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歷史悠久的小學,尤其是知名度高的小學,往往都會有自己的特色和教學傳統,有自己的底蘊,這是任何新的學校不能比的,下面的圖片都是選自我們這里一所小學的學生活動圖片。小學階段,對于孩子習慣的養成和綜合素質的提升,至關重要,所以不能忽視,再者,從孩子角度來看在公立學校學習,利于孩子今后的而發展,孩子壓力小,能愉快地完成自己6年的小學生活。
1、小孩幼升小,入讀新建的公立小學,有什么利弊?
孩子幼升小,加以你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去選擇。我是公立學校的一名教師,我覺得公立學校的教師師資雄厚,教師穩定,教師教學水平高,對學生真心的愛護,加上國家的大力扶持,尤其是新建的學校,他為了生存肯定在教學管理、師資水平、教學質量上下大力氣,否則在競爭激烈的今天是生存不下去了,再者,從孩子角度來看在公立學校學習,利于孩子今后的而發展,孩子壓力小,能愉快地完成自己6年的小學生活。
2、選擇省會城市新建的小學好還是地級城市最好的公立小學好?
哈哈,謝謝邀請!我個人認為如果省會在市內,還是不錯的!原因如下:一,新高考迫在眉睫,然而不再單單考文化,而是考見識,舉個例子,有一年高考語文考題考的共享單車,雖然對于大城市特別是省會并不陌生,而對山區小孩子,可能從來沒聽過,沒見過,自然而然要以此寫東西,城市的占了優勢!二,省會城市信息更多。比如說在成都的信息,與咱大雅安,誰的信息更靈通?不說也知道答案!三,教育資源分配問題,
3、新建的小學,從一年級開始招生還是1-6年級都接受轉入的學生?
從精教細養一批屬于具有自己學校特色的學生來講,應該從一年級新生招起,并加強管教和培養;從學校效益、不空荒校舍資源等方面來講,應該從1至6年級都招,以增加人氣和熱火勁兒;從方便學生入學讀書、接受教育來講,更要敞開學校大門廣招、廣泛接受四面八方來的適齡少年。這是辦學的目的和方向,從適用實際和可行的辦法講,我認為第三條最好,這體現了學校教育的全面性和來者不拒性。
4、女兒今年上小學,被一個今年9月剛開始招生的公辦小學錄取,要不要去讀啊,心里沒底兒?
小學階段,對于孩子習慣的養成和綜合素質的提升,至關重要,所以不能忽視,一個歷史悠久的小學,尤其是知名度高的小學,往往都會有自己的特色和教學傳統,有自己的底蘊,這是任何新的學校不能比的,下面的圖片都是選自我們這里一所小學的學生活動圖片。前一段時間,有個親戚的同樣遇到類似的問題,我給出了兩點建議:1、提前了解學校的師資情況:這里的師資,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學校校長,一個是其他老師,
在一個學校,校長的認知水平和教育教學思想是非常重要的,正所謂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如果校長有比較高的眼界和格局,這個學校即便是新學校,也能抓好教學,也會開展很多有意義,有價值的活動,來提升學生的能力,新學校的校長一般都會是教育局從別的學校選派,這個應該不難打聽。其次,要看看這個學校的老師來源,如果全部是新招聘的大學生,就要慎重一些,大學生雖然有精力,有干勁,但是教育和教學,尤其是小學教育,經驗必不可少,
一個年輕教師的成長,往往需要幾年的時間,誰也不想讓自己的孩子當“小白鼠”。另外,年輕老師工作之后還面臨這談戀愛、結婚生子等很多問題,一般都會在工作6年之內完成,小學老師以女老師居多,這個對孩子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如果大部分是從其他學校招聘的骨干教師,再加上新招聘的年輕教師,這樣的師資對學生的消極影響會小些。
2、提前了解片區生源情況:學校的好壞,除了師資之外,就是生源狀況,這是最重要的兩大因素,師資狀況決定了怎么教,生源狀況決定了如何學,家庭的重視情況,影響孩子的學習狀態,影響學校的學習氛圍。一般來說,來自工薪家庭,往往在培養孩子的身上花費更多的時間、精力和金錢,孩子的學習成績更好,而那些留守兒童比較多的學校,學生的成績較差,學習氛圍也不會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