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留郡的管轄區曾經包括了17個縣,并且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陳留郡依然存在;唐代陳留縣的縣治移到現在的陳留鎮;解放后設陳留專區,專署駐地就設在陳留縣。因為在河南省開封市,下轄了一個當年的開封縣,如今的祥符區,而開封縣就是1957年與陳留縣合并而來的。
1、河南省的陳留縣,漢朝皇帝的封地,為何在1957年會被撤銷?
因為這個問題中提到陳留縣,三國的曹植曾經在此被封為陳留王,我帶著興趣特意去了解查詢了,所以雖然不是河南人也回答一下。為什么先上一張有開封標志的圖片?因為在河南省開封市,下轄了一個當年的開封縣,如今的祥符區,而開封縣就是1957年與陳留縣合并而來的,所以,盡管陳留縣被撤銷,可是開封縣也傳承著陳留縣悠久的歷史,開封即陳留。
陳留縣曾經是河南省的一座歷史名城,終究敵不過時代的變遷春秋戰國時期,周朝統治者名存實亡,各路諸侯相互混戰之時,陳國借機吞并了留國,陳留作為地名呼出現,秦國完成統一六國的偉業后,全面推行起郡縣制度,陳留為陳留縣。大漢朝建立以后,郡縣制度得到完善,郡縣制兼有封國制,陳留為陳留郡,東漢末年,改陳留郡為陳留國,漢獻帝即位前曾經是陳留王。
陳留也曾經是袁紹、曹操等諸侯,向西討伐董卓的集結地,陳留郡的管轄區曾經包括了17個縣,并且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陳留郡依然存在;唐代陳留縣的縣治移到現在的陳留鎮;解放后設陳留專區,專署駐地就設在陳留縣。那么這樣歷史悠久的陳留縣,為何在1957年會被撤銷呢?50年代開始,我國著手調整各個地區的區劃,首先區劃省、自治區、直轄市,然后區劃各個專區,最后區劃各個縣,
2、歷史上的夏都是在山西還是在河南?
要了解夏都,要先從堯、舜、禹說起。堯都平陽,在今山西臨汾市堯都區之南約十多公里之陶寺,己發掘,無疑問,但從發掘狀況看,城壕溝內死人頗多,零亂疊壓,骨傷頗多,說明發生過戰爭,舜的繼承并不象人們傳說的那么和平。正因為城垣的毀壞,舜遷都至蒲坂(今山西運城市下屬縣級市永濟市蒲州鎮),此史學家均無異議。而蒲坂近黃河,常遭水患,因而才命大禹父子治理水患,
禹繼承舜帝位后,將都城東遷一百多公里至安邑(今山西運城市夏縣禹王城遺址,這也是夏縣縣名的由來),遠離黃河,安邑地勢較高且平坦。所以史記中禹都安邑是確切的,史學家也無異議,夏王朝建立后,屢次遷都,基本都在河南境內,離開了堯舜禹建過都的晉南地區,在河南境內到底有過幾個都城,除已經發掘的二里頭等遺址已確認外,真它還有待發掘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