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天下一区二区三区,少妇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日韩高清,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最新毛片

首頁 > 浙江 > 杭州市 > 曹劌論戰譯文,曹穢論戰語文古文翻譯

曹劌論戰譯文,曹穢論戰語文古文翻譯

來源:整理 時間:2024-02-17 14:31:07 編輯:好學習 手機版

本文目錄一覽

1,曹穢論戰語文古文翻譯

曹穢論戰語文古文翻譯

2,求曹劌論戰的翻譯

00:00 / 08:5270% 快捷鍵說明 空格: 播放 / 暫停Esc: 退出全屏 ↑: 音量提高10% ↓: 音量降低10% →: 單次快進5秒 ←: 單次快退5秒按住此處可拖拽 不再出現 可在播放器設置中重新打開小窗播放快捷鍵說明

求曹劌論戰的翻譯

3,曹劌論戰原文及翻譯

快樂

曹劌論戰原文及翻譯

4,曹劌論戰原文和譯文

曹劌論戰 曹劌論戰(莊公十年) 【原文】 十年春,齊帥伐我①。公將戰(2),曹劌請見(3)。其鄉人曰(4):“肉食者謀之⑤,又何間焉(6)?”劌曰:“肉食者鄙③,未能遠謀。”乃入見。 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③,必以分人” 對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⑤, 必以信(11)。”對曰:“小信未孚(12),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 雖不能察,必以情(14)。”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公與之乘(15),戰于長勺(16)。公將鼓之(17),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18)。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③,登軾而望之(20),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間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21),再而衰(22),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 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23),故逐之。” 【注釋】 ①我:指魯國。作者站在魯國立場記事,所以書中“我即指魯國。 ②公:指魯莊公。(3)曹劌(gui):魯國大夫。④鄉:春秋時一萬 二千五百戶為一鄉。⑤肉食者:指做大官的人。當時大夫以上的官每天 可以吃肉。(6)間(jian):參與。(7)鄙:鄙陋,指見識短淺。(8) 專:專有,獨占。(9)犧牲:祭禮時用的牲畜,如牛、羊、豬。(10)加:夸大 (11)信:真實,誠實.(12)孚:信任。(13)獄:訴訟案件。 (14)情:情理。(15)乘:乘戰車。(16)長勺各國地名。(17)鼓:擊 鼓進軍。(18)敗績:大敗。(19)轍:車輪經過留下的印跡。(20)軾;車 前供乘者扶手的橫木。(21)作氣:鼓足勇氣。(22)再:第二次。(23)靡:倒 下。 【譯文】 魯莊公十年的春天,齊國軍隊攻打魯國。魯莊公將要出兵應 戰,曹劌請求見莊公。他的鄉里人說:“做大官的人會謀劃這件事, 你又何必參與呢?”曹劌說:“做大官的人見識短淺,不能深謀遠 慮。”于是他入朝拜見莊公。 曹劌問莊公:“您憑借什么去同齊國作戰?莊公答道;“衣食 一類用來安身的物品,我不敢獨自享用,必定要分一些給別人。” 曹劌說:“這種小恩小惠沒有遍及每個民眾,他們不會跟從您去作 戰的。”莊公說;“祭花用的牲畜、寶玉和絲綢,我不敢夸大,一 定要忠實誠信。”曹劌答道:“這種小信不足以使鬼神信任,鬼神 是不會賜福的。”莊公說;“大大小小的官司案件,雖然不能—一 明稟,也一定要處理得合乎情理。”曹劌說;“這是盡心盡力為民 辦事的表現,可以憑這個同齊國打仗。打仗的時候,請讓我跟您 一同去。” 莊公和曹劌同乘一輛戰車,在長勺同齊軍交戰。莊公正想擊鼓進兵,曹劌說:“不行。”齊軍已經擊了三通鼓。曹劌說:“ 出兵了。”齊軍被打得大敗,莊公準備驅車追擊。”曹劌說“還不行。”他下了車,察看齊軍車輪的印跡,然后登上車,扶著車軾了嗏 望齊軍,說:“可以追擊了。”于是開始追擊齊軍。 魯軍打了勝仗之后,莊公問曹劌取勝的原因。曹判回答說:“打仗憑的全是勇氣。第一次擊鼓時士兵們鼓足了勇氣,第二次擊 鼓時勇氣就衰退了,第三次擊鼓時勇氣便耗盡了。敵方的勇氣耗 盡時,我們的勇氣正旺盛,所以會取勝。大國用兵作戰難以預測, 我擔心他們設兵埋伏。后來,我看出他們的車輪印很亂,望見他 們的旗幟倒下,所以才去追擊他們。 【讀解】 可以把曹劌稱為優秀的軍事家。他所以取勝的原因,不是靠猛打猛沖,而是靠了謀略、智慧,這一點尤其讓人稱道。 戰爭當中,一個優秀的謀略家,抵得上成千上萬的將士。他 雖然沒有將士的勇猛,沒有將士的膺力,沒有在戰場上沖鋒陷陣, 卻能憑借智慧,以柔克剛,以弱勝強,以小取大。 智慧如同水,水是無形的,看似柔弱,但是它在無形、柔弱。③ 之中積聚了看不見的力量,遇到險阻可以繞道而行,聚積起來的 力量達到一定程度,便可以匯成沖決一切障礙的潮流。難怪孔子 要說:“智者樂水”。它們在外表和特征上十分相似:以無形克服 有形,以流轉變化回避強敵,以柔弱戰勝陽剛。 中國傳統中對水的偏愛,鑄成了傳統智慧在陰、陽的抗衡中 注重以柔克剛的陰性特征。這是一個十分有趣的文化現象。傳統 的智者,謀略家,甚至可能連操刀舞劍的力量都沒有,卻能運籌 帷幄,在幾十萬大軍的交鋒之中,扮演著導演的角色,指點沙場, 調兵遣將。可以說,一場戰爭中的靈魂,正是那些文弱雅致的謀 略家,是他們彼此間智慧的較量,在決定著戰爭的勝負。 另一個有趣之處是,傳統的軍事謀略家不是憑借在戰場上出 生入死、浴血奮戰的經驗來指揮作戰,而是靠讀書識理來完成自己使命的。 看上去他們似乎因為沒有親身打過仗而缺乏實戰經驗,然而他們從讀書識理中 積累起來的智慧,足以使他們從力量對比、人心向背、心理狀態、地理環境、氣候條件等等天、地、人方面的因素,來把握、預測、決定整個戰爭的進程。這一點在崇尚實戰經驗的西方軍事家看來,是匪夷所思的,而在我們看來卻是十分自然的。 中國歷史上的無數次戰爭都在證明著,成功的戰例是文人門智慧的杰作。他們精心導演了一出又一出的戲,然后讓擔當劇中角色的將士去演出。

5,曹劌論戰中 常考句和翻譯

一鼓作氣:第一次擊鼓能夠振作士兵們的勇氣。比喻趁勁頭大的時候一下子把事情做完。(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曹劌論戰》)再衰三竭:形容士氣低落,不能再振作——(《曹劌論戰》)轍亂旗靡:車跡錯亂,軍旗倒下。形容軍隊潰敗——《曹劌論戰》彼竭我盈:他們的士氣已喪盡,我們的士氣正旺盛。——(《曹劌論戰》)

6,曹劌論戰的譯文

1、譯文 魯莊公十年的春天,齊國軍隊攻打我們魯國。魯莊公將要迎戰,曹劌請求拜見魯莊公。他的同鄉說:“當權的人自會謀劃這件事,你又何必參與呢?”曹劌說:“當權的人目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于是入朝去見魯莊公。曹劌問:“您憑借什么作戰?”魯莊公說:“衣食(這一類)養生的東西,我從來不敢獨自專有,一定把它們分給身邊的大臣。”曹劌回答說:“這種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會順從您的。”魯莊公說:“祭祀用的豬牛羊和玉器、絲織品等祭品,我從來不敢虛報夸大數目,一定對上天說實話。”曹劌回答說:“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靈的信任,神靈是不會保佑您的。”魯莊公說:“大大小小的訴訟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據實情(合理裁決)。”曹劌回答說:“這才盡了本職一類的事。可以(憑借這個條件)打一仗。如果作戰,請允許我跟隨您一同去。”魯莊公和曹劌同坐一輛戰車,在長勺和齊軍作戰。魯莊公將要下令擊鼓進軍。曹劌說:“還不行。”等到齊軍三次擊鼓之后。曹劌說:“可以擊鼓進軍了。”齊軍大敗。魯莊公又要下令駕車馬追逐齊軍。曹劌說:“還不行。”說完就下了戰車,察看齊軍車輪碾出的痕跡,又登上戰車,扶著車前橫木遠望齊軍的隊形,這才說:“可以追擊了。”于是追擊齊軍。打了勝仗后,魯莊公問他取勝的原因。曹劌回答說:作戰,靠的是士氣。第一次擊鼓能夠振作士兵們的士氣,第二次擊鼓士兵們的士氣就開始低落了,第三次擊鼓士兵們的士氣就耗盡了。他們的士氣已經消失而我軍的士氣正旺盛,所以才戰勝了他們。像齊國這樣的大國,他們的情況是難以推測的,怕他們在那里設有伏兵。后來我看到他們的車輪的痕跡混亂了,望見他們的旗幟倒下了,所以下令追擊他們。2、原文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公與之乘,戰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3、出處春秋時期左丘明的《左傳》。擴展資料一、創作背景齊與魯是春秋時期的鄰國,都在今山東省,齊在東北部,魯在西南部。公元前697年,齊襄公即位,政令無常,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糾分別逃到莒國和魯國避難。次年齊襄公為公孫無知所殺。第三年春天,齊人殺死公孫無知,公子小白搶先回到齊國奪得君位。稍后,魯莊公也親自領兵護送公子糾回國爭奪君位,八月魯與齊師戰于乾時,魯軍大敗。齊桓公逼魯莊公殺死公子糾。魯莊公十年春天,齊借口魯國曾幫助公子糾爭奪齊國君位,再次興兵攻魯,兩軍戰于長勺。這就是文章所記敘的齊魯長勺之戰。二、賞析作者取材精到,構思落筆立意高遠,既于敘事中撮取歷史經驗,又于行文中生動刻畫人物形象。曹劌是作者著意刻畫的主要人物。他具有卓越的軍事智謀和指揮才能,能在瞬息萬變的戰爭中沉著、冷靜、果斷地號令軍隊,曹劌就是長勺勝戰的權威和統帥。作者對他的稱美贊揚,含蓄于精心的描寫之中。文中多記曹劌簡短、果敢的言行:“請見”、“問戰”、“請從”、于戰斗中兩置可否……這一系列活動表現出一名出身下層而深謀遠慮的謀士的精明干練。作者巧妙地運用了比照、映襯的修辭技法。以曹劌與“鄉人”的對比突出曹劌抗敵御侮的責任感和護衛宗國的政治熱忱。從曹劌與魯莊公的對比中,以莊公的駑鈍、浮躁反襯曹劌的機敏、持重。三、作者簡介左丘明,生卒年不詳,都君人,姓丘,名明,因其父任左史官,故稱左丘明。春秋末期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散文家、軍事家。與孔子同時或者比孔子年齡略長些。曾任魯國史官,為解析《春秋》而作《左傳》(又稱《左氏春秋》),又作《國語》,作《國語》時已雙目失明,兩書記錄了不少西周、春秋的重要史事,保存了具有很高價值的原始資料。由于史料詳實,文筆生動,引起了古今中外學者的愛好和研討。被譽為“文宗史圣”、“經臣史祖”,孔子、司馬遷均尊左丘明為“君子”。歷代帝王多有敕封:唐封經師;宋封瑕丘伯和中都伯;明封先儒和先賢。山東肥城建有丘明中學以紀念左丘明。左丘明是中國傳統史學的創始人。史學界推左丘明為中國史學的開山鼻祖。被譽為“百家文字之宗、萬世古文之祖”。左丘明的思想是儒家思想,在當時較多地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要求。左丘明很重視禮的作用。他認為禮是治理國家、安定社會、造福人民的依據和手段,也是“君子”必須遵行的規范;作為一個君子,首先要把禮和義放在最重要的地位。“君子動則思禮,行則思義,不為利回,不為義疚”(《左傳·昭公三十一年》)。意思是:一思考問題就要想到禮,一做事就要考慮到義,不為利而喪失意志,不為義而感到內疚。體現禮的眾多禮節也要和義結合,對失禮行為持堅決批評的態度。左丘明認為國君也必須注重品德修養:國君要治理好國家,首先自己要賢明,做到秉正無私、心胸博大、知人善任;治理國家,還必須把德政和刑罰結合起來,用德政來治理百姓、用刑罰來糾正邪惡,這樣百姓才能安居樂業、邪惡才能消除。受重禮思想的影響,左丘明特別重視個人的品德修養。這些修養包括忠、孝、信、義、讓等。他認為忠是一個人最美好的品德,忠的首要涵義是忠于國君:楚國的子囊在國君死后還不忘給他增加好名聲,在自己將要死的時候不忘保衛祖國,他認為這就是忠。鬻拳曾用兵器威逼楚文王納諫,自認犯了罪而砍斷雙腳,他認為這也是忠。對君王要忠,對父母就要孝。鄭莊公因母親幫助弟弟謀反,將母親軟禁起來發誓永不相見,潁考叔幫助鄭莊公母子和解,左丘明對潁考叔大加贊嘆,說他能愛自己的母親,并且把這種愛也傳遞給莊公,是“純孝”。信是君子的一個道德標準,它不僅表現在個人品德上,還體現在國家之間,如果國家之間的結盟不是建立在信的基礎上,即使結盟也沒有任何意義。左丘明認為在軍事上也同樣要重視德和義的作用:主張戰前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否則就不要出師。這些準備包括:度德,即考慮自己的德能否爭取到民眾的擁護。量力,即正確估價敵我力量的對比;親親,即努力團結自己的親人,以得到最大限度的支持;征辭,即要有開戰的充足理由;察有罪,即考察有罪過的征伐目標。除了第二條“量力”之外,其余四條都與德義有關。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曹劌論戰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左丘明

7,曹劌論戰翻譯怎么背

譯文有三段:第一段:戰前對話。先說曹劌認為做官的人見識淺陋,就去拜見魯莊公,問憑什么打仗,莊公回答了三次,曹劌評論了三次,注意對應的關系。第二段:戰中。莊公擊鼓,曹劌不行。莊公三鼓,曹劌行。大敗,莊公追趕,曹劌不行。曹劌看車印,望齊軍,行。第三段:戰后問原因。打仗靠勇氣,頭振,二弱,三失。敵失我盛,打敗。打過怕埋伏,所以看車印亂,旗倒,所以追趕。我建議你把文章大致思路再捋一捋,再背背主要的加點字,明白大意,就可以較輕松的順下來了。
譯文有三段:第一段:戰前對話。先說曹劌認為做官的人見識淺陋,就去拜見魯莊公,問憑什么打仗,莊公回答了三次,曹劌評論了三次,注意對應的關系。第二段:戰中。莊公擊鼓,曹劌不行。莊公三鼓,曹劌行。大敗,莊公追趕,曹劌不行。曹劌看車印,望齊軍,行。第三段:戰后問原因。打仗靠勇氣,頭振,二弱,三失。敵失我盛,打敗。打過怕埋伏,所以看車印亂,旗倒,所以追趕。
我背書的經驗,是按照古人說的,一遍一遍只是背誦。先不管意思,等背熟了,意思自然就懂了,所謂“讀書百遍,其義自現”。古人背書的方法是這樣的,先把要背的內容總看一遍,然后分成若干個小段,一段一段背誦,等每一段都會背了,在合起來背誦。所分小段的文字的多少,以十遍能夠背誦為原則,這一段會背誦之后,再背誦下一段。每背誦完一段之后,和上一段合起來再背誦一遍。過上一段時間之后,把以前所背誦的,加背帶念,再溫習一遍。背書不要急著理解意思,先理解了之后再背誦的方式,現代人稱之為理解記憶,容易忘;我上面所說的方法,現代人稱之為死記硬背,背熟之后,意思雖然不能完全理解,但有個大概,等老師一講解,融會貫通,一生就不會忘記了。這是我的經驗,貢獻給這位朋友,希望有所幫助。

8,曹劌論戰的解釋和翻譯

【原文】 十年(1)春,齊師伐我(2)。公(3)將戰。曹劌(讀音guì)請見(4)。其鄉人曰:“肉食者(5)謀之,又何間(讀音jiàn)(6)焉?”劌曰:“肉食者鄙(7),未能遠謀。”乃(8)入見。問:“何以戰(9)?”公曰:“衣食所安(10),弗敢專也(11),必以分人(27)。”對曰:“小惠未遍(12),民弗(25)從也。”公曰:“犧牲玉帛(13)(讀音bó),弗敢加(28)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讀音fú)(14),神弗福也(15)。”公曰:“小大之獄(16),雖不能察(29),必以情。”對曰:“忠(26)之屬也(31)。可以一戰。戰則請從(34)。” 公與之乘。戰于長勺(17)。公將鼓之(18)。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33)。公將馳之(19)。劌曰:“未可。”下視其轍(20);登軾(讀音shì,車前扶手的橫木,全車最高處)而望之(21),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22),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23),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讀音zhé)亂,望其旗靡(讀音mǐ)(24),故逐之。” ——選自《左傳 莊公十年》[編輯本段]【注釋】 (1)十年:魯莊公十年(公元前684年)。 (2)齊師:齊國的軍隊。齊,在今山東省中部。我,指魯國。魯,在今山東西南部。《左傳》傳為魯國史官而作,故稱魯國為“我”。 (3)公:魯莊公。 (4)曹劌(guì):魯國人。 (5)肉食者:吃肉的人。這里指大夫以上的高官。 (6)間(jiàn):參與。 (7)鄙 :鄙陋.這里指目光短淺. (8)乃:于是,就。 (9)何以戰:即“以何戰”,憑什么作戰。以:用,憑,靠. (10)衣食所安:衣服食物這類養生的東西。 (11)專:個人專有。 (12)遍:遍及,普遍。 (13)犧牲玉帛(bó):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犧牲,犧牲用的豬、牛、羊等。玉,玉器;帛,絲織品。 (14)孚(fú):信任,為人所信服。 (15)福:作動詞,賜福,保佑。 (16)獄:訴訟案件。 (17)長勺:魯國地名,在今山東曲阜縣北。 (18)鼓:作動詞,擊鼓進軍。 (19)馳:驅車(追趕)。 (20)轍(zhé):車輪滾過地面留下的痕跡。 (21)軾:古代車廂前邊的橫木,供乘車人扶手用。此指車前橫木 (22)既克:已經戰勝。 (23)盈:滿。這里指旺盛。 (24)靡(mǐ):倒下. (25)弗:不。 (26)忠:盡力做好分內的事。 (27)必以分人:就是“必以之分人”,一定把它分給別人。 (28)加:虛報,夸大。 (29)察:明察。 (30)情:實情。 (31)忠之屬也:這是盡了本職的一類事情。忠,盡力做好本分的事。 (32)可以一戰:就是“可以之一戰”,可憑借這個條件打一仗,可:可以;以:憑借。 (33) 敗績:大敗。 (34)戰則請從:(如果)作戰,就請允許我跟隨去。 (35)遂:就 (36)逐:追趕,這里是追擊的意思[編輯本段]【譯文】 魯莊公十年的春天,齊國的軍隊攻打魯國,魯莊公準備迎戰。曹劌請求進見,他的同鄉對他說:“大官們自會謀劃這件事的,你又何必參與其間呢?”曹劌說:“大官們目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于是入宮進見魯莊公。曹劌問魯莊公:“您憑什么條件同齊國打仗?”莊公說:“衣食這類用來養生的東西,我不敢獨自享用,一定把它分給別人。”曹劌回答說:“這是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會跟從您的。”莊公說:“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類,我不敢虛報,一定對神誠實。”曹劌回答說:“這是小信用,還不能使神信任您,神是不會保佑您的。”莊公說:“對于大大小小的訴訟案件,我雖不能一一明察,一定誠心誠意來處理。”曹劌回答說:“這是忠于職守的一種表現,可以憑這個條件打一仗。作戰時請讓我跟從您去。” 魯莊公和曹劌同乘一輛戰車,在長勺和齊軍作戰。一開始,魯莊公就要擊鼓進軍。曹劌說:“還不行。”齊軍擊鼓三次后,曹劌說:“可以擊鼓進軍了。”齊軍被打得大敗。魯莊公就要下令驅車追擊齊軍,曹劌說:“還不行。”曹劌下車看了看地上齊軍戰車輾過的痕跡,又登上車前的橫木遠望齊軍撤退的情況,說:“可以追擊了。”于是追擊齊軍。 戰勝以后,魯莊公問取勝的原因。曹劌回答說:“打仗是靠勇氣的,第一次擊崐鼓,能夠振作軍隊的士氣,第二次擊鼓,軍隊的士氣就減弱了,第三次擊鼓后軍隊的士氣就消散完了。他們的士氣已經消散殆盡了,我們的士氣正旺盛,所以戰勝了他們。但大國的準備難以捉摸,恐怕有埋伏,我看到他們戰車的車輪痕跡很亂,望見他們的軍旗也已經倒下了,所以下令追擊他們。” 回答者: oO懂得Oo - 魔法學徒 一級 2008-11-18 19:54魯莊公十年,齊國派軍隊來攻打我們魯國。魯莊公即將迎戰。曹劌請求莊公接見。他的同鄉說:“當官的人會謀劃這件事的,你又為何要參與進去呢?”曹劌說:“當官的人目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于是就入朝覲見。曹劌問:“大王您憑什么來作戰?”莊公說:“衣服食物這些養身的東西,我從不敢獨自享有,一定會拿來分給大家。”曹劌說:“小恩小惠不能普及,人民不會跟從你的。”莊公說:“用來祭神的牛、羊、豬、絲織品等的數目從不敢虛報,對神一定說實話。”曹劌說:“這只是小信用,不能被人神所信服,神是不會賜福給你的。”莊公說:“大的或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查清,也會按照實情來判斷。”曹劌說:“這是盡了本職的一類事情,可以憑此來作戰,如果作戰,請允許我跟隨著去。” 莊公與他同坐一輛戰車,在長勺擺開了陣勢。莊公將要擊鼓命令進軍,曹劌說:“還不行。”齊國的軍隊三次擊鼓命令軍隊出擊,曹劌說:“現在可以了。”齊國的軍隊大敗。莊公將要驅車追趕齊軍,曹劌說:“還不行。”他下車觀察齊軍戰車的車輪滾過地面留下的痕跡,又登上車子前面的橫木向遠處眺望,說:“可以追擊了。”于是莊公下令追擊齊軍。 已經戰勝了,莊公問他原因。曹劌說:“作戰,靠的是勇氣。第一次擊鼓能振作士氣,第二次士氣就衰弱了,到了第三次士氣就衰竭了。齊軍士氣衰竭,我軍士氣正旺盛,所以我們戰勝了他們。他們是大國,很難推測他們,恐怕他們有埋伏。我見他們的車輪印很亂,旗子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逐他們。
魯莊公十年的春天,齊國軍隊攻打我們魯國,魯莊公將要迎戰。曹劌請求莊公接見。他的同鄉說:“大官們會謀劃這件事的,你又何必參與呢?”曹劌說:“大官們眼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于是進宮廷去見莊公。曹劌問莊公:“您憑什么跟齊國打仗?”莊公說:“衣食是使人生活安定的東西,我不敢獨自占有,一定拿來分給別人。”曹劌說:“這種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會聽從您的。”莊公說:“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類,我從來不敢虛報數目,一定要做到誠實可信。”曹劌說:“這點誠意難以使人信服,神是不會保佑您的。”莊公說:“大大小小的案件,雖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處理得合情合理。”曹劌說:“這是(對人民)盡本職的事,可以憑這一點去打仗。作戰時請允許我跟您去。” 魯莊公和曹劌同坐一輛戰車。在長勺和齊軍作戰。莊公(一上陣)就要擊鼓進軍,曹劌說:“(現在)不行。”齊軍擂過三通戰鼓后,曹劌說:“可以擊鼓進軍啦。”齊軍大敗。莊公正要下令追擊,曹劌說:“還不行。”(說完就)下車去察看齊軍的車印,又登上車前橫木了望齊軍(的隊形),(這才)說:“可以追擊了。”于是追擊齊軍。 打了勝仗以后,魯莊公詢問取勝的原因。魯劌答道:“打仗,要靠勇氣。頭通鼓能振作士兵們勇氣,二通鼓時勇氣減弱,到三通鼓時勇氣已經消失了。敵方的勇氣已經消失而我方的勇氣正盛,所以打敗了他們。(齊是)大國,難以摸清(它的情況),怕的是有埋伏,我發現他們的車印混亂,軍旗也倒下了,所以下令追擊他們。”

9,曹劌論戰全文翻譯

【譯文】 魯莊公十年的春天,齊國的軍隊攻打魯國,魯莊公準備迎戰。曹劌請求進見,他的同鄉對他說:“大官們自會謀劃這件事的,你又何必參與其間呢?”曹劌說:“大官們目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于是入宮進見魯莊公。曹劌問魯莊公:“您憑什么條件同齊國打仗?”莊公說:“衣食這類用來養生的東西,我不敢獨自享用,一定把它分給別人。”曹劌回答說:“這是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會跟從您的。”莊公說:“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類,我不敢虛報,一定對神誠實。”曹劌回答說:“這是小信用,還不能使神信任您,神是不會保佑您的。”莊公說:“對于大大小小的訴訟案件,我雖不能一一明察,一定誠心誠意來處理。”曹劌回答說:“這是忠于職守的一種表現,可以憑這個條件打一仗。作戰時請讓我跟從您去。” 魯莊公和曹劌同乘一輛戰車,在長勺和齊軍作戰。一開始,魯莊公就要擊鼓進軍。曹劌說:“還不行。”齊軍擊鼓三次后,曹劌說:“可以擊鼓進軍了。”齊軍被打得大敗。魯莊公就要下令驅車追擊齊軍,曹劌說:“還不行。”曹劌下車看了看地上齊軍戰車輾過的痕跡,又登上車前的橫木遠望齊軍撤退的情況,說:“可以追擊了。”于是追擊齊軍。 戰勝以后,魯莊公問取勝的原因。曹劌回答說:“打仗是靠勇氣的,第一次擊崐鼓,能夠振作士兵的勇氣,第二次擊鼓,士兵的勇氣就減弱了,第三次擊鼓后士兵的勇氣就消耗完了。他們的勇氣已經完了,我們的勇氣正旺盛,所以戰勝了他們。但大國難以捉摸,恐怕有埋伏,我看到他們戰車的車輪痕跡很亂,望見他們的軍旗也已經倒下了,所以下令追擊他們。”
《曹劌論戰》原文、翻譯、賞析 《左傳》  【作者小傳】《左傳》傳說是春秋末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但對這書作者,歷來有爭議。一般認為這部著作是戰國初期的一位歷史學家、散文家的作品。書名原為《左氏春秋》,后人把它配合《春秋》,作為解經之作,稱為《春秋左氏傳》,簡稱《左傳》。作者寫這部書的目的,并不全是為解經而作,而是從歷史家的角度,采取《春秋》的大綱,再參考當時的許多史籍而寫成的。因此,《左傳》大大豐富了《春秋》的內容。有些內容與《春秋》的記載是一致的,有些則與《春秋》不一致,并比《春秋》多寫了十三年。  《左傳》是一部編年體史書,保存了我國自公元前722年以下二百多年的許多史料,比較詳細而完整地反映了春秋時期列國之聞政治、軍事、外交以及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一些情況。《左傳》是研究我國古代社會很有價值的歷史文獻。它的文學價值很高,極善于用簡潔的語言寫出紛繁復雜的歷史事件,特別善于描寫戰爭,也善于刻劃人物的細微動作和心理活動,對后代散文的發展有很大影響。    【題 解】魯莊公十年(公元前684年),齊桓公借口魯國曾經幫助過同自己爭做國君的公子糾,出兵進攻魯國。當時,齊強魯弱,魯國處于防御地位。本文記述曹劌向魯莊公獻策,終于在長勺之戰中,使弱小的魯國擊敗了強大的齊國的進攻,反映了曹劌的政治遠見和卓越的軍事才能。  本文意在表現曹劌的“遠謀”,故緊緊圍繞“論戰”來選取材料。第一段通過曹劌與魯莊公的對話,強調人心向背是取決于戰爭勝負的首要條件,突出了曹劌“取信于民”的戰略思想;第二段簡述曹劌指揮魯軍進行反攻、追擊和最后取得勝利的過程,顯示曹劌的軍事指揮才能,為下文分析取勝原因作伏筆;第三段論述取勝的原因,突出曹劌善于抓住戰機,謹慎而又果斷的戰術思想。全文敘事清楚,詳略得當,人物對話準確生動,要言不煩,是《左傳》中膾炙人口的名篇。    【原文】  十年春(1),齊師伐我(2)。公將戰(3)。曹劌請見(4)。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5)?”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6)?”公曰:“衣食所安(7),弗敢專也(8),必以分人(9)。”對曰:“小惠未徧(10),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11)。”對曰:“小信未孚(12),神弗福也(13)。”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14)。”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公與之乘。戰于長勺(15)。公將鼓之(16),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17)。劌曰:“未可。”下視其轍(18),登軾而望之(19),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20),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選自《十三經注疏》本《左傳》   【譯文】   魯莊公十年的春天,齊國的軍隊攻打魯國,魯莊公準備迎戰。曹劌請求進見,他的同鄉對他說:“大官們自會謀劃這件事的,你又何必參與其間呢?”曹劌說:“大官們目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于是入宮進見魯莊公。曹劌問魯莊公:“您憑什么條件同齊國打仗?”莊公說:“衣食這類用來養生的東西,我不敢獨自亨用,一定把它分給別人。”曹劌回答說:“這是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會跟從您的。”莊公說:“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類,我不敢虛報,一定對神誠實。”曹劌回答說:“這是小信用,還不能使神信任您,神是不會保佑您的。”莊公說:“對于大大小小的訴訟案件,我雖不能一一明察,一定誠心誠意來處理。”曹劌回答說:“這是忠于職守的一種表現,可以憑這個條件打一仗。作戰時請讓我跟從您去。”魯莊公和曹劌同乘一輛戰車,在長勺和齊軍作戰。一開始,魯莊公就要擊鼓進軍。曹劌說:“還不行。”齊軍擊鼓三次后,曹劌說:“可以擊鼓進軍了。”齊軍被打得大敗。魯莊公就要下令驅車追擊齊軍,曹劌說:“還不行。”曹劌下車看了看地上齊軍戰車輾過的痕跡,又登上車前的橫木遠望齊軍撤退的情況,說:“可以追擊了。”于是追擊齊軍。   戰勝以后,魯莊公問取勝的原因。曹劌回答說:“打仗是靠勇氣的,第一次擊崐鼓,能夠振作士兵的勇氣,第二次擊鼓,士兵的勇氣就減弱了,第三次擊鼓后士兵的勇氣就消耗完了。他們的勇氣已經完了,我們的勇氣正旺盛,所以戰勝了他們。但大國難以捉摸,恐怕有埋伏,我看到他們戰車的車輪痕跡很亂,望見他們的軍旗也已經倒下了,所以下令追擊他們。”  (陳必祥)   【注 釋】   (1)十年:魯莊公十年(公元前684年)。 (2)齊師:齊國的軍隊。齊,在今山東省中部。我,指魯國。魯,在今山東西南部。《左傳》傳為魯國史官而作,故稱魯國為“我”。 (3)公:魯莊公。 (4)曹劌(guì貴):魯國人。 (5)肉食者:吃肉的人,指居高位,得厚祿的人。間(jiàn件):參與。 (6)何以戰:即“以何戰”,憑什么作戰。 (7)衣食所安:衣食這類養生的東西。 (8)專:獨自亨有。 (9)人:這里指一些臣子。 (10)徧:同“遍”,遍及,普遍。 (11)犧牲玉帛: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犧牲,指豬、牛、羊等。玉帛,玉石、絲織品。加:虛夸,這里是說以少報多。 (12)孚(fú浮):誠信感人。 (13)福:作動詞,賜福,保佑。 (14)獄:訴訟案件。 (15)長勺:魯國地名,在今山東曲阜縣北。 (16)
您好!【譯文】 魯莊公十年的春天,齊國的軍隊攻打魯國,魯莊公準備迎戰。曹劌請求進見,他的同鄉對他說:“大官們自會謀劃這件事的,你又何必參與其間呢?”曹劌說:“大官們目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于是入宮進見魯莊公。曹劌問魯莊公:“您憑什么條件同齊國打仗?”莊公說:“衣食這類用來養生的東西,我不敢獨自享用,一定把它分給別人。”曹劌回答說:“這是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會跟從您的。”莊公說:“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類,我不敢虛報,一定對神誠實。”曹劌回答說:“這是小信用,還不能使神信任您,神是不會保佑您的。”莊公說:“對于大大小小的訴訟案件,我雖不能一一明察,一定誠心誠意來處理。”曹劌回答說:“這是忠于職守的一種表現,可以憑這個條件打一仗。作戰時請讓我跟從您去。” 魯莊公和曹劌同乘一輛戰車,在長勺和齊軍作戰。一開始,魯莊公就要擊鼓進軍。曹劌說:“還不行。”齊軍擊鼓三次后,曹劌說:“可以擊鼓進軍了。”齊軍被打得大敗。魯莊公就要下令驅車追擊齊軍,曹劌說:“還不行。”曹劌下車看了看地上齊軍戰車輾過的痕跡,又登上車前的橫木遠望齊軍撤退的情況,說:“可以追擊了。”于是追擊齊軍。 戰勝以后,魯莊公問取勝的原因。曹劌回答說:“打仗是靠勇氣的,第一次擊崐鼓,能夠振作士兵的勇氣,第二次擊鼓,士兵的勇氣就減弱了,第三次擊鼓后士兵的勇氣就消耗完了。他們的勇氣已經完了,我們的勇氣正旺盛,所以戰勝了他們。但大國難以捉摸,恐怕有埋伏,我看到他們戰車的車輪痕跡很亂,望見他們的軍旗也已經倒下了,所以下令追擊他們。”
魯莊公十年的春天,齊國的軍隊攻打魯國,魯莊公準備迎戰。曹劌請求進見,他的同鄉對他說:“大官們自會謀劃這件事的,你又何必參與其間呢?”曹劌說:“大官們目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于是入宮進見魯莊公。 曹劌問魯莊公:“您憑什么條件同齊國打仗?”莊公說:“衣食這類用來養生的東西,我不敢獨自亨用,一定把它分給別人。”曹劌回答說:“這是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會跟從您的。”莊公說:“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類,我不敢虛報,一定對神誠實。”曹劌回答說:“這是小信用,還不能使神信任您,神是不會保佑您的。”莊公說:“對于大大小小的訴訟案件,我雖不能一一明察,一定誠心誠意來處理。”曹劌回答說:“這是忠于職守的一種表現,可以憑這個條件打一仗。作戰時請讓我跟從您去。” 魯莊公和曹劌同乘一輛戰車,在長勺和齊軍作戰。一開始,魯莊公就要擊鼓進軍。曹劌說:“還不行。”齊軍擊鼓三次后,曹劌說:“可以擊鼓進軍了。”齊軍被打得大敗。魯莊公就要下令驅車追擊齊軍,曹劌說:“還不行。”曹劌下車看了看地上齊軍戰車輾過的痕跡,又登上車前的橫木遠望齊軍撤退的情況,說:“可以追擊了。”于是追擊齊軍。 戰勝以后,魯莊公問取勝的原因。曹劌回答說:“打仗是靠勇氣的,第一次擊崐鼓,能夠振作士兵的勇氣,第二次擊鼓,士兵的勇氣就減弱了,第三次擊鼓后士兵的勇氣就消耗完了。他們的勇氣已經完了,我們的勇氣正旺盛,所以戰勝了他們。但大國難以捉摸,恐怕有埋伏,我看到他們戰車的車輪痕跡很亂,望見他們的軍旗也已經倒下了,所以下令追擊他們。”
魯莊公十年的春天,齊國軍隊攻打我們魯國,魯莊公將要迎戰。曹劌請求莊公接見。他的同鄉說:“大官們會謀劃這件事的,你又何必參與呢?”曹劌說:“大官們眼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于是進宮廷去見莊公。曹劌問莊公:“您憑什么跟齊國打仗?”莊公說:“衣食是使人生活安定的東西,我不敢獨自占有,一定拿來分給別人。”曹劌說:“這種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會聽從您的。”莊公說:“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類,我從來不敢虛報數目,一定要做到誠實可信。”曹劌說:“這點誠意難以使人信服,神是不會保佑您的。”莊公說:“大大小小的案件,雖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處理得合情合理。”曹劌說:“這是(對人民)盡本職的事,可以憑這一點去打仗。作戰時請允許我跟您去。” 魯莊公和曹劌同坐一輛戰車。在長勺和齊軍作戰。莊公(一上陣)就要擊鼓進軍,曹劌說:“(現在)不行。”齊軍擂過三通戰鼓后,曹劌說:“可以擊鼓進軍啦。”齊軍大敗。莊公正要下令追擊,曹劌說:“還不行。”(說完就)下車去察看齊軍的車印,又登上車前橫木了望齊軍(的隊形),(這才)說:“可以追擊了。”于是追擊齊軍。 打了勝仗以后,魯莊公詢問取勝的原因。魯劌答道:“打仗,要靠勇氣。頭通鼓能振作士兵們勇氣,二通鼓時勇氣減弱,到三通鼓時勇氣已經消失了。敵方的勇氣已經消失而我方的勇氣正盛,所以打敗了他們。(齊是)大國,難以摸清(它的情況),怕的是有埋伏,我發現他們的車印混亂,軍旗也倒下了,所以下令追擊他們。”
曹劌論戰》  選自《左傳》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公與之乘。戰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文章TAG:曹劌論戰譯文曹穢論戰語文古文翻譯

最近更新

  • 蜻蜓低飛的原因,雨天是捕食好時機蜻蜓為什么要低飛?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蜻蜓以大部分昆蟲為食,而昆蟲在雨天是低飛所以蜻蜓也是低飛,因為它能找到并捕捉到更多的食物,換句話說,就是,蜻蜓要下雨了低飛因為下雨的時候,空氣的濕度大,而且蜻蜓飛 ......

    杭州市 日期:2023-05-06

  • 假鮑魚,假鮑魚怎么做好吃醬爆假鮑魚的家常做法

    假鮑魚怎么做好吃醬爆假鮑魚的家常做法主料:假鮑魚輔料:蔥姜蒜紅辣椒面醬花椒做法:1假鮑魚清洗干凈備用,用鹽多搓洗幾遍,才能把粘液洗凈。假鮑魚越新鮮粘液越多,洗這個一定要有耐心。2蔥 ......

    杭州市 日期:2023-05-06

  • 藝術意境,藝術的意境是什么與什么的有機統一

    藝術的意境是什么與什么的有機統一2,簡單論述中國藝術的意境3,藝術意境與藝術典型的關系是什么4,美術的意境是什么1,藝術的意境是什么與什么的有機統一藝術的意境是“情”與“景”的有機 ......

    杭州市 日期:2023-05-06

  • 合作競爭,競爭合作

    競爭合作合作中競爭,競爭中合作{0}2,什么是競爭與合作就是在合作中競爭,在競爭中合作{1}3,在合作中競爭的內涵是什么合作是競爭的前提,是大環境;競爭可以,但不能有損合作{2} ......

    杭州市 日期:2023-05-06

  • 團員的義務,團員履行的義務共什么項

    本文目錄一覽1,團員履行的義務共什么項2,團員的責任和義務是什么3,共青團團員應履行哪些義務4,團員的義務是什么5,團員應怎樣履行自己的義務1,團員履行的義務共什么項4項{0}2, ......

    杭州市 日期:2023-05-06

  • 車標大全,汽車車標大全及其含義:汽車也有logos

    automobile車標指各種汽車品牌的標識,主要用于車輛識別,汽車的車標總結汽車車標指各種汽車品牌的標識,主要用于車輛識別,車標大全及其含義車標大全及其含義眾所周知,很多產品都有 ......

    杭州市 日期:2023-05-05

  • 家庭版煎餅果子,自己在家怎樣做煎餅果子

    自己在家怎樣做煎餅果子面粉加涼水,成面糊狀,別太稀,也別太干,用筷子挑一下,能掛絲就好,用平底鍋做的話,熱一下鍋,把平底鍋上抹層油,倒進一勺子面糊,盛稀飯的勺子就行,別倒太多,不然 ......

    杭州市 日期:2023-05-05

  • 數學論文初中,數學論文范文初中 500

    數學論文范文初中500數學論文www.wsdxs.cn/html/shuxue你想寫關于那個方面的論文啊{0}2,初中數學論文常言道:“萬事開頭難”。要想上好一堂數學課,良好的開端 ......

    杭州市 日期:2023-05-05

主站蜘蛛池模板: 象山县| 靖远县| 郓城县| 通江县| 南汇区| 德兴市| 南宁市| 通山县| 济源市| 衡南县| 宁海县| 黄大仙区| 德令哈市| 刚察县| 罗江县| 奉贤区| 黄石市| 会宁县| 新巴尔虎右旗| 麻城市| 阜阳市| 太保市| 百色市| 方山县| 宁阳县| 昌吉市| 吴堡县| 黎城县| 莱西市| 利津县| 远安县| 湖州市| 蓬莱市| 浑源县| 抚远县| 新河县| 玉门市| 洪江市| 阿鲁科尔沁旗| 平湖市| 日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