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溫州市區的,溫州這邊幾乎沒有人開口直接要彩禮的,如果有的話,那么她的陪嫁百分百是彩禮的三倍以上之多。現在杭州人嫁女兒在主城區的老杭州人一般是不收彩禮的,他們的觀念通常是,當時我是16年參加的婚禮,那時候我給的彩禮是6算是那種普通朋友的身份,而且金華那邊都不記賬,每個參加婚禮的都是直接塞進紅包套給新人。
1、請問大家結婚的彩禮是多少,女方又陪嫁了多少?
無法擺脫的彩禮困局關于彩禮,當下有兩種不同的聲音。一種是建議取消彩禮或者少要一點;另一種則是盲目跟風能多則多,那么彩禮到底該不該有,又該怎么分配呢?我個人比較支持彩禮適當。我結婚的時候老婆要了2萬彩禮,婚后老丈人又給了我5萬,沒要車沒要房,因為媳婦家里位置比較好,全是城中村,對房的概念沒有多大。起初他們還以為所有的地方都像他家一樣方便,
后來我發現,許多人家要的彩禮其實也沒有給到女方家庭。女方的家長也是想讓男方的父母給孩子拿出一個首付,為此我還飽受埋怨,因為結婚的時候如果買了房就不會像現在這樣過的拮據了。那時候的房價五六千的樣子,現在早已一萬出頭了,其實如果父母沒有太大的困難,能幫孩子一把還是要幫的。彩禮高的原因除了風俗和攀比,高房價絕對是背后的推手現在的年輕人都不喜歡留在鄉下,一般的小縣城對他們也沒什么吸引力,
越來越多的人想要留在一二線城市,大家都想擁有優質的資源。然而,剛畢業的小青年哪里承擔的起大城市的高房價,及時父母幫忙都很費勁,當然,要排除一部分精英人士。所以,房價的過分高間接的推動了彩禮越來越高,年輕人的夢想還是最初的夢想嗎?我想從大學畢業的那一刻很多人的夢想早已變成一套房,一套自己的房,一套可以在陌生城市安身立命的房。
沒有家就沒有安全感,房如家是個歸宿,對于老一輩經常拿過去和現在進行對比,說過去怎么苦現在怎么幸福一類的話我不敢茍同。我不否認前人所做出的巨大貢獻,但是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追求,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不同,有人為了幸福,有人為了守住幸福。誰不愿世界美好,誰不愿過的更好呢?不是所有的后浪都能浪起來,一定要看到社會的現實,許許多多的年輕人稱不上后浪,有的人甚至茍延殘喘,
2、在浙江,娶個媳婦得花多少錢?
可以說每個地方都不太一樣,浙江也是,基本上各地區娶老婆都按照各自的習俗來,自然彩禮也不一樣,女方家長的要求也各有不同,有的不花錢還倒貼,有的則就好像賣女兒似的,有的家長更少為了考慮兒子使勁的要禮金。小馬根據自己之前去過的婚禮以及了解到的,來跟大家分享分享這些地方去媳婦需要花的錢,溫州人講究排場,所以彩禮也會比較多一般很多都會達到15-20萬左右,不過好多都是如數退還的,有些有錢的女方,還會上雙倍退還,甚至還會倒貼一輛車給男方。
親戚朋友給禮金數量:農村一般在500-800,而在溫州市區里面的話估計都要在1500以上了,金華也是非常講究回禮的,比如男方給女方10萬,那么一般都會退8萬回去。親戚朋友給禮金數量:當時我是16年參加的婚禮,那時候我給的彩禮是600,算是那種普通朋友的身份,而且金華那邊都不記賬,每個參加婚禮的都是直接塞進紅包套給新人,
16年我有去過衢州江山參加當地的婚禮,聽那邊人說起彩禮是8.8萬元,不包含酒席,女方的話回禮基本上都是被子,金器或者電器等。親戚朋友給禮金數量:當時我是朋友身份去的,給了500元,其他關系好點的給了她688和888,不過江山酒席有個很好玩的就是,親戚朋友要吃三天,前后一天,結婚當天一天,正餐的菜會比較好,其余幾頓就比較簡單了。
還有一次去參加紹興的婚禮,紹興一般都是8萬,18萬這養比較吉祥的數字,親戚朋友給禮金數量:一般朋友的話給600-800,熟悉一點的1000 的樣子,跟江山類似有些地方也要吃三天三夜。而杭州的話,市內和農村也有很大區別,目前像余杭,蕭山等地,基本上娶媳婦都不要出錢的,女方買房買車酒席也全包,而像建德,桐廬,富陽,臨安的話基本上是8.8萬這樣的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