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的,黑嫂的觀點不是這樣,舉這個例子是想說明,假如想種菜,首先得把自己的管理能力提上去,這里說的其實是農(nóng)業(yè)技術,比如種這個西紅柿,你得明白它需要的溫度,以及相應的管理方法,而不是別人種,我也種,別人會管理,自己會不會呢。據(jù)很多菜農(nóng)當初建蔬菜大棚都是貸的款呀,本來美滋滋的盤算著今年的收成,不料一場大雨全泡湯了。
1、今年的河南農(nóng)民該怎么辦?
首先我對這場水災給河南同胞帶來的災難深表痛心。當然人也應該學會知足,這是不幸中的萬幸,只要人好好的比什么都好,人在一切都在,實話實說,假設是很少一部分家庭,或者個別家庭受到了水災影響,哪怕房子被沖塌了,蔬菜大棚被沖塌了,賠個底朝天,已經(jīng)一無所有了,走投無路了,一般情況是沒有管的,那就自認倒霉好了。
但是一旦災害形成一定的規(guī)模,在我國一般都會得到社會各方援助的,牽腸掛肚,捐款捐物,還記得2018年8月19號發(fā)生在山東壽光的那場水災嗎?我還記憶猶新。有個小伙子站在淹到大腿的蔬菜大棚里,絕望地哭喊著:“我的蘿卜呢?我的芹菜呢?俺那個親娘啊,老天爺你不讓俺活啦!”當時看他那狀態(tài),精神已經(jīng)崩潰了,我看了心里很難受,替他感到難過,將心比心,擱誰身上也受不了啊,
據(jù)說,很多菜農(nóng)當初建蔬菜大棚都是貸的款呀,本來美滋滋的盤算著今年的收成,不料一場大雨全泡湯了。據(jù)統(tǒng)計這場水災給河南帶來的直接經(jīng)濟損失已達到600多億,還有間接損失更是無法估量,不過,天災無情人有情,中華民族經(jīng)歷過無數(shù)次大災大難,有自然災害,也有人為的,都咬牙挺過來了。2008年那么大的一場災難,都挺過來了,溫家寶總理更是在黑板上揮筆寫下了“多難興邦”這四個大字來鼓勵汶川人民,表達重建美好家園的信心,也給全國人民樹立信心,
目前需要做的,就是妥善安排災民的生活,等洪水退去,再一步一步的來,在政府的幫助下,慢慢恢復生產(chǎn)。事實已無法改變,凡事往好地方想,說不定因禍得福呢,當然除了在地震中失去生命,或造成殘疾的,已無法改變這殘酷的現(xiàn)實,因為這個是用金錢買不來的,那么除此之外,很多災民后來因禍得福了,以前的低矮的房屋,現(xiàn)在都變成寬敞明亮的大房子了,甚至很多人住上了小別墅,面對采訪時,汶川人民激動的流下了眼淚,感謝國家感謝黨,感謝為災區(qū)獻愛心的同胞們,
2、回河南農(nóng)村種菜怎么樣?
我是黑嫂,我來回答。隨著農(nóng)村的快速發(fā)展,很多人想要回到農(nóng)村來創(chuàng)業(yè),養(yǎng)殖、種植是兩大選項,在種植里,種菜是個大熱門,那有人就會說了,我是河南人,我想回到河南農(nóng)村種菜,這樣可行吧?黑嫂是河南人,豫北地區(qū),黑嫂也種過菜,朋友中也有很多人現(xiàn)在仍然在種菜,所以對這個事兒有自己的深刻理解。有人會說,現(xiàn)在菜很貴,所以不管在什么地方的農(nóng)村,不管種什么菜都是可以的,
其實這有些想當然,因為種菜的影響因素太多,所以我們不能認為外面菜貴,所以就理所當然的認為種菜一定行。這里面的影響因素都有哪些呢?黑嫂分別舉兩個例子來說一下,一、無意中的菜花去年的時候,朋友小彬春季種的西紅柿,其實他已經(jīng)種了好幾年西紅柿,他主要是包別人家的地,包了二十畝,全部用來種西紅柿。他一年種兩季,春天這一季大棚,秋天這一季露天,
春天一季掙了一些錢,但到了秋季時,周圍有很多人種的菜花,他覺得這不行。因為菜花屬于一種冷門菜,而且容易霉變和爛,這東西如果大規(guī)模種植,其實是有風險的,但到了菜花成熟后,突然間價格飆升,一斤可以達到三塊。三塊錢一斤的菜花,這是什么概念?加上菜花產(chǎn)量高,種的人都掙了好錢,這樣看起來,似乎種菜就會掙錢,但是我們要明白這里面的一個不確定性,在種的時候,沒有人會料到菜花會漲到如此價格,因為往年都是三五毛一斤,甚至有時候不到一毛,菜花都爛在地里也沒有人要。
舉這個例子,是在說明種菜的不確定性,種的時候,沒有人就知道什么會貴,什么會便宜,所以大家基本上都是在冒險,對了就掙錢,不對就算是白搭了一季,那有人會說,這能搭上什么呢?這正是咱們下面要說的。二、枯萎的西紅柿前面咱們不是說了嗎,小彬種了二十畝西紅柿,去年秋天的時候,別人都種了菜花,他仍然種的西紅柿,他春季用的大棚種植,到秋天這一季時,大棚上面的油布是不能有的,要不然溫度太高了,所以得掀開,其實就是露地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