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洛陽建都的朝代平均壽命高達111年。先說洛陽第一朝,斟鄩(xún)斟鄩曾是夏朝的一座都城(并不是唯一),也是現代洛陽的前身,白馬寺洛陽是中國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洛陽市圍繞“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絲路起點,山水洛陽”的城市品牌形象,整合旅游產品,截至2011年,洛陽有世界地質公園兩家。
1、洛陽的13朝古都,與西安的13朝古都,究竟哪個分量更足一些?
提起13朝古都,相信大部分人都會想到西安(長安),因為這所城市一直以來的宣傳口徑都是這個。但近些年還有一所城市,也開始對外聲稱自己為13朝古都,沒錯,他就是洛陽(河南?。5珕栴}在于,如果這兩所城市都聲稱自己為13朝古都,那么究竟哪一個分量更足一些呢?今天筆者就跟大家一起研究一下,看看這兩所城市,到底哪一所才是實至名歸的13朝古都,
備注,下文都是筆者的個人看法,所以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下不同意見。先說洛陽第一朝,斟鄩(xún)斟鄩曾是夏朝的一座都城(并不是唯一),也是現代洛陽的前身,斟鄩的建都時間約為公元前1680年至公元前1540年,持續時間為140年。而將這里作為都城的統治者則是夏朝知名君王太康(被后裔篡位殺害),洛陽之所以說斟鄩是夏朝古都,是因為他們在哪里出土了二里頭遺址,并被確認為我們東亞地區最早的青銅器王權國家都邑。
此外,根據史料《史記·夏本紀》記載,斟鄩也確實曾被夏朝作為都城,第二朝,西毫西毫是商朝時期的都城之一(商朝多次遷都),其建都時間約為公元前1540年至公元前1380年,持續時間為160年。而將這里定為都城的則是商朝開國君王,商湯(商湯推翻夏后氏且焚毀其舊都,并在隔壁另建新都),之所以說西毫為商朝都城,是因為1983年時洛陽新建某處基建工程,但無意間發現了偃師商城遺址,并根據考古發掘后確定,這里就是商朝的第一個都城。
此外,事后在翻閱《史記·殷本紀》等資料時,也確認了這一發現,第三朝,成周成周是西周時期的都城之一(周朝數次遷都,且分為西周與東周),其建都時間約為公元前1020年至公元前771年,持續時間約為275年,將這里定為都城的是西周第二位君王周成王(由周公旦輔政,也正是在此期間確認了周朝分封制的雛形)。之所以說成周是周朝都城,是因為根據《史記·周本紀》記載,象征著周王室權力的的九鼎一直被存放在這里,而因為九鼎在這里,所以法理上這里就是周朝都城(沒有明確記載,但也不能因此否定),
第四朝,洛邑洛邑是東周時期的都城之一,其建都時間約為公元前771年至公元前256年,時間為515年。將這里定為都城的是東周第一位君王周平王(有弒父嫌疑,所以不被諸侯認可),洛邑的都城地位不用懷疑,因為各種各樣的史料上都是記載得非常明白,隨便翻閱便能看出。不過這里需要提到,史料上不會記載都城二字,只會記載王城二字,原因是周朝時期最高統治者便是周王,
第五朝,雒陽雒陽是東漢時期的都城之一(東漢有過三座都城),其建都時間約為公元25年至公元190年,持續時間為165年。將這里定位都城的是東漢開國皇帝,漢光武帝劉秀,這里需要指出的是,劉秀之所以定都這里,是因為當時的長安已經不堪重負,所以不得不遷都這里,且這里才是他起家的大本營之一。后八朝再往后還在洛陽定過都城的包括曹魏,西晉,北魏,隋朝,唐朝(武則天),后梁,后唐,后晉等,
而之所以將這八個一起說,是因為他們加起來的建都時間都不如一個東周甚至西周來得長。而且這八個朝代有很多都是割據政權,且都非常短命,所以筆者就在這里一筆帶過了(后梁,后唐,后晉都不超過15年國祚),再說西安第一朝,鎬(hào)京鎬京也是西周時期的都城之一,其建都時間約為公元前1027年至公元前771年,持續時長為256年。
而將這里確定為都城的則是周武王姬發(周朝開國君王),這里需要提到的是,雖然有包括《史記·周本紀》在內的眾多史料證明,但西安確實沒有出土過太多相應的考古證據,第二朝,長安長安是西漢唯一正統都城,其建都時間約為公元前202年至公元9年,持續時長為211年,將這里確定為都城的是漢朝開國皇帝漢高祖劉邦。關于長安是西漢都城的這個事實,筆者就不做過多解釋了,畢竟這個很多史料上都有記載,且西安也有相對應的考古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