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地方,包紅包,還得有毛(角)票。有的地方包紅包,必須有零頭,不包整數,七五年,我未婚妻來我家,記得我母親包了8元紅包,必須是雙方家長見面了,己經確認這門親事了,女孩到男朋友家,這個婆婆或者公公必須給準兒媳包紅包,)再后來到現在給寶寶買過幾身衣服,一箱奶粉。
1、你們家寶寶出生,公婆給寶寶多少紅包?
別人家的我不知道,說說我自己,要去醫(yī)院之前,我公婆給了我老公一萬。我老公接了錢之后才給我說,(因為結婚的時候時候好像有外債,我是沒想要他們的錢)因為我懷孕的時候是完全性前置胎盤,必須剖腹產,而且還怕大出血,所以當時我們把錢留下來備用了,后來也沒用到,出院回來后,坐月子的時候。我又把一萬塊錢原封不動的還給婆婆了,說讓他們先拿著,
有債就先還債吧。因為我坐月子是過年,而且也是我們結婚后第一次過年,所以大年初一早上,婆婆給了我和寶寶一人一千。(說讓我用這個錢給寶寶買保險用,后來這個錢也確實給寶寶買保險了,而且我還又添了一點,)再后來到現在給寶寶買過幾身衣服,一箱奶粉。可能這些大家會覺得沒什么,我個人覺得挺好,我很感激,因為樣孩子本來就是我和我老公的事,他們能幫忙已經很好了。
按我這邊的風俗,是不需要給女孩紅包的,必須是雙方家長見面了,己經確認這門親事了,女孩到男朋友家,這個婆婆或者公公必須給準兒媳包紅包。(因為還沒有打結婚證,或沒有辦喜酒),這個紅包數量,各地的標準不同。隨著時期的不同,紅包的數量正在逐步增長中,由以前的8元錢,到現在的800元。甚至更多,由男方的家境,財力,還有男方的居住地那兒的習俗而定,
(這個也分檔次的)條件好的按最高檔次給啦。七五年,我未婚妻來我家,記得我母親包了8元紅包,那時去人家吃酒,一般的人都是包2元吃婚酒。2000年左右漲到200元,我臘月里去岳父母家送節(jié),丈母娘包了我6元。年代太久,有些細節(jié)記不大清楚,在農村,還有給“改口費”的說法。也就是女孩喊公婆為“爸爸媽媽”,這個叫“改口”,由開始的喊“叔叔阿姨”,改口喊爸媽,
不知其他地方有無這個習俗?因為人老了,記憶力差,年份及錢數不是十分準確。我也難得查了,只能說個大概,大約07年,我大兒媳到我家,我包了大約400元紅包。有的地方包紅包,必須有零頭,不包整數,如198元,208元,之類。還有的地方,包紅包,還得有毛(角)票,如198元8角。大約17年,我小兒媳到我家,我記得包了888元,
過年壓歲錢,好像是1888.8元。小兒媳那兒作興紅包有零頭,一個時期,還有一個村莊,一個地區(qū),這些習俗有差別。地區(qū)差別極大,我們這兒,春節(jié),小孩拜年,至少是一張4偉人,有的是2張。聽說有的地方有給10元,20元,一般人家準備許多小紅包,甚至有2元,4元的,我都不相信。我們這兒,春節(jié),親友第一次上門,一道來的小孩,是需要給紅包的,
3、你們生孩子公婆都包多少紅包?不給合適嗎?
說說我吧!我是一個90后,生我們老大的時候,我自己在公婆家待產,老公在外面上班,生的前一個月我就準備好了寶寶的所有東西,各種衣服包被證件還有生孩子需要花的錢,等到要去醫(yī)院的那天晚上,因為是夜里了,家住農村,公公給我找的車,然后從他的衣柜里拿出了厚厚的一沓錢交給婆婆,說去醫(yī)院用,我說我準備了,在包里,公公婆婆說不能用你的錢,我當時還楞了一下,不明白什么意思,因為情況緊急我也沒想那么多就去了醫(yī)院,生孩子期間所有費用都是公公婆婆的,包括吃飯買東西之類的。
后來出院了,我還讓老公把錢給他爸爸媽媽,覺得這么大年紀掙錢也不容易,我老公去給他也不要,吃孩子滿月酒,公公婆婆給了我六千塊錢,辦酒席的錢全部是他們出的,婆婆和我說,我一直沒給孩子準備衣服是覺得你們都年輕,我買的害怕你們看不上,就想著等你生的時候把錢都給你們,想買什么就買什么,年輕人比我們老人懂的多。我當時很感動!就是不給我這個錢我也不會說什么,因為我一直都知道孩子是自己的,就應該自己來擔責任,老人給我這個錢是他們心疼我們,不給這個錢我一樣會體諒他們,人總是要相互理解的,結婚八年了,從來沒和公公婆婆吵過一句架,他們待我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