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主要原則:要準確把握“堅持解放思想、突出實踐特色、貫徹群眾路線、正面教育為主”的原則中共十六大歷史背景,是我們黨在開始實施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第三步戰略部署的新形勢下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會,極大地統一了全黨的思想,極大地振奮了全國人民的精神,進一步樹立了我們黨堅持改革開放、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良好形象,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十六大報告的重要主題,它既是一個嶄新的概念,更是一種理論,6、突出一個主題,即“科學發展、四求先行”的主題。
是我們黨在開始實施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第三步戰略部署的新形勢下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會,極大地統一了全黨的思想,極大地振奮了全國人民的精神,進一步樹立了我們黨堅持改革開放、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良好形象。對于確保社會主義中國在風云變幻的國際局勢中保持高度穩定和強大生機,確保我們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和不斷增強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確保我們勝利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目標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擴展資料一、大會的主題是: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繼往開來,與時俱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為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而奮斗。二、大會的議程:1、聽取和審查十五屆中央委員會的報告。2、審查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的工作報告
十六大以來,黨中央提出了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1、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2、科學發展觀核心是以人為本。3、科學發展觀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4、科學發展觀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5、高舉一面旗幟,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6、突出一個主題,即“科學發展、四求先行”的主題。7、抓好一個載體。8、貫徹一條主線,即應對全球金融危機沖擊,保持經濟持續平穩較快發展這條主線。9、明確三個著力點:即著力轉變不適應不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思想觀念;著力解決影響和制約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著力構建有利于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10、總體要求:要努力實現“黨員干部受教育、科學發展上水平、人民群眾得實惠”。11、總的目標:是“提高思想認識、解決突出問題、創新體制機制、促進科學發展”。12、主要原則:要準確把握“堅持解放思想、突出實踐特色、貫徹群眾路線、正面教育為主”的原則
3、黨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有哪些?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黨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在本世紀頭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使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按照這個目標,到2020年,中國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將超過3000美元,相當于那時中等收入國家的水平,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十六大報告的重要主題,它既是一個嶄新的概念,更是一種理論。與我黨其他文獻論及的“小康社會”不同,報告首次闡述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階段、目標、途徑、內容等諸方面,這一提法拓展了我黨關于社會發展的戰略理論,標志著現代化理論更合乎中國國情、更有中國特色和中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