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高降水少,河南、安徽遭遇旱情。中央氣象臺)黃淮地區將迎較強降雨,河南安徽旱情有望緩解,今年河南澇災非常嚴重,造成530多萬畝糧食絕產,受災面積達到1500多萬畝,對河南糧食豐收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像我們山東地區,氣候狀況與河南基本相同,現在我們河南有的地方旱情仍然是十分嚴俊,這完全是事實,就象我們許昌地區,雖然是在六月九號的晚上,是雷雨交加下起來了大雨,可是由于時間短占分布不均勻,有的地方旱情并沒有解除。
1、河南持續高溫引發旱情,玉米地該不該澆水?
夏秋交替時節,此時白天氣溫均在33℃左右,有些地方會出現37℃左右的高溫悶熱天氣。這種情況下,莊稼(特別是玉米)本身水分蒸發量就比較高,又加上土壤中水的水分不斷揮發,此時,三天不下雨,莊稼地就會出現旱情,像我們山東地區,氣候狀況與河南基本相同。大田農物作物主要種植的是玉米,其它黍糧谷物(地瓜、花生等)相對面積就少一些,
此番高溫天氣,勢必給一些地塊帶來旱情,影響玉米的正常生長。眼下,大部分玉米已經進入灌漿期,籽粒開始蓬勃漲發,也有一部分正值揚花授粉階段,如果這時遭遇連續干旱,最容易使玉米棒產生粃粒或籽粒不全,甚至出現不結棒穗的現象。種地人都知道,遇到這種情況,就要馬上采取措施,引水灌溉,或開闡放水,或抽水澆灌,只要有水源,就要設法澆一遍,
2、黃淮將迎較強降水,河南安徽的旱情能緩解嗎?
隨著長江中下游地區進入梅雨季,我國南方地區的主雨帶也在北抬,根據中央氣象臺的預報:6月11日-13日,我國黃淮地區將會迎來一輪較強降水過程,持續干渴的河南中南部、安徽西北部也在降水覆蓋范圍之內,本輪降水無疑是一場“及時雨”,對于緩解當地的旱情十分有利!氣溫高降水少,河南、安徽遭遇旱情!今年5月以來,我國黃淮西部地區降水偏少,氣溫偏高,氣象干旱不斷發展,到6月初已經發展成為重到特旱,旱情中心就是河南中南部、安徽西北部,對當地農作物的生長造成不利影響。
(全國氣象干旱綜合監測,來源:中央氣象臺)黃淮地區將迎較強降雨,河南安徽旱情有望緩解!對于河南、安徽地區的朋友來說,一場及時雨是大家期盼已久的,根據中央氣象臺的預報,從6月11號開始,黃淮西部地區將會迎來一場過程性降水,降水量普遍會達到中到大雨,甚至暴雨,局地還會有大暴雨,這對于緩解河南、安徽等地的旱情十分有利!(全國降水預報,來源:中央氣象臺)上圖是6月11日晚間至12日白天的降水預報,可以看到:河南、安徽等地(紅圈處)普遍會出現大到暴雨,甚至大暴雨,這將是本輪降水最強的時段。
(全國降水預報,來源:中央氣象臺)6月12日晚間到13日白天,黃淮地區的降水將會向東向南發展,河南地區的降水將會減弱停歇,但是安徽等地的降水仍將繼續,普遍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因此,此次降水過程對于安徽地北部地區的旱情緩解更為有利,河南中南部地區的降水持續時間較短,降水量也相對較少,綜上:及時雨緩解旱情,但需要注意的是,一次有效降水對于增加土壤墑情較為有利,但是想要補充水庫池塘蓄水還需要持續性的有效降水,目前我國主雨帶仍然停留在長江流域地區,干渴的黃淮地區想要迎來持續性有效降水,還需要再等一等。
3、河南省南陽旱情嚴重為什么等待上天下雨?水利設施配套哪?
南陽原本就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往年的降水量完全滿足農作物的生長需要,因此就沒有相關的農作物水利設施,近幾年有相關的灌溉也是從附近的水庫引水,旱天水庫的存水下降也不足以支撐灌溉,總體而言:1.氣候條件的適宜,南陽自古就沒有灌溉的習慣;2.水利設備的規劃不到位,沒有真正的因地制宜;3.環境的劇烈變化,地下水位的嚴重下降,河流的干枯,降水的銳減加劇的旱情。
4、今年河南澇災嚴重,如果小麥播種不上,會不會引起糧食漲價?
導讀:河南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糧食總產量超過了1300億斤,洪澇災害并未造成糧食減產,目前正是國慶節,小麥種植的黃金季節,不影響河南小麥播種!今年河南澇災非常嚴重,造成530多萬畝糧食絕產,受災面積達到1500多萬畝,對河南糧食豐收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河南如此澇災,究竟對我國糧價是否有影響?河南省對我國糧食生產究竟有多么重要的地位?河南地處中原地帶,地勢非常的平坦,是我國四大產糧大省之一,每年總產量高達1300一斤,占全國糧食總產量的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