4、沿著平行四邊形的任意一條高剪開,然后通過移動拼成一個長方形。長方形的長等于平行四邊形的底,長方形的寬等于平行四邊形的高。因為長方形的面積=長×寬,所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用字母表示S=a×h。5、將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這個平行四邊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平行四邊形的高等于三角形的高,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每個三角形面積的2倍,每個三角形的面積是拼成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因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于底×高,所以三角形的面積等于底×高÷2。用字母表示S=a×h÷2。 等底等高的兩個三角形的面積相等。6、在平行四邊形里畫一個最大的三角形,這個三角形的面積等于這個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用細木條釘成一個長方形框架,如果把他拉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則它的周長不變,面積變小了,因為底不變,高變小了;如果將平行四邊形框架拉成一個長方形,則他們的周長不變,面積變大了。7、將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這個平行四邊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與下底的和,平行四邊形的高等于梯形的高,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每個梯形面積的2倍,每個梯形的面積是拼成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因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所以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字母表示S=(a+b)×h÷2.8、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都可以用小數表示。分母是10的分數寫成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分母是100的分數寫成兩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分母是1000的分數寫成三位小數,表示千分之幾。小數點左邊第一位是個位,計數單位個(1)小數點左邊第二位是十位,計數單位十(10)小數點右邊第一位是十分位,計數單位十分之一(0.1)小數點右邊第二位是百分位,計數單位百分之一(0.01)小數點右邊第三位是千分位,計數單位千分之一(0.001)小數部分最高位是十分位,最大的計數單位是十分之一。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9、1里面有(10)個0.1(十分之一) ,0.1(十分之一)里面有10個0.01(百分之一)0.01(百分之一)里面有10個0.001(千分之一),1里面有100個0.01。10、小數的性質:在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11、用“萬”作單位:1、在萬位后面點上小數點;2、添個“萬”字。用“=”號。用“億”作單位:1、在億位后面點上小數點;2、添個“億”字。用“=”號。注意:改寫不能改變原數的大小。省略萬后面的尾數:要看“千”位,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用“≈”號。省略億后面的尾數:要看“千萬”位,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用“≈”號。保留整數,就是精確到個位,要看小數部分第一位(十分位)。保留一位小數,就是精確到十分位,要看小數部分第二位(百分位)。保留兩位小數,就是精確到百分位,要看小數部分第三位(千分位)。注意:在表示近似值時末尾的“0”一定不能去掉。例如,一個小數保留兩位小數是1、50,末尾的“0”不能去掉。雖然1、50與1.5大小相等,但表示的精確程度不一樣,1.50表示精確到百分位,而1.5表示精確到十分位,所以1.50在表示近似數時末尾的“0”一定不能去掉。12、計算小數加減法時,要把小數點對齊,也就是相同數位對齊。13、找規律:1、找到周期;2、將個數÷周期;3、余數是幾就是第幾個。4、要算每個項目一共有幾個,可以分三步去做:(1)每幾個為一組;(2)每組中有幾個;再乘一共有組數(3)最后加上余數中的個數就等于一共有多少個。14、解決問題中的策略:用一一列舉法將可能的情況用列表法全部列舉出來,列舉時的技巧是先考慮數字較大的(放在第一行)。15、在計算小數乘法時(1)算:按照整數乘法的法則進行計算;(2)看:兩個因數中一共有幾位小數(3)數:就從積的末尾起數出幾位;(4)點:點上小數點;(5)去:去掉小數末尾的0。16、一個小數乘10、100、1000……只要把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兩位、三位……一個小數除以10、100、1000……只要把小數點向左移動一位、兩位、三位……17、1平方千米就是邊長1000米的正方形的面積,等于1000000平方米。1公頃就是邊長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積,等于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頃。1公頃=100公畝=10000平方米18、整數加、減、乘、除法的運算定律對于小數也同樣適用。加法交換律:a+b=b+a 加法結合律:(a+b)+c= a +(b+c)乘法交換律:a×b=b×a 加法結合律:(a×b)×c= a ×(b×c)減法的性質:a―b―c = a―(b+c)除法的性質:a÷b÷c = a÷(b×c)19、除數是小數的除法,首先看除數一共有幾位小數,然后就根據商不變的規律,將被除數和除數同時擴大,使之變為除數是整數的除法,重點是將商的小數點和現在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除不盡的添“0”繼續除(一下子只能添一個0),哪一位不夠商1就在那一位上商0。20、當一個因數不為0時,另一個因數大于(小于)1,積就大于(小于)第一個因數。(一個因數乘一個大于1的數,積會越乘越大;乘一個小于1的數,積會越乘越小。)A×(>1)(>)A A×(<1)(<)A當被除數不為0時,除數大于(小于)1,商反而小于(大于)被除數。(除以一個大于1的數,商反而越除越小;除以一個小于1的數,商反而越除越大。)21、質量單位:1噸=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長度單位: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容積單位:1升=1000毫升 面積單位:1平方千米=100公頃 1公頃=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知識點 1、小數除以整數,按整數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數點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整數部分不夠除,商0,點上小數點。如果有余數,要添0再除。 2、在實際應用中,小數除法所得的商也可以根據需要用“四舍五入”發保留一定的小數位數,求出商的近似數。 3、計算錢數,保留兩位小數,表示計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數,表示計算到角。 4、一個數的小數部分,從某一位起,一個數字或者幾個數字依次不斷重復出現,這樣的小數叫做循環小數。 5、小數部分的位數是有限的小數,叫做有限小數。小書部分的位數是無限的小數,叫做無限小數。 6、求近似數的方法一般有三種: ⑴四舍五入法:求一個數的近似數,主要是看它省略的最高位上的數,是小于5,大于5還是等于5。如果省略的尾數最高位上的數是4或比4小,把尾數都舍去。如果省略的尾數最高位上的數是5或比5大,把尾數省略后向前一位進一。 ⑵進一法:在實際問題中,有時把一個數的尾數省略后,不管位數最高位商的數是幾,都要向它的前一位進1。如:把400千克糧食裝進麻袋,如果每條麻袋只能裝75千克,至少需要幾條麻袋?因為400÷75=5.33……就是說,400千克糧食裝5條麻袋還余25千克,這25千克還需要用一條麻袋來裝,所以一共需要6條麻袋。即:400÷75=5.33……≈6(條)這種求近似數的方法,叫做進一法。 ⑶去尾法:在實際問題中,有時把一個數的尾數省略后,不管位數最高位商的數是幾,都不需要向它的前一位進1。如:把200張紙訂成每本12張的本子,可以訂成多少本?因為200÷16=16.66……,就是說,22張紙訂成16本還余8章,根據題里的要求,12張紙才能訂成一本,余下的8張紙不能訂成有12張紙有本子,所以一共只能訂成16本。即:200÷16=16.66……≈16(本)這種求近似數的方法,叫做去尾法。 7、成年男子的標準體重=身高-105 8、含有未知數的等式稱為方程。 9、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10、求方程的解的過程叫做解方程。 11、華氏溫度=攝氏溫度×1.8+32 12、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字母公式: s=ah 13、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字母公式: s=ah÷2 14、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字母公式: s=(a+b)h÷2 15、中位數的優點是不受偏大或偏小數據的影響,用它代表全體數據的一般水平更合適。 16、數不僅可以用來表示數量和順序,還可以用來編碼。
....這得看老師都講什么了吧···我畢業多年了...小學的基礎知識很重要啊~~關系到以后的學習呢!成績不重要 但是要打好基礎!
小數乘法,小數除法,簡易方程,觀察物體,多邊形的面積,統計和可能性,數學廣角

6,一到六年級人教版數學書所有知識點

小學數學基礎知識整理一、小學數學基礎知識整理(一到六年級) 小學一年級 九九乘法口訣表。學會基礎加減乘。 小學二年級 完善乘法口訣表,學會除混合運算,基礎幾何圖形。 小學三年級 學會乘法交換律,幾何面積周長等,時間量及單位。路程計算,分配律,分數小數。 小學四年級 線角自然數整數,素因數梯形對稱,分數小數計算。 小學五年級 分數小數乘除法,代數方程及平均,比較大小變換,圖形面積體積。 小學六年級 比例百分比概率,圓扇圓柱及圓錐。 二、必背定義、定理公式 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公式 S= a×h÷2 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公式 S= a×a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公式 S= a×b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公式 S= a×h 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公式 S=(a+b)h÷2 內角和:三角形的內角和=180度。 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公式:V=abh 長方體(或正方體)的體積=底面積×高 公式:V=abh 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公式:V=aaa 圓的周長=直徑×π 公式:L=πd=2πr 圓的面積=半徑×半徑×π 公式:S=πr2 圓柱的表(側)面積:圓柱的表(側)面積等于底面的周長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圓柱的表面積:圓柱的表面積等于底面的周長乘高再加上兩頭的圓的面積。公式:S=ch+2s=ch+2πr2 圓柱的體積:圓柱的體積等于底面積乘高。公式:V=Sh 圓錐的體積=1/3底面×積高。公式:V=1/3Sh 分數的加、減法則:同分母的分數相加減,只把分子相加減,分母不變。異分母的分數相加減,先通分,然后再加減。 分數的乘法則:用分子的積做分子,用分母的積做分母。 分數的除法則:除以一個數等于乘以這個數的倒數。三、讀懂理解會應用以下定義定理性質公式 (一)、算術方面 1、加法交換律:兩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 2、加法結合律:三個數相加,先把前兩個數相加,或先把后兩個數相加,再同第三個數相加,和不變。 3、乘法交換律:兩數相乘,交換因數的位置,積不變。 4、乘法結合律:三個數相乘,先把前兩個數相乘,或先把后兩個數相乘,再和第三個數相乘,它們的積不變。 5、乘法分配律:兩個數的和同一個數相乘,可以把兩個加數分別同這個數相乘,再把兩個積相加,結果不變。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質:在除法里,被除數和除數同時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商不變。 O除以任何不是O的數都得O。 簡便乘法:被乘數、乘數末尾有O的乘法,可以先把O前面的相乘,零不參加運算,有幾個零都落下,添在積的末尾。 7、么叫等式?等號左邊的數值與等號右邊的數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質:等式兩邊同時乘以(或除以)一個相同的數,等式仍然成立。 8、什么叫方程式?答: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方程式。 9、 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式?答:含有一個未知數,并且未知數的次 數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學會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計算。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并計算。 10、分數: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分的數,叫做分數。 11、分數的加減法則:同分母的分數相加減,只把分子相加減,分母不變。異分母的分數相加減,先通分,然后再加減。 12、分數大小的比較:同分母的分數相比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異分母的分數相比較,先通分然后再比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13、分數乘整數,用分數的分子和整數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 14、分數乘分數,用分子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積作為分母。 15、分數除以整數(0除外),等于分數乘以這個整數的倒數。 16、真分數: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數叫做真分數。 17、假分數: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數叫做假分數。假分數大于或等于1。 18、帶分數:把假分數寫成整數和真分數的形式,叫做帶分數。 19、分數的基本性質: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以或除以同一個數(0除外),分數的大小不變。 20、一個數除以分數,等于這個數乘以分數的倒數。 21、甲數除以乙數(0除外),等于甲數乘以乙數的倒數。(二)、數量關系計算公式方面 1、單價×數量=總價 2、單產量×數量=總產量 3、速度×時間=路程 4、工效×時間=工作總量 5、加數+加數=和 一個加數=和+另一個加數 被減數-減數=差 減數=被減數-差 被減數=減數+差 因數×因數=積 一個因數=積÷另一個因數 被除數÷除數=商 除數=被除數÷商 被除數=商×除數 有余數的除法: 被除數=商×除數+余數 一個數連續用兩個數除,可以先把后兩個數相乘,再用它們的積去除這個數,結果不變。例:90÷5÷6=90÷(5×6) 6、 1公里=1千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1噸=1000千克 1千克= 1000克= 1公斤= 1市斤 1公頃=10000平方米。 1畝=666.666平方米。 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 1毫升=1立方厘米 7、什么叫比:兩個數相除就叫做兩個數的比。如:2÷5或3:6或1/3 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乘以或除以一個相同的數(0除外),比值不變。 8、什么叫比例: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如3:6=9:18 9、比例的基本性質:在比例里,兩外項之積等于兩內項之積。 10、解比例:求比例中的未知項,叫做解比例。如3:χ=9:18 11、正比例: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化,如果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的比值(也就是商k)一定,這兩種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們的關系就叫做正比例關系。如:y/x=k( k一定)或kx=y 12、反比例: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如果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積一定,這兩種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們的關系就叫做反比例關系。如:x×y = k( k一定)或k / x = y 百分數: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數,叫做百分數。百分數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13、把小數化成百分數,只要把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同時在后面添上百分號。其實,把小數化成百分數,只要把這個小數乘以100%就行了。 把百分數化成小數,只要把百分號去掉,同時把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 14、把分數化成百分數,通常先把分數化成小數(除不盡時,通常保留三位小數),再把小數化成百分數。其實,把分數化成百分數,要先把分數化成小數后,再乘以100%就行了。 把百分數化成分數,先把百分數改寫成分數,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 15、要學會把小數化成分數和把分數化成小數的化發。16、最大公約數:幾個數都能被同一個數一次性整除,這個數就叫做這幾個數的最大公約數。(或幾個數公有的約數,叫做這幾個數的公約數。其中最大的一個,叫做最大公約數。) 17、互質數: 公約數只有1的兩個數,叫做互質數。 18、最小公倍數:幾個數公有的倍數,叫做這幾個數的公倍數,其中最小的一個叫做這幾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19、通分:把異分母分數的分別化成和原來分數相等的同分母的分數,叫做通分。(通分用最小公倍數) 20、約分:把一個分數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較小的分數,叫做約分。(約分用最大公約數) 21、最簡分數:分子、分母是互質數的分數,叫做最簡分數。 分數計算到最后,得數必須化成最簡分數。 個位上是0、2、4、6、8的數,都能被2整除,即能用2進行約分。個位上是0或者5的數,都能被5整除,即能用5進行約分。在約分時應注意利用。 22、偶數和奇數:能被2整除的數叫做偶數。不能被2整除的數叫做奇數。 23、質數(素數):一個數,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約數,這樣的數叫做質數(或素數)。 24、合數:一個數,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別的約數,這樣的數叫做合數。1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28、利息=本金×利率×時間(時間一般以年或月為單位,應與利率的單位相對應) 29、利率:利息與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一年的利息與本金的比值叫做年利率。一月的利息與本金的比值叫做月利率。 30、自然數:用來表示物體個數的整數,叫做自然數。0也是自然數。 31、循環小數:一個小數,從小數部分的某一位起,一個數字或幾個數字依次不斷的重復出現,這樣的小數叫做循環小數。如3. 141414 32、不循環小數:一個小數,從小數部分起,沒有一個數字或幾個數字依次不斷的重復出現,這樣的小數叫做不循環小數。 如3. 141592654 33、無限不循環小數:一個小數,從小數部分起到無限位數,沒有一個數字或幾個數字依次不斷的重復出現,這樣的小數叫做無限不循環小數。如3. 141592654…… 34、什么叫代數? 代數就是用字母代替數。 35、什么叫代數式?用字母表示的式子叫做代數式。如:3x =ab+c(三)、一般運算規則 1 每份數×份數=總數總數÷每份數=份數 總數÷份數=每份數 2 1倍數×倍數=幾倍數幾倍數÷1倍數=倍數 幾倍數÷倍數=1倍數 3 速度×時間=路程路程÷速度=時間 路程÷時間=速度 4 單價×數量=總價總價÷單價=數量 總價÷數量=單價 5 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 工作總量÷工作時間=工作效率 6 加數+加數=和和-一個加數=另一個加數 7 被減數-減數=差被減數-差=減數 差+減數=被減數 8 因數×因數=積積÷一個因數=另一個因數 9 被除數÷除數=商被除數÷商=除數 商×除數=被除數 四、小學數學圖形計算公式 1 正方形 C周長 S面積 a邊長 周長=邊長×4 C=4a 面積=邊長×邊長 S=a×a 2 正方體 V:體積 a:棱長 表面積=棱長×棱長×6 S表=a×a×6 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V=a×a×a 3 長方形 C周長 S面積 a邊長 周長=(長+寬)×2 C=2(a+b) 面積=長×寬 S=ab 4 長方體 V:體積 s:面積 a:長 b: 寬 h:高 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 S=2(ab+ah+bh) 體積=長×寬×高 V=abh 5 三角形 s面積 a底 h高 面積=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積 ×2÷底三角形底=面積 ×2÷高 6 平行四邊形 s面積 a底 h高 面積=底×高 s=ah 7 梯形 s面積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積=(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 圓形 S面積 C周長 ∏ d=直徑 r=半徑 周長=直徑×∏=2×∏×半徑 C=∏d=2∏r 面積=半徑×半徑×∏ 9 圓柱體 v:體積 h:高 s;底面積 r:底面半徑 c:底面周長 側面積=底面周長×高表面積=側面積+底面積×2 體積=底面積×高體積=側面積÷2×半徑 10 圓錐體 v:體積 h:高 s;底面積 r:底面半徑 體積=底面積×高÷3

7,小學數學的知識點都有哪些

小學數學學習概述 數學學習主要是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這要以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為基礎,以數學問題為誘因,以數學思想方法為核心,以數學活動為主線,遵循數學的內在規律和學生的思維規律開展教學. 學習類型分析 1.方式性分類 (1)接受學習與發現學習 定義:將學習的內容以定論的形式呈現給學習者的學習方式. 模式:呈現材料—講解分析—理解領會—反饋鞏固 (2)發現學習 定義:向學習者提供一定的背景材料,由學習者獨立操作而習得知識的學習方式. 模式:呈現材料—假設嘗試—認知整合—反饋鞏固. 2.知識性分類一 (1)知識學習 定義:以理解、掌握數學基礎知識為主的學習活動.過程:選擇—領會—習得——鞏固 (2)技能學習 定義:將一連串(內部或外部的)動作經練習而形成熟練的、自動化的反應過程. 過程:演示—模仿—練習—熟練—自動化 (3)問題解決學習 以關心問題解決過程為主、反思問題解決思考過程的一種數學學習活動. 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反思過程 3.知識性分類二 (1)概念性(陳述性)知識的學習 把數學中的概念、定義、公式、法則、原理、定律、規則等都稱為概念性知識. 概念學習:同化與形成. 利用已有概念來學習相關新概念的方式,稱概念同化;依靠直接經驗,從大量的具體例子出發,概括出新概念的本質屬性的方式,稱為概念形成.概念形成是小學生獲得數學概念的主要形式. (2)技能性(程序性)知識的學習 小學數學技能主要是運算技能. 運算技能的形成分為三個階段: ①認知階段:“引導式”的嘗試錯誤.從老師演算例題或自學法則中初步了解運算法則,在頭腦中形成運算方法的表征.②聯結階段:法則階段,即按法則一步步地運算,保證算對(使用法則解決問題,陳述性知識提供了基本的操作線索)—程序化階段(將相關的小法則整合為整體的法則系統,此時概念性知識已退出),能算得比較快速正確.③自動化階段:更清楚更熟練地應用第二階段中的程序,通過較多的練習,不再思考程序,達到一定程序的自動化,獲得了運算的速度和較高的正確率. (3)問題解決(策略性知識)的學習 通過重組所掌握的數學知識,找出解決當前問題的適用策略和方法,從而獲得解決問題的策略的學習. 小學生解決問題的主要方式,一是嘗試錯誤式(又稱試誤法),即通過進行無定向的嘗試,糾正暫時性 嘗試錯誤,直至解決問題;二是頓悟式(也稱啟發式),好像答案或方法是突然出現的,而實際上是有一 定的“心向”作基礎的,這就是問題解決所依據的規則、原理的評價和識別. 4.任務性分類 (1)記憶操作類學習 如口算、尺規作(畫)圖和掌握基本的運算法則并能進行準確計算等. (2)理解性的學習 如認識并掌握概念的內涵、懂得數學原理并能用于解釋或說明、理解一個數學命題并能用于推得新命題. (3)探索性的學習 如需要讓學生經過自己探索,發現并提出問題或學習任務,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究能總結出一個數學規律或規則,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究過程而逐步形成新的策略性知識等. 小學生數學認知學習 一、小學生數學認知學習的基本特征 1.生活常識是小學生數學認知的起點 要在兒童的生活常識和數學知識之間構建一座橋梁,讓兒童從生活常識和經驗出發,不斷通過嘗試、探索和反思,從而達到“普通常識”的“數學化”. 2.小學生數學認知是一個主體的數學活動過程 數學認知過程要成為一個“做數學”的過程,讓兒童從生活常識出發,在“做數學”的過程中,去發現、了解、體驗和掌握數學,去認識數學的價值、了解數學的特性、總結數學的規律,去學會用數學、提高數學修養、發展數學能力. 3.小學生數學認知思維具有直觀化的特征 由于一方面兒童生活常識是其數學認知的基礎,另一方面兒童思維是以直觀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所以要以直觀為主要手段,讓兒童理解并構建起數學認知結構. 4.小學生數學認知是一個“再發現”和“再創造”的過程 小學生的數學學習,主要的不是被動的接受學習,而是主動的“再發現”和“再創造”學習的過程.要讓他們在數學活動或是實踐中去重新發現或重新創造數學的概念、命題、法則、方法和原理. 二、小學生數學認知發展的基本規律 1.小學生數學概念的發展 (1)從獲得并建立初級概念為主發展到逐步理解并建立二級概念 (2)從認識概念的自身屬性逐步發展到理解概念間的關系 (3)數學概念的建立受經驗的干擾逐漸減弱 2.小學生數學技能的發展 (1)從依賴結構完滿的示范導向發展到依賴對內部意義的理解 (2)從外部的展開的思維發展到內部的壓縮的思維 (3)數感和符號意識的逐步提高,支持著運算向靈活性、簡潔性和多樣性發展 3.小學生空間知覺能力的發展 (1)方位感是逐步建立的 (2)空間概念的建立逐漸從外顯特征的把握發展到對本質特征的把握 (3)空間透視能力是逐步增強的 4.小學生數學問題解決能力的發展 (1)語言表述階段 (2)理解結構階段 (3)多級推理能力的形成 (4)符號運算階段 小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 一、數學能力概述 1.能力概述 能力是指個體能勝任某種活動所具有的心理特征 2.數學能力 數學能力是順利完成數學活動所具備的,且直接影響其活動效率的一種個性心理特征 (1)運算能力:數據運算、邏輯運算和操作運算 (2)空間想象力:依據實物建立模型、依據模型還原實物、依據模型抽象出特征、大小和位置關系、模型或實物進行分解與組合等能力 (3)數學觀察能力:對象的概括化、知覺的形式化、對空間結構的知覺和邏輯模式的識別等能力 (4)數學記憶能力:對概括化、形式化的符號、命題、性質及空間結構、邏輯模式等識記與再現的能力 (5)數學思維能力:對已有數學信息運用數學推理的思考方式進行思維的能力. 二、兒童數學思維能力的差異性 1.產生差異的原因 (1)多元智力理論 (2)思維類型不同 2.對待差異的態度 (1)求同存異 (2)揚長避短 三、數學能力的培養 1.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1)從學生生活經驗著手 (2)從建立問題情境開始 (3)讓學生在“做數學”中學 2.培養基本的數學能力 (1)數學操作能力動手操作既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又易于激發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從而調動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獲得知識. 在操作中,學生既“玩”了,又“學”了,也 “想”了,思維能力得到提高,學習興趣得到培養,書本知識得到理解和消化. 2.數學語言能力 在學生動手操作活動中,還要求學生通過語言表達,對數學概念逐步建立起清晰而深刻的表象,進而自覺而鞏固地掌握數學知識. 學生在表達數學時,要求語言簡潔,運用數學術語準確.嚴謹的數學態度,需要嚴謹的數學語言相伴. 3.問題解決能力 發現、提出、分析、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是最重要的也是最終數學能力的表現. (1)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問題意識 有目的、有意識地創設問題情境,設障立疑,造成學生對新學知識感到有問題可想,有矛盾可解決的情境,讓學生處于“心求通而不能,口欲言而未得”. (2)主動探索,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 ①對問題進行大膽猜想、嘗試解題 從生活經驗出發提出猜想 ,從已有知識經驗基礎上提出猜想. ②通過各種形式交流猜想,選擇更優方案 (3)拓展變化,增強學生的應用意識 強調數學應用,不全是回到測量、制圖、會計等教學活動,而是培養一種應用數學知識和思想方法解決問題的欲望和方式 (4)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數學問題 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很多,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把生活中的問題抽象為數學問題,這樣既可以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又有助于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房屋裝修粉刷面積,鋪地用多少塊磚,種植面積與棵數,車輪為什么制成圓形等.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 一、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的主要矛盾 1.數學教與學的矛盾 教師是主導位,學生是主體.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2.小學生的認知特點與數學學科知識間的矛盾 數學的抽象性與小學生認知的具體形象性之間,數學的嚴密性與小學生認知的簡單化、直觀化之間,數學應用的廣泛性與小學生知識面窄、接觸實際生活少之間,都會產生矛盾. 3.小學生認知結構發展水平與教師傳授的 數學知識之間的矛盾 首先,教師對數學知識的傳授與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掌握之間就有矛盾.其次,教師的數學語言表達與學生對它的理解之間的矛盾.再次,小學生掌握的新知識與舊有知識的矛盾. 二、小學數學教學過程 1.小學數學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與互動的過程 交往的基本屬性是互動性和互惠性,交往的基本方式是對話和參與.對小學生而言,交往為他們心態的開放,主體性的凸現,創造性的解放提供了空間;對教師而言,課堂上的交往是與學生共同分享對數學的理解、共同感受學習的快樂.小學數學家教學過程是師生間、學生間的平等對話、交流的過程,這種對話、交流的內容,包括數學知識、技能的信息和情感、態度、態度價值觀等各個方面的信息.師生正是通過這種對話和交流來實現課堂中的師生之間的互動的. 有效的交往互動要注意以下兩個方面: (1) 要充分調動小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 數學教學過程對數學內容進行探索、實踐與思考的學習過程,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只有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比較、猜想、推理、交流等多種形式的活動,才能促使學生建構自己對數學的理解,進行掌握數學知識和技能,逐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觀察事物,思考問題,產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與愿望. (2)要實現教師角色的轉變 教師的主導作用可在以下活動中得到體現. 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 ②了解學生的想法,有針對性地引導,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困難;同時鼓勵不同的觀點,參與學生的討論,評估學習,作出調整. ③為學生的學習創設一個良好的課堂環境和精神氛圍,引導學生開展積極主動的數學活動. 2.小學數學教學過程是老師引導學生開展數學活動的過程 (1)組織和引導學生經歷“數學化”的過程 學生數學學習應當成為“數學化”的過程.即學生從具體情境出發,經過歸納、抽象和概括等思維活動,尋找數學模型,得出數學結論的過程.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把生活經驗上升到數學知識和方法. (2)師生共同生成與建構數學知識的過程 在學校學習的情境下,教師對于指導學生進行數學知識的建構具有重要的引導和指導作用,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有效地建構數學知識,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生成”知識與方法.這種“生成”的過程正是通過師生雙方交互作用、教師的外因促使學生的內因而完成的. (3)在活動中體驗數學,獲得數學發展的過程 小學數學教學過程應成為師生共同參與的活動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為學生設計和提供有意義的情境,組織學生共同進行操作、交流、思考等活動.要給學生提供相對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獲得自主探索動手實踐的機會,從現實問題出發學習數學知識的機會,從相關學科和已有知識提出數學問題的機會,對數學內部的規律和原理進行探索和研究的機會. 3.小學數學教學過程是師生共同發展的過程 (1)促進學生的發展 小學數學教學的基本目的是促進學生的發展,為小學生終身發展奠定基礎.學生應該在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四個方面得到發展.這四個方面應交織、滲透,密不可分,形成一個整體. (2)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優秀教師都是在教學實踐中成長起來的. 良好的知識結構、能力結構,專業領引,同行間的切磋、交流,不斷的自我反思,是優秀教師成長的關鍵因素.教師的專業能力包括教學設計、教學實施和教學反思等能力.教學過程必須遵循教育規律和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還要教師有創造性地解決師生、生生間的認知、情感和價值觀的沖突的能力,形成獨具個人魅力的教學風格,教學是一個富有個性化的創造過程.
文章TAG:小學數學知識點總結小學小學數學數學

最近更新

  • 在家做什么能賺錢,在家做什么賺錢

    在家做什么賺錢21世紀是互聯網的時代,真正的做到了在家足不出戶就可以運作全國的生意在家照顧家庭的同時還能做一番事業,具體網上搜下--鐵行老師讓智者幫你引路!望采納我也是一邊帶孩子一 ......

    湖州市 日期:2023-05-06

  • 吳亞琴,程益龍喜歡吳亞琴寫藏頭詩

    程益龍喜歡吳亞琴寫藏頭詩2,姓吳的女孩子取什么名字好聽帶亞字的3,求吳姓女寶寶名字4,吳亞琴我喜歡你的藏頭詩怎么寫1,程益龍喜歡吳亞琴寫藏頭詩程涂半是依船上益看愚谷有光輝龍虎門前辨 ......

    湖州市 日期:2023-05-06

  • 夏天有什么景物,夏天有什么景物

    夏天有什么景物2,夏天有那些景色1,夏天有什么景物火紅的太陽夏荷很多啊,夏天的自然風景更值得觀賞2,夏天有那些景色夏天是誘人的,蔚藍的天空,碧綠的莊稼,火紅的石榴花;鳥兒自由的翱翔 ......

    湖州市 日期:2023-05-06

  • 短篇小說,找些短篇小說

    找些短篇小說巴爾扎克《人間喜劇》全集,卡夫卡《判決》、《變形記》,不知到這些算不算有深度?契珂夫短篇小說,例如跳來跳去的女人、掛在脖子上的安娜、胖子和瘦子、變色龍,都很不錯,希望你 ......

    湖州市 日期:2023-05-06

  • 洞簫制作,打孔算法從何處打孔?

    4.將L基乘以0.69,得到從氣孔線到第三個孔的距離“L3”,3.將L基乘以0.74,得到從氣孔線到第二個孔的距離“L2”,2.將L底乘以0.84,得到從氣孔線到第一個氣孔的距離“ ......

    湖州市 日期:2023-05-06

  • 勵志朋友圈說說,有什么激勵人的話

    有什么激勵人的話1、未曾失敗的人恐怕也未曾成功過。2、人生偉業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3、挫折其實就是邁向成功所應繳的學費。4、任何的限制,都是從自己的內心開始的。5、忘掉失敗 ......

    湖州市 日期:2023-05-06

  • 岡怎么組詞,岡字的組詞有什么

    岡字的組詞有什么山岡、岡巒、福岡、井岡山、景陽岡{0}2,岡的組詞岡組詞岡字組詞岡怎么組詞山岡土岡、巒岡、沙岡、干岡、東岡、回岡、螺岡、岡坡、陟岡{1}3,岡字可以怎么組詞“岡”字 ......

    湖州市 日期:2023-05-06

  • 濃溶液,濃度的稀釋計算溶液:比較溶液同沸點要考慮蒸汽壓因素

    但要比較溶液同濃度的沸點,就要深究影響溶液蒸汽壓的關鍵因素,濃度的稀釋計算溶液:簡介:濃度的稀釋計算溶液廣泛應用于醫藥生產,如用稀釋法配制溶液劑;將濃縮液水煎醇沉;在濃縮注射液稀釋 ......

    湖州市 日期:2023-05-06

主站蜘蛛池模板: 美姑县| 宜阳县| 昭觉县| 乌恰县| 东山县| 仁寿县| 电白县| 汶川县| 抚宁县| 封丘县| 曲周县| 新巴尔虎右旗| 嘉善县| 盐源县| 泗洪县| 田林县| 安仁县| 宁都县| 永康市| 丹巴县| 分宜县| 隆化县| 沙坪坝区| 大埔县| 梅州市| 随州市| 宿迁市| 东丰县| 南华县| 长子县| 凤山县| 福建省| 额敏县| 潍坊市| 新干县| 屯门区| 明光市| 凌源市| 永寿县| 廊坊市| 孝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