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家里沒有自閉癥孩子,但是我也經歷過孩子差點被誤以為是自閉癥孩子的焦慮。之前沒接觸過自閉癥孩子,去了康復中心之后,才感覺有個健康的孩子有多么重要,家里有個自閉癥的孩子,家里可能要忍受外人的歧視,孩子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生活能力也不能自理,一輩子都在康復的路上,自閉癥孩子就是行為很刻板,鸚鵡學舌,不斷的重復你說的話,看著孩子真是可憐,希望他們在康復路上變得越來越好,起碼能自理。
1、中國現在有多少自閉癥的兒童,為什么患自閉癥的孩子會越來越多?
我國目前還沒有全國范圍內的關于自閉癥的流行病學調查資料,只有大略的估算數據,目前全國自閉癥患者估算為1000萬人,其中大概200萬兒童。部分省份有一些相關的報告,比如福建14歲以下兒童自閉癥患病率為0.28‰,遵義市為0.56千分之,2008年香港地區0-4歲兒童自閉癥患病率為0.549‰,15歲以下兒童患病率為1.68‰(接近澳大利亞和北美,但低于歐洲),
這些年我國自閉癥發病率的確呈現上升趨勢。再來看全球,1994年美國的統計數據,自閉癥患病率為0.2‰~0.5‰,但今年這一數據上升到了1‰~2‰,而整個自閉癥譜系障礙(ASD,自閉癥是ASD的一種)的患病率在2002年14個州的均值為6.6‰,最高的州達到了10.6‰!2006年英國的統計數據顯示,ASD發病率高達11.61‰,其中典型的自閉癥發病率為3.89‰,整體上看,全球自閉癥譜系障礙(含典型的自閉癥)發病率都呈上升趨勢,
雖然從統計數據上看發病比例是在上升,但實際情況還有待研究,導致數據上升的因素可能很多:1、診斷標準的不斷調整2、診斷技術的改進3、父母及社會對自閉癥早起診斷的重視和普及4、新的病癥被納入ASD的范疇還是以中國為例,我們對于自閉癥的認知,研究,診斷和治療起步都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多年前甚至都沒有明確自閉癥的概念,很多ASD的孩子都被歸于其他疾病,隨著認知和醫學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孩子被正確地診斷和治療,這無疑導致了統計數據的快速上升,但并不意味著實際患者的上升。
2、有個患自閉癥的孩子,你是什么感受?
雖然我家里沒有自閉癥孩子,但是我也經歷過孩子差點被誤以為是自閉癥孩子的焦慮,我家孩子從1歲八個月開始,之前不說話,也沒有眼神交流,理解能力也不行,說什么也聽不懂,連最簡單的爸爸媽媽都沒叫過,心情可想而知,特別焦慮,特別擔心,去醫院檢查,檢查都正常,診斷是語言發育遲緩,之后帶他去上早教,看卡片看書,也是不配合,你教他也不跟你學,雖然不學,也要不斷的跟他講跟他說,雖然不學,但是他耳朵一直在聽,這點深有體會,以后會說了他會記得你以前說過的,會反饋給你。
一直到兩歲八個月再次復查說是發育太慢了,需要去做康復訓練,心情說不出的滋味,怕耽誤了孩子,雖然說話理解不行,其他方面都正常的,去康復中心咨詢,校長說我們沒有眼神交流,不知道看人,疑似自閉癥,我心里真是很抗拒這個詞,說去上海看過是語言發育遲緩,她說孩子三歲沒到,醫生不會給診斷自閉癥的,我說我們也沒有刻板行為,只是說話不行,在康復中心上了一個月,孩子也挺抗拒的,每次來都哭,我也是挺心疼的,上了一個月也沒什么進步,兩歲八個多月的時候去別人家玩,他聽到別人叫媽媽的時候,他也冒了一句媽媽,我內心真是開心壞了,這句媽媽真是世上最好聽的聲音,之后就是媽媽兩個字練了好久才說清。
上了一個月后,正好趕上國慶放假,在老家呆了一個月,這一個月變化很大,學會了很多詞,不管干什么多說幾遍,一個字,疊詞的教,他開始跟你學了,之后就沒在去康復訓練,價格不便宜,而且我家孩子已經開始學說話了,在康復訓練那開了頭,老師從aoe這些音節開始叫,一開始只會一聲,換個調都不會,去康復的來回路上老師教的我都會問他,怕他忘了,確實孩子學說很費勁,半天說不出來,兩個字都連不起來,想想那時候說話真難啊,好在孩子現在一句話能說五六個字了,
之前沒接觸過自閉癥孩子,去了康復中心之后,才感覺有個健康的孩子有多么重要。家里有個自閉癥的孩子,家里可能要忍受外人的歧視,孩子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生活能力也不能自理,一輩子都在康復的路上,自閉癥孩子就是行為很刻板,鸚鵡學舌,不斷的重復你說的話,看著孩子真是可憐,希望他們在康復路上變得越來越好,起碼能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