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時候,高中一個班可以50人,也可以60人,也可以70人,總之,只有教室能夠放得下桌子,能裝多少是多少,但是現在的小班額政策要求高中每個班級人數不能超過54人,這就讓高中的錄取率進一步降低。中考不難,但不經過努力是考不上高中的,高中升學還得擇優錄取,經過努力的人將會是那個百分之七十里面的人,不經過努力將是那百分之三十里面的人。
1、為什么有很多人仍然考不上高中和大學?
小學生家長和學校給了孩子們太多的壓力,簡直是拔苗助長。孩子們在這一階段學習太累了,傷了元氣,所以到了初中就沒有太多的精力了。有些學生就跟不上節奏了,落后了,而且會失去學習興趣和信心,最后高中入學考試落榜是自然的,現在,小學家長不讓自己的孩子有玩的時間,除了吃飯睡覺就是學習,讓孩子們進各種補課班,不管孩子喜歡與否。
學校老師也拼命留作業,這是不科學的,孩子們首先要健康成長,然后是學習文化知識,一個不健康的學生不會有好的成績。學習也要按年齡段安排教學內容和作業,不可以累壞孩子,要循序漸進,不能跳躍,不可拔苗助長,小學學的好,考不上高中,另一個原因就是小學教學經常是填鴨式教學,鸚鵡學舌式教學。到了中學,這種法子有所改變,學生們就不適應了,就學不會應該掌握的知識了,
2、兒子考不上高中該怎么辦?
兒子考不上高中很好辦,但是家長的心理障礙很難辦,家長如真心為孩子著想,一切都好辦,孩子就去讀職高,學精一門技術,他感興趣的技術。為什么這樣說呢?如果家長擔心孩子考不上高中,說明孩子平時學習成績至少不優秀,甚至可能還差,如果真考上了高中,我們可以這樣試探地想象一下,他在每次高中學習過程中的考試排名將會怎樣。
高中學習容量大,知識學習可要求學生想象能力,深度思考能力,自律能力,高效率學習能力,不是簡單勤奮能解決問題的,這要求學生先天性的智力和高中以前的學習習慣和思維習慣,如果在初中學習過程中擔心高中考不上,這個信息也反映了自身的智力習慣和學習效率的情況,如果這樣的情況讀高中成績會很差的,對孩子身心健康影響極大。
而且他想學好,甚至拼命地學還很大概率學不會,當然還學不好,這樣的結果,孩子最大損失不是考不上好大學,而是浪費人生最寶貴的青春應有的時間。因為這個時間學了自己一直學不會的東西,那這一生的生存誰又能來負責呢?如果讀職高,學一門技術,他是一定學得懂的,在這個寶貴的時間里學精一門技術,這一生的生存問題是可以解決的,
3、老師說中考,十個人有四個人考不上高中,是真的嗎?
考大學容易,考高中難,這是很多地方面臨的一個很現實的問題。現在,隨著高校的擴招,上大學已經不是什么難事了,2019年參加高考的人數有1031萬,大學錄取820萬,錄取率高達79.53%,也就是說10個高中生中,有接近8人,能夠考上大學,而考上本科的也接近5人,但是,高中錄取率卻沒有那么樂觀!10個人中有4個人上不上高中,也就是60%的錄取率,這樣的錄取率是令人羨慕的,實際上,很多地方的錄取率都低于50%,有的地方甚至只有30%多的錄取率。
為何高中錄取率這么低?首先,這是國家政策發展的需要,在國家《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征求意見稿)》明確指出:今后一個時期總體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學校招生規模大體相當。也就是說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學校的招生比例大約是1:1,意味著多數地區,初中畢業生一半上高中,一半上職業學校,這是因為國家需要大量的技能型人才,而如果初中畢業生都擠入高中,然后考上大學,只有很少一部分學生在大學畢業后能稱為“白領”,這些大學生又不愿意而且也無法稱為技工,所以一方面造成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一方面眾多技術型崗位又面臨缺乏勞動力的問題,所以從中考后分流,是國家發展的一個方向,
其次,優質教學資源少。隨著城市化的擴張,很多城市的面積迅速擴大,人口不斷增加,但是高中學校的數量增長不快,因為學校的增長,不僅需要教室、多媒體等硬件設施,還包括老師這樣的軟件資源,不是短時間就能彌補上的,所以導致城市的高中錄取率更低,很多城市的高中錄取率都低于50%,最后,小班額政策,進一步降低高中錄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