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茶葉大多數只做綠茶,例如日照綠茶、嶗山綠茶,但南方的茶葉制作紅茶、青茶、黑茶的較多。感謝邀請日照綠茶近年來發展迅速,特別是最近幾年,隨著越來越多的人群對日照綠茶的認可,知名度不斷提高,產量越來越大,價格越來越親民,已走進了千家萬戶的小茶壺。
1、山東日照綠茶來自南茶北引的哪一個品種?
本人喜歡喝茶,對茶的種類若知一二,本人在山東青島也熟悉,其實大約上世紀五十年代,就有農業科技人員提出“南茶北引”的想法與建議,認為山東省青島市嶗山三面臨海,環境優美,氣候溫和濕潤,水質優良,土壤呈酸性適宜種植多種茶葉,從哪時南茶北引工程就拉開了新的序幕!南茶北引構思設想以但提出,得到青島市建設局園林管理處的響應,可能大約在1957年的時候,山東園林管理處開始茶苗移植試驗,引種的絕大多數是皖南、浙江的優良品種。
試驗地點是在青島市太平山南麓苗圃內,當時也可能是初出茅廬,經驗不豐富,加之茶苗啟運時間不當,根部損傷較重,倒置哪一次培植完全失敗!1958年青島市再次試種茶苗,由杭州引種,在中山公園太平山南麓的空曠地帶試種,出苗率達70%左右,可算得上有所成功!1960年,進行茶苗移植試驗工作,64年開始在5-7年生的茶樹上,打頂采摘茶葉,加工試制毛茶3斤,
感謝邀請日照綠茶近年來發展迅速,特別是最近幾年,隨著越來越多的人群對日照綠茶的認可,知名度不斷提高,產量越來越大,價格越來越親民,已走進了千家萬戶的小茶壺。1997年,日照綠茶的先驅者、江北綠茶第一村薄家口村茶農薄子高、薄懷江率先在自家茶園建成冬暖式大棚,對茶園進行越冬采摘管理并獲得成功,從此打破了長江以北冬季無茶的先例,寒冷的冬季,剛采摘下來的嫩芽不用出棚就有人在棚里收購,一斤鮮葉的價格就在160左右,那時的人工費不過二十塊錢左右,一斤干茶的價格在一千左右毫不為過,
隨著棚茶的迅速推廣,現在剛采摘第一批嫩芽的價格已經維持在300塊錢左右。日照綠茶質量最好的階段應該是清明后谷雨前這段時間采摘的鮮葉了,經過漫長嚴冬沉淀,初春打破休眠后發出的第一批嫩葉顏色蛋黃,節間短,粗纖維、礦物質含量高,鮮葉價格一般在150一斤左右,第一批干茶上市后價格基本在800塊錢左右,物以稀為貴嘛,隨著天氣的轉暖,開采的茶園越來越多產量越來越大,價格也程下降趨勢,直到六月份夏季茶園冭移前,鮮葉價格已經降到二十塊錢左右,
茶葉進入夏季管理,基本上是一年價格最低的時節,夏季雨水豐沛,溫度高,茶葉產量最高,但品質最差,因此一般選擇夏季冭移,這段時間的茶葉鮮葉基本維持在五塊錢左右,最近幾年隨著紅茶炒制技術不斷提高,夏季茶葉又有明顯的提升空間,但精明的弄茶人為了提高次年的春茶質量和產量,一般都會對茶園進行修剪管理。秋茶因為日照時間逐漸變短氣溫程下降趨勢而品質也逐漸上升,所以說秋茶的味道雖明顯不如春茶,但相比來說比夏茶品質更好,我們茶農一般選擇自留一批茶葉進行加工,除了自己喝以外,再送送親朋好友,秋茶的價格從初秋的十多塊錢一斤到最后的三十多塊錢一斤,價格程上升趨勢,
3、山東日照、嶗山、煙臺等地的北方綠茶,與安徽浙江等地的南方綠茶相比,哪種品質更好?
歡迎關注【懂茶帝】茶的品質是由很多因素決定的,例如緯度、海拔、技術成熟度、產業規模等等。相對來說,南方的茶園規模更大、茶產業更成熟,但僅就“北方、南方”這一緯度因素來說,北方茶更適宜制綠茶,而南方茶更適制紅茶,北方的茶葉大多數只做綠茶,例如日照綠茶、嶗山綠茶,但南方的茶葉制作紅茶、青茶、黑茶的較多。緯度對茶樹物質代謝的影響是很大滴,會導致茶葉內含物質的變化,從而使鮮葉的質量不同,
接下來就講講茶樹種植于緯度的問題。茶區分布在哪?我國的茶葉大多產自南方,這是眾所周知的,北方大部分地區,冬季溫度太低,土壤多為堿性土,不適合茶樹的生長,但北方的局部地區,如陜西的南部、河南的南部、山東的膠東地區以及甘肅南部的局部地區,土壤氣候條件,基本適宜于茶樹生長,就茶區分布而言,最北茶區處于北緯38°左右(如山東半島茶區),最南的茶區是北緯18°-19°左右的海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