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河南安陽在地理位置上屬于河南,但方言卻不是河南話。作為一個安陽人,我認為目前安陽屬于四線城市,安陽人說晉語也是有歷史原因的,大部分安陽人都是從山西移民到河南的,從明朝到民國一直有山西人往河南遷徙傳統,感謝邀請回答這個問題,焦作、安陽和河北的邢臺應該都屬于中原城市群的重要節點城市,未來個人覺得這幾個城市還會發展成為區域中心城市的可能性,借此機會簡單談談對于這幾個城市發展的看法。
1、為什么河南安陽屬于河南,但方言卻不是河南話?
為什么河南安陽在地理位置上屬于河南,但方言卻不是河南話?這兩種方言我都會說,應該能很清楚的回答你。其實這個問題在我小的時候也很困惑,為什么我生活的地方每變一次,周圍的人說話都不一樣呢?要回答你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先來確認一下你所說的安陽話的使用范圍,安陽不大,但從西向東有三種方言,西部山區說林州話,安陽市區說安陽話,東邊內黃滑縣地區說中原官話,也就是你說的河南話。
這三種方言中,大家都能聽懂的是內黃和滑縣人說河南官話,然后聽著有點費勁的是老城區說安陽話,最難聽懂的是西部山區說的林州話,如果沒有一點基礎,那簡直就是聽天書,安陽話和林州話不屬于河南官話,是晉語的一種,屬于晉語系-邯新片,他保留了一些古漢語的詞匯,有著豐厚的文化底蘊。晉語在山西絕大部分以及陜西北部、河北西部、河南西北部、內蒙古河套地區等地使用,
晉語保留了古漢語的入聲掉,說晉語的地區雖然口音也不完全相同,但是互相能聽懂,而且發音相似。安陽話屬于晉語,這個在我第一次去大同的時候深有感觸,大同人說話我就覺得特別親切,說不上來為什么,但是就是有種見老鄉的感覺,應該是我們的語言發音相似、俚語相同的原因,安陽人說晉語也是有歷史原因的,大部分安陽人都是從山西移民到河南的,從明朝到民國一直有山西人往河南遷徙傳統。
大家都熟悉的明朝初期山西洪桐大槐樹移民,就是最大規模的一次遷徙,好多安陽人都認洪桐大槐樹是自己的老家,我們家也是從山西搬到來的,我父親親口告訴我,他爺爺那輩山西災荒,全家從山西平順縣遷到安陽縣,我自小說的就是地道晉語。安陽市區由于地處平原,交通便利,是豫北的交通要道,南來北往的人多,安陽話經過漫長歲月的洗禮,也融入了一些河南話的影子,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方言文化,而西部山區的林州話,由于地勢險要,交通不便,環境封閉,語言上更加保留晉語的特色,
2、安陽到底屬于幾線城市?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作為一個安陽人,我認為目前安陽屬于四線城市,北上廣深其實就是傳統意義上的一線城市,鄭州福州廈門等等屬于二線,洛陽邯鄲徐州等屬于三線,安陽規模明顯只能到四線水平。近幾年,安陽GDP始終在全省七八名上下,離提出來的“重返第一方陣”還有一定距離,一般可預算收入和財政收入等核心指標也是七八名的樣子,
3、安陽是一座怎樣的城市?
感謝邀請,安陽是河南豫北的一個地級市,也是我國的八大古都之一,曾也是以能源化工為主的重工業城市。在歷史上,安陽曾七次為都,分別是夏、商、衛國、曹魏等的都城,鄴城在安陽歷史上也扮演著重要角色,曾是東魏、北齊、前燕、后趙等國的都城,我國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也是在安陽殷墟出土,安陽殷墟作為商朝發展最完善的都城,至今還有大量的遺址遺跡。
在經濟上,2018年安陽位居河南省第7位,是經濟水平比較強的地級市,如今也是豫晉冀的區域中心城市,過去安陽一直以能源化工為主,2012年第二產業比重達65%,在2017年安陽開始進行老工業改造,并引進一些機器人、汽車等產業,扶持小微企業,發展旅游業,經濟也再次呈現出快速上漲的趨勢。在旅游文化上,林州的紅旗渠精神就來自安陽,現在紅旗渠也作為景區進行開發,此外還有太行山大峽谷也是旅游勝地,在歷史背景下,安陽殷墟每年也吸引很多人到此游玩,在2018年安陽的旅游收入也達500多億,
4、河南的焦作,安陽和河北的邢臺,三座城市發展如何?