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湖北省的恩施市很多人都不太了解,包括我這個地道的湖北人對恩施也不是十分的了解,也去過不少次,感覺恩施的風景真的沒的另外恩施人十分的淳樸和熱情,在旅游資源這方面,恩施絕對是發展超前的,也可以說旅游是恩施當地的支柱產業之一,同時恩施的富硒綠色食品、清潔能源、生物醫藥、新型建材、現代煙草等,構成了恩施的六大支柱產業。
1、湖北恩施發展的怎么樣?
提到湖北省的恩施市很多人都不太了解,包括我這個地道的湖北人對恩施也不是十分的了解,也去過不少次,感覺恩施的風景真的沒的說,另外恩施人十分的淳樸和熱情,在旅游資源這方面,恩施絕對是發展超前的,也可以說旅游是恩施當地的支柱產業之一,同時恩施的富硒綠色食品、清潔能源、生物醫藥、新型建材、現代煙草等,構成了恩施的六大支柱產業。
不得不說的是恩施的富硒綠色食品產業,恩施擁有全國最大的“硒”,并且恩施以微量元素“硒”撬動全域發展,打造成了當地特色產業,并被為“世界硒都”其實整個恩施的GDP,在全湖北省來看說并不出色,基本來說屬于墊底的情況,2017年整個恩施州地區生產總值801.23億元,值得一提的是恩施全年接待旅游者5132.89萬人次,實現了從4000萬到5000萬的跨越,
旅游發展跨越較大,同時去年恩施州硒產業總值380億元,撐起當地經濟“半壁江山”。由于人們越來越注重健康和養生,而恩施又有廣袤的“硒”元素,中國硒產品博覽交易會在恩施舉行了四屆,最近幾年像沃爾瑪、易初蓮花、家樂福等120家采購商、80多家投資商,阿里、京東、天貓等20多家電商搶先入駐恩施,采購健康價值較高的富硒綠色食品。
(恩施大峽谷,如同仙境一般)恩施森林覆蓋率高達72%,是武陵山腹地的“綠色明珠”,恩施擁有星斗山、木林子、七姊妹山、巴東金絲猴、咸豐忠建河五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恩施同時擁有“世界唯一探明的獨立硒礦床”“全球最大的天然富硒生物圈”,擁有全球聚硒能力最強的植物“恩施堇葉碎米薺”未來的恩施將是“中國硒谷”“世界硒都”,
2、湖南人和湖北人怎么區分?
我本人是湖南人,我來談談湖北人和湖南人的共同點和不同點。湖南和湖北同屬一個楚,同飲一江水,同在一湖旁,互相稱兄弟、半個老鄉,都屬于楚文化的分支,但其實彼此之間各方面差別都非常大,湖北人較圓滑,精明,會做生意。湖南人性格剛強,固執比較自大,說得不好聽就是有點夾生,但性耿直,就算打不過也要打,有狠勁,吃得苦,霸得蠻,
湖北人要精些,碰到強敵會轉彎,“天上九頭鳥,地上湖北佬”就是這個意思。湖北和湖南人性情都比較急爆,愛吃辣好斗狠,湖南人吃的是干辣,不愛喝湯。湖北人特愛喝湯,面食多一些,湖南人相對說,更好面子,愛享受就算窮得只有10塊錢也要穿得很體面。而湖北人比較愛賺錢,精打細算,湖南人不愛多說多話,說一不二,湖北人愛侃,說得多做得少。
總的來說湖南人性格比較冷,現實,狠些,湖北人較波辣,有包容性,柔和一點,也有些讓人難以琢磨,湖南人刀剛火辣的性格特征十分鮮明,湖南人能說會道,語言豐富得像個雜貨鋪,向來有“湖南地出金,十里不同音”的說法。自宋以降,中國的經濟政治文化重心南移,湖南也歷經幾次大的移民,他們與先秦湘楚先民們一起,歷經楚文化的激蕩以及中原文化等的洗練,創造出了湖湘文化,
宋代中國四大書院,湖南就獨占其二(長沙岳麓書院、衡陽石鼓書院)。自此,湖湘教育逐漸居于中國前列,風氣愈盛,至近代湖南人創造了“中興將相,什九湖湘”、“半部中國近代史由湘人寫就”、“湖南人材半國中”、“無湘不成軍”等的盛況,湖南騾子精神:吃得苦,霸得蠻,舍得死,不服降。湖北人淵源于黃河長江流域之中華正統,
鼎盛于春秋戰國之楚。衰弱于始皇帝的征服,湖北的湖泊數量為中國之最,所以,湖北人愛吃魚,尤以鯧魚為名。“十年淹九水”的湖北,以水為盛,湖北人以水為鄰,與水抗爭,在治水中也有了“水”的性格,水之浩浩淼淼,水之坦坦蕩蕩,水之浪漫靈動或靜謐閑適,水之知進識退,水之洶涌澎湃,以至水之桀驁不馴,無不在湖北人身上烙下深深的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